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字数:14572】
目录
1.绪论 1
1.1 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的意义 1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1
1.2.1 研究内容 1
1.2.2 研究思路 2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方法 2
1.3.1 研究目标 2
1.3.2 研究方法 2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3
1.4.1 研究创新点 3
1.4.2 研究不足之处 3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4
2.1 相关概念界定 4
2.1.1 产业结构的含义 4
2.1.2 产业分类方法 4
2.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5
2.2 相关文献综述 7
3.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及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问题分析 9
3.1 徐州市各产业现状分析 9
3.1.1 徐州市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9
3.1.2 徐州市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10
3.1.3 徐州市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11
3.2 徐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12
3.3 徐州市经济增长现状 13
4.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15
4.1 灰色关联分析 15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16
4.2.1 指标选取 16
4.2.2 数据来源 16
4.3 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16
4.4 徐州市各经济行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18
5.结论及政策建议 21
5.1 研究结论 21
5.2 政策建议 21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经济结构的调整速度也加快了不少,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徐州市作为农业大市,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目前,徐州市主要的经济发展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共同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徐州市在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的推动下,三大产业在总体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尽管经济形势总体偏好,但三大产业目前的经济形势仍待进一步优化。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作实证研究分析。
1.1.2 研究的意义
徐州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独特,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枢纽城市。除此之外,徐州市还是国家“一路一带”重要节点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此外,它还是全省重点规划建设,国家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四大城市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徐州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实力越来越强。截止2016年底,徐州市被正式列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在“十三五”服务业综合改革的城市。所以,选择徐州作为研究对象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以下五个章节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和思路、研究目标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第三部分,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对各产业现状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第四部分,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包括样本数据及数据来源、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及徐州市各经济行业产值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第五部分,结论及政策建议。总结从实证分析中得出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政策建议。
1.2.2 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
①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状况的相互关系。在定性分析部分,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徐州市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了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①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徐州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策。
本文的重点是对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现有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作简要介绍。这些理论则作为徐州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指导思想。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方法
1.3.1 研究目标
论文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为依据,通过对徐州市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徐州市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1.3.2 研究方法
①文献综述法
本课题通过查阅大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资料并对此进行梳理,对本文研究背景、意义及价值等提供有利的支撑依据。
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sxtj/84464.html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