阜兴泰高速建湖兴化段(附件)【字数:20742】
目 录
1引言 1
2设计资料 2
2.1项目背景 2
2.2地质概况 2
2.3地震烈度 2
2.4水文情况 2
2.5设计任务 2
3道路技术指标与等级 3
3.1主要技术指标 3
3.2设计依据 9
4路线设计与计算 10
4.1路线方案选择的考虑因素 10
4.2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 10
5道路平面设计 15
5.1平面设计要求 15
5.2设计概述 15
5.3线形概述 16
5.4圆曲线设计 16
6道路纵断面设计 20
6.1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 20
6.2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20
6.3道路纵断面设计基本步骤 21
6.4竖曲线设计 21
7道路横断面设计 28
7.1基本设计 28
7.2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开口 29
7.3路拱及路肩横坡 30
7.4 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30
8路基设计 32
8.1路基设计要求 32
8.2一般路基设计 32
8.2.3路基填筑 33
8.3路基防护设计 35
9路面工程设计 36
9.1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要点 36
9.2 标准轴载及设计交通量 36
9.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3土基回弹模量 41
9.4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42
9.5设计指标 42
9.6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 43
9.7根据弯沉值反算未知路面层厚度 44
9.8验算路面结构 46
10挡土墙设计 48
10.1初拟挡土墙身尺寸 49
10.2挡土墙验算 50
11排水设计 53
11.1 路基排水设计 53
11.2 路面排水设计 54
11.3排水设计原则 54
结论 58
致谢 59
参考文献 60
附录1 路面结构验算(电算)
附录2 挡土墙验算(电算)
附表1 直曲表
附表2 竖曲线表
附表3 逐桩坐标表
附表4 土方计算表
1引言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充分表明,包括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管道在内的交通设施,既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又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发展和振兴,都是以加强交通建设为先导,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今社会,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高速公路对公路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物流运输、招商引资以及横向经济联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内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的高速公路交通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认识统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大幅增加,公路交通长期滞后产生的后果暴露无遗,特别是主要干线公路行车缓慢、交通拥挤、事故频繁。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中国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的问题非常关注,并且认识高度不统一。直至1989年7月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为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序幕。
②起步建设阶段:1988年上海至嘉定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1990年,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为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加快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1992年,交通部制定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并付诸实施,为我国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97年年底,我国公路工程师们突破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多项重大技术的“瓶颈”问题,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建设和管理经验,为之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高速公路经过17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使公路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发生了历史性跨越。随着京沪、京沈、京石太、沪宁合等一批长距离、跨省区的高速公路相继贯通,我国主要公路运输通道长期存在的交通紧张状及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明显环节和改善。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内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实现了更大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设计资料
2.1项目背景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进行阜兴泰高速公路建湖兴化段第二合同段的初步设计,建湖至兴化段全长约73公里,其中盐都19公里、建湖16公里、兴化38公里, 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一般路段路基宽28米,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此项目建成后,可迅速提升苏北、苏中地区交通条件,促进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区域交通竞争力。
2.2地质概况
本项目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区腹部,地势低洼平坦。勘察表明,拟建道路沿线土体为第四纪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松散沉积物,成因以冲洪积为主,即:以砂石、砾石、粘土等为主。根据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及分布埋藏特征,将场地揭露土层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
2.3地震烈度
本项目所处区域及邻近地区地震不强烈,沿线区域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GB183062015),沿线区段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564953.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