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附件)【字数:17695】

2024-03-07 16:3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本设计为淮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附属配套工程设计,建筑面积为3741.66m2 ,共四层,建筑高度为14.85m,整体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内容。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最终确定设计方案,画出建筑施工图。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在进行荷载计算和构件截面估算后,选取一榀框架进行计算,用弯矩二次分配法算出内力,并对最不利活荷载和最不利内力进行分析,从而进行配筋计算。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力组合,弯矩二次分配法
目 录
1 引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 2
2.1 工程概况 2
2.2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3
2.3 建筑平面设计 4
2.4 建筑立面设计 4
2.5 建筑剖面设计 4
3 结构设计说明 9
3.1 工程概况 9
3.2 设计主要依据 9
3.3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 9
3.4 构件尺寸初估 10
3.5 荷载计算 10
3.6 施工材料 12
3.7 施工说明 13
4 结构内力计算书 13
4.1 结构布置及结构选型 13
4.2 确定计算简图及尺寸估算 13
4.3 荷载计算 15
4.4 结构内力计算 31
4.5 结构内力组合 53
5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62
6 楼梯结构设计 74
6.1 梯段板计算 74
6.2 休息平台板计算 75
6.3 平台梁计算 76
7 现浇楼面板设计 78
7.1 现浇楼面荷载计算 78
7.2 双向板 79
7.3 单向板 80
8 基础设计 81
8.1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荷载计算 82
8.2 确定基础底面积 82
8.3 地基变形验算 87
8.4 基础结构设计 87
9 电算部分 90
结 论 99
致 谢 100
参 考 文 献 101
1 引言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综合实践性环节,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次我选择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淮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附属配套工程建筑设计,该设计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这两大部分。建筑设计包括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并画出相应图纸。结构设计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构件配筋、楼梯计算配筋、板计算配筋以及基础计算配筋。最后需要运用结构软件PKPM进行复核计算,与原手算数据进行比较。
这期间我巩固了《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借阅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结构荷载规范》、《地基基础规范》等规范,提高了自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指导老师和同学都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对此我表示非常的感谢。
2 建筑设计说明
2.1 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为淮安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附属配套工程设计。建筑面积约4000m2,主体4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淮安市区基本风压值Wo=0.4 kN/m2,基本雪压值So=0.4 kN/m2。
属季风影响下的副热带湿润气候,主导风向为南偏东,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水量1037.8mm。
抗震设计烈度:7度(0.15g),第二组。
本工程为民用二类项目设计,耐火等级二级,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是50年。
拟建场地地表平整,场地标高变化范围在6.72~6.95m之间,五层分布如图21所示。各土层特征分述如下:
杂填土(Q4eol):层底埋深1.0~6m,层底高层135.90~147.12m层厚1.0~1.4m。
地层呈褐黄色,稍湿,松散。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含建筑垃圾、蜗牛壳碎片。表层为耕土,局部含较多植物根系及少量腐殖质斑点。
粉土(Q3eol):层底埋深2.8~13.5,层厚3.2~8.5m。
地层呈褐黄色,稍湿,松散。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含钙质结核,粒径0.5~2cm,局部含量较多。本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东部。
淤泥质粉质黏土(Q3eol):层底埋深3.5~5.0m,层底高层127.36~134.58m,层厚1.0~9.7m。
地层呈褐、黄褐色,稍湿,密实。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含蜗牛壳碎片,见大量钙质结核,粒径1~3cm左右,局部夹粉砂,黄褐色,稍湿,中密。
粉质黏土夹粉土(Q3eol):未揭穿
地场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下2.25m。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145m/s,3m≤dov≤50m。场地为稳定场地,类别Ⅱ类。
根据原位测试及土木试验结果,结合地区建筑经验,综合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指标见表21。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表
层号
压缩模量

压缩性评价
承载力特征值

1
2
7.0

120
3
4.0

65
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56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