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33道高邮西段(附件)【字数:22270】
目 录
1引言 1
1.1设计资料与依据 1
1.2技术标准 1
2路线设计 2
2.1平面选线设计 2
2.1.1平原地区一般公路路线特点 2
2.1.2平原一级公路的设计要求 2
2.1.3平面设计的内容 3
2.1.4平面设计方案选定 4
2.2选线设计说明 5
2.3平面计算说明 5
3纵断面设计 13
3.1纵断面设计要求 13
3.2纵断面设计步骤 14
3.2.1纵断面数据输入 14
3.2.2纵横断面绘图 15
3.2.3控制点要求 15
3.3纵断面拉坡设计 15
3.3.1纵断面拉坡的注意点 15
3.3.2拉坡控制点计算 17
4横断面设计 23
4.1横断面组成 23
4.2公路交通量计算说明 24
4.3公路交通量计算 25
4.4路拱坡度设计 25
4.5路基边坡坡度 26
4.6横断面设计步骤(纬地7.0软件版本) 27
4.6.1横断面数据输入 27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4.6.2根据路线以及路基资料确定路基宽度、加宽值、超高横坡等。 28
4.6.3利用纬地7.0,绘制出如下图所示的横断面设计线 28
4.6.4超高设计 29
4.6.5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29
5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34
5.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原则 34
5.2地面排水设备 34
5.2.1沟 35
5.2.2排水沟 35
5.3.3地下排水设备 37
5.3.4排水沟施工要求 38
5.4路面排水设计 38
5.4.1路面表面排水 40
5.4.2中央分隔带排水 40
6路面设计 41
6.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本特性 42
6.2沥青路面的设计内容 42
6.3沥青路面设计原则 42
6.4确定自然区划和路基干湿类型以及路基回弹模量 43
6.4.1公路自然区划 43
6.4.2路基干湿类型 43
6.4.3轴载换算 45
6.5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拟定 46
6.6方案一计算 46
利用HPDM公路结构软件设计方案一的结构 46
6.7方案二计算 50
利用HPDM公路结构软件设计方案二的结构如下 50
7桥涵设计 53
7.1设计原则 53
7.2设计成果 54
8环境景观设计 54
8.1设计的基本原则 54
8.2景观设计一般规定 55
8.3绿化 55
8.4本段公路具体景观设计 56
结论 57
致谢 58
参考文献 59
1 引言
江苏S333省道高邮西段工程全长31.379公里,东起新237省道高邮段,经八里松油库北侧上跨老237省道、京杭运河、新民滩,从333省道高邮湖西段漫水公路北侧约1公里处平行经过,从郭集镇北侧绕过,向西南跨向阳河后与邮天路相交,并继续向西南与仪征接壤。
1.1 设计资料与依据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中部沿江经济开放带的北侧起于与规划237省道交叉处止于高邮与仪征交界处.属于里下河平原区的中位置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阴湿多雨冷暖交替,夏季梅雨明显湿润的高湿期长,秋季受台风低湿影响秋旱及连日阴雨相间出现,冬季干燥寒冷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在14.2℃—15℃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026.3mm,年降雨日平均为116.3日。一年中有三个多雨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春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台风季节。常年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春夏雨季多为东南风,秋季多为东北风,冬季多偏北风平均风速为3.4m/s有利于空气保持清洁。对境内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连阴雨、台风、冰雹、寒潮和高温等而以暴雨、台风造成的灾害最为严重。
路线经过区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据《中国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沿线区段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土地平坦。土质主要为粘土,土层较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本项目区域内水网密集码头众多水运发达乡村道路完善且与附近其他省市的交通联系便捷如京沪高速公路、237省道和京杭大运河等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运输,路用建筑材料运输均可以水运及公路陆运为主。
1.2 技术标准
所有的线路,按照新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部分通车的江苏省、沿海、沿运河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的交通联系,也是高邮东西交通的大动脉,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 路线设计
2.1 平面选线设计
2.1.1 平原地区一般公路路线特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564771.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