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公路鹿北段d标一级公路(附件)【字数:13156】
目 录
1 设计资料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线路概况 1
1.3 地震烈度 1
1.4 水文情况 1
1.5 设计任务 2
2 道路技术指标与等级 2
2.1 主要技术指标 2
2.2 设计依据 4
3 路线设计与计算 4
3.1 路线方案选择考虑的因素 4
3.2 各方案经济技术指标 5
4 道路平面设计 7
4.1 平面设计要求 7
4.2 线形要素组合类型 7
4.3 本设计的基本资料 7
4.4 圆曲线要素计算 7
5 道路纵断面设计 13
5.1 竖曲线设计 14
6 道路横断面设计 24
6.1 基本设计 24
6.2 中央分隔带形式及开口 26
6.3 路拱横坡 26
7 路基设计 28
7.1 路基设计要求 28
7.2 路基的压实 29
7.3 填料选择 29
7.4 路基边坡防护 30
7.5 土石方量计算 30
8 路面工程设计 36
8.1 路面结构软件设计步骤 36
8.2 沥青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混凝土路面设计 38
8.3 土基回弹模量 40
8.4 材料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41
8.5 设计指标 42
8.6 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 43
8.7 计算路面厚度 44
8.8 方案比选结果 47
9 公路排水 48
9.1 路基排水 48
9.2 路面排水 48
10 桥梁和人行通道 51
10.1 桥梁设计 51
10.2 人行通道设计 51
结 论 52
致 谢 53
参 考 文 献 54
附 件
1 设计资料
1.1 项目背景
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进行江苏省沿江公路鹿北段D标一级公路的综合设计(K0+000~K3+057.143),此设计路段是江苏省内运输主干线的一部分,担负着重要的运输任务。设计部分的公路全长3057.143 m,设计车速100 km/h,双向4车道,设置中央分隔带。
1.2 线路概况
路线位于平坦水网及低洼湖荡平原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在2.0~3.2m。沿线河沟纵横,村庄密集。人多地少,路基取土困难。土质主要为亚砂土、亚粘土为主,土性良好。
1.3 地震烈度
路线所经区域自第四纪以来,仍有轻微新构造运动发生,但强度较小,区内几条隐伏断裂均非活动性断裂,对工程结构不会产生强力破坏作用。
区内地震边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10,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1.4 水文情况
本地区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对工程结构无侵蚀作用。
勘探区浅层赋存于粘性土中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不均匀分布,与河水具一定联系,富水性较差。孔隙微承压水赋存于亚砂土中,主要受横向侧流补给。空隙潜水以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为主,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勘测期测得地下水位埋深0.9~1.7m,标高1.3~1.8m。
路线位于长江下游平原润湿区,温暖潮湿多雨,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9.8℃。常年年平均水量1063mm,一年中以6~8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为最多,年平均日照1965小时,无霜期233天,平均相对湿度80%,春季平均风速为最大,达4.0m/s;秋季最小,为3.4m/s;年平均风速3.7m/s,雨季对施工影响最大,特别是路基土的晾晒处理。
路线位于平原水网区,河港纵横交织、密如蛛网、河塘众多。水文情势十分复杂,流带平缓,最高水位与最大流量无相关关系。路线所经地区处于水利包围圈内,水位相对较为稳定。
1.5 设计任务
本毕业设计起点为K0+000,终点至K3+057.143。全线长3057.143米。
本课题主要是对该一级公路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排水设计等。
2 道路技术指标与等级
2.1 主要技术指标
:
(21)
式中: ;
;
,%;
。
根据 ,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见下表:
表2.1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56487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