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掺料对透水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附件)【字数:11297】
目 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概念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我国的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的研究情况 3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4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4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
1.4.2 本课题的研究途径 4
2 透水再生混凝土的制备 5
2.1透水再生混凝土的原材料 5
2.1.1粗骨料 5
2.1.2水泥 5
2.1.3拌合水 5
2.1.4减水剂 5
2.1.5.增强剂 6
2.2透水再生混凝土的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合比及水胶比设计 7
2.2透水再生混凝土的试验步骤 7
2.2.1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投料及搅拌工艺 7
2.2.2透水再生混凝土的装模与振捣工艺 8
2.2.3养护 9
3 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透水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10
3.1透水再生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10
3.1.1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10
3.1.2冻融循环试验仪器及材料 11
3.1.3快冻法试验步骤 13
3.1.4相对动弹性模量测试 15
3.1.5试验数据 16
3.1.6试验结果分析 19
4 透水再生混凝土经冻融后的物理性能 20
4.1抗折强度 20
4.2抗压强度 23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 考 文 献 29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开放性的孔隙结构导致了高渗透率,透水混凝土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地区的环保的路面材料。通过透水混凝土相互连接的空隙路面快速排水不仅可以减少阴雨天气积水,提高抗滑路面能见度,还能降低交通噪音和热岛效应。在污染控制和雨水管理功能方面,透水混凝土路面对结构渗透的管理是由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可的一种的最优管理措施。
透水再生混凝土的制造过程中,开级配的粗骨料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水泥浆,当涂层骨料颗粒互相粘结时,会形成一个典型的孔隙结构矩阵。由于接触面积减少邻近集料颗粒之间相对较低的粘结强度,透水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开裂、松动和在破坏应力下散裂。一些学者认为,由于透水混凝土的高渗透性,其孔隙结构是不饱和的,因此透水混凝土一般不会发生冻融损伤。然而,许多实际的案例表明,由于其特定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条件下,即使在不饱和或非饱和条件下,透水混凝土也比普通混凝土在寒冷气候下更容易产生冻融损伤[1]。
此外,随着服务时间的增加,透水混凝土路面表面会由于细屑的积累而逐渐堵塞,同时显著降低了路面的入渗率。细颗粒沉积通常是由于路面的磨损,或是通过风的携带和从附近的不稳定的泥土上脱落造成的。一个具有有效的孔隙结构的透水混凝土应该有足够多的孔隙以便水的流动 ,从而表现出足够的抗冻融性能,但根据调查结果,在许多情况下,仅 23年后透水混凝土路面入渗率可能会下降到它初始速度的40–50%。没有在特殊的时机进行表面处理,沉淀会造成透水混凝土严重堵塞,孔结构的全部或部分饱和,从而产生冻融破坏条件。一旦透水混凝土的集料覆盖集料以相对较低的粘结发生破坏,其孔隙结构的影响比普通混凝土要快得多,从而造成大面积破坏。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受到冻融循环影响下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恶化特征,并采用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作为分析和评价指标[2]。
//图1.1 透水混凝土路面
1.2 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概念
再生骨料混凝土又被称为再生混凝土。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与分级后形成的骨料简称再生骨料;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
/
图1.2透水再生混凝土试件外观
透水再生混凝土一般由粗骨料,水,水泥以及外加剂组成。它不含细骨料,所以其内部成蜂窝状的网络孔隙结构,因此透水再生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时为了增强其某方面的性能,会向其中添加外加剂。一般来说透水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在10%30%之间,而透水系数则在0.5 mm/s1mm/s以上。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我国的研究现状
我国合肥工业大学的王成刚,黄秀亮,柳炳康针对不同粉煤灰取代率对透水再生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在15%粉煤灰取代率的情况下,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高。抗冻融性能方面,他们根据实际效果,得出了质量损失率指标比相对动弹模量指标对于透水再生混凝土冻融耐久性的测定更为稳定的结论[3]。
胜利油田营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郝维维,曹福兴通过对不同环境中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进行0~300次冻融循环,测得其质量及动弹模量。通过试验数据得出,混凝土的质量损失300 次冻融循环不明显,相对动弹模量在 175~200 次是显著分界点;海水与普通拌合水相比能够加速混凝土的腐蚀速度[4]。
曹玉书等人将再生废弃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碎的砖块按照一定的比值作为再生骨料来制作透水再生混凝土,发现其抗压强度呈指数函数的形式变化,透水率则变化不大,证明混凝土的性质跟所使用的骨料的性质有直接的关系[5]。通过多次研究有人发现:从强度和透水性综合考虑,采用510mm的单粒级比1020mm和1631.5mm效果好[6,7],适当的增加一部分小粒径的石子,可以在不影响透水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它的强度。
1.3.2国外的研究情况
美国的学者对透水再生混凝土已有了较为深入了研究。他们研究了在4种不同置换条件下,用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对透水混凝土中25、50、75和100%,其取代率分别为0.27和0.32。在透水混凝土的生产中,单一粒径的回收料和天然骨料从12.5mm筛通过并留在9.5mm筛上。制备10种不同的混凝土混合物,并对每批混凝土进行干密度、孔隙度、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透水率和耐磨性的测试。通过统计技术评价再生骨料生产透水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再生骨料显著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会导致渗透系数大幅度增加。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具有不利的影响[712]。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564820.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