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制盐工业研究所(附件)【字数:19967】

2024-03-07 16:35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毕业设计是我们专业课学习的最后一个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所实验楼的设计.在设计中,认真贯彻了“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进一步掌握了建筑与结构设计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本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包括平面定位图设计、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结构设计,框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结构选型,梁、柱、墙等构件尺寸的确定,重力荷载计算、横向水平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纵向地震作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基础设计。其中,基础设计又包括基础选型、基础平面布置、地基计算等。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最新规范及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其中采用的计算方法均参照有关书籍。关键词 实验楼设计 , 框架结构 , 结构计算
目 录
1 引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 1
2.1 工程概况 1
2.2 工程设计依据 2
2.3 平面设计 2
2.4 剖面设计 3
2.5 立面设计 3
2.6 构造和建筑设计措施 3
2.6.1 基础 3
2.6.2 楼地层 4
2.6.3 墙体 4
2.6.4 屋顶 4
3 结构设计说明 5
3.1 结构体系的选择 5
3.1.1 框架结构组成 5
3.1.2 框架结构种类 5
3.1.3 框架结构布置 5
3.2 构件初估 5
3.2.1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5
3.2.2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6
3.2.3 楼梯板的厚度 7
3.3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7
3.3.1 基本假定 7
3.3.2 计算简图 7
3.4 内力计算及组合 7
3.4.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7
3.4.2 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7
3.4.3 内力组合 8
3.5 施工材料 8
4 结构计算书 8
4.1结构布置 8<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br /> 4.2重力荷载计算 9
4.2.1 屋面横梁竖向线荷载标准值 9
4.2.2 楼面横梁竖向线荷载标准值 10
4.2.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0
4.2.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1
4.2.5 地震作用计算 13
4.3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7
4.3.1 弯矩分配系数 17
4.3.2 杆件固端弯矩 19
4.4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25
4.4.1梁固端弯矩: 25
4.4.2 纵梁偏心引起柱端附加弯矩 25
4.4.3 本工程考虑如下四种最不利组合 25
4.4.4 各节点不平衡弯矩 26
4.4.5 内力计算: 27
4.5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30
4.5.1 0.5(雪+活)重力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30
4.5.2 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36
4.6 内力组合 39
5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50
5.1横向框架梁的截面计算 50
6 楼梯结构计算设计 62
6.1 梯段板计算 62
6.1.1荷载计算 62
6.1.2内力计算 62
6.1.3配筋计算 63
6.2 休息平台板计算 63
6.2.1 荷载计算 63
6.2.2 内力计算 63
6.2.3 配筋计算 64
6.3 平台梁计算 64
6.3.1荷载计算 64
6.3.2 内力计算 64
6.3.3配筋计算 64
7 现浇楼面板设计 65
7.1双向板肋形楼盖 65
7.2求支座中点最大弯矩 65
7.3 B区 66
7.3.1 求跨内最大弯矩 66
7.3.2 求支座中点固端弯矩 66
7.4 D区格 67
7.4.1 求跨内最大弯矩 67
7.4.2 求支座中点固端弯矩 68
8 基础设计 69
8.1 荷载计算 69
8.2 确定基础底面积 70
8.2.1初估基底尺寸 70
8.2.2 按持力层强度验算基底尺寸 70
8.3 抗震验算 70
8.4 基础结构设计 72
8.4.1荷载设计值 72
8.4.2 A柱 72
9 电算书 74
结 论 131
致 谢 132
参 考 文 献 133
1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它不仅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包括平面图设计:总平面图,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设计;立面图设计;剖面图设计和楼梯详图。结构设计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结构详图、楼层结构布置平面图(平法标注)、框架配筋图、楼梯结构详图等毕业设计成果。本次设计采用AutoCAD绘制图纸,PKPM进行复核。
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和规范,对研究所实验楼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因为实际因素的原因,我们只能取一榀框架进行结构设计和配筋。其结果与实际工程会有较大的出入,但设计原理完全一致。通过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过程,使我全面的了解和熟悉了工程设计过程。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56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