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西藏产业结构动态发展研究【字数:10395】

2024-11-02 14:39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引言 1
一、产业结构理论和研究进展 1
(一)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1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2
二、 研究方法 3
(一)分析方法 3
(二)数据来源 3
三、西藏产业结构现状和动态分析 3
(一)西藏经济发展和产业规模现状 3
1. 经济发展现状 3
2. 产业规模现状 5
(二)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5
1. 数据说明 5
2. 计算公式 5
3. 结果 5
(三)自治区各地级市产业结构偏离分析 6
1. 拉萨市产业结构偏离分析 7
2. 林芝市产业结构偏离分析 8
四、西藏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路径 9
(一)产业结构问题 9
1. 第一产业比重过高。 9
2. 第二产业比重过低。 10
3. 第三产业比重过高。 10
(二)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10
1. 加强第一产业的科技投入,推动第一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 10
2. 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发展符合地区情况的工业。 10
3. 紧随国家政策,坚固发展第三产业。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图1 19982017年西藏自治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值变化 12
表31 西藏20112019年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表 13
表32 拉萨市产业结构偏离分析表(20122018) 13
表33 林芝市产业结构偏离分析表(20122018) 14
西藏产业结构动态发展研究
摘 要
由于其特殊性,西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地区,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也导致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近年来,因为国家宏观政策需要,各地、各产业都在积极响应供给侧改革,实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尤其是地处西南边陲的西藏,在产业结构升级上有了长足发展。本文依据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依据产业结构高级化模型展示西藏自治区在2011年至2019年间的产业结构状况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并且选取其中两市——拉萨市、林芝市进行具体的偏离—份额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西藏目前产业发展的现实因素,笔者发现西藏和其下地级市的产业结构均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但集约化程度不够,第二产业即工业产业相较于第三产业发展薄弱,第三产业作为产业支柱但是含金量不高等问题,针对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西藏产业结构优和水平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在西藏自治区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提供建议。
引言
西藏自治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所以其经济体量一直偏小;但其在政治、环境、国防等方面的特殊地位,使得西藏发展的进程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其发展速度与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程度息息相关,也与到全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国家的稳定发展相关。为跟上步伐,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有必要对西藏目前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问题,对症下药,实现西藏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加快西藏经济的发展。
目前针对西藏产业结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仅限于相关的特色产业的研究,比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藏药相关自然资源产业的发展,并没有比较全面的对于整体的产业结构及其动态发展进行研究。本文在相关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西藏的产业结构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运用SS分析法,对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深入考察。通过相关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运用,对西藏产业结构的发展进行研究,了在解其发展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进行解决,一方面填补了该地区有关产业结构的学术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也为对于其它地区进行整体的产业结构发展研究提供思路。
一、产业结构理论和研究进展
(一)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对于此的相关研究则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对于产业结构犹如啊升级的相关理论和政策进行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威廉配第的发现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其《政治算术》中指出制造业收入高于农业,商业收入高于制造业,生产要素会由低生产率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的趋势。
在费雪的理论基础之上,柯林克拉克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霍夫曼提出工业化阶段理论以及霍夫曼比率,指出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本资料产值逐渐高于消费资产工业净产值,并且资本品工业的增长速率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速,这是国家不断实现工业化的过程。钱纳里与塞尔昆从大数据中构造出世界发展模型,总结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的标准数值,提出不同的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变的模式并不统一及其原因。战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东亚国家是雁行发展理论的践行者,某一产业在一国技术成熟,竞争力就会下降,产业就会转移到别的国家。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国内的研究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机遇国外基础之上。周振华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高度话和合理化两个方面,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并且通过产业比重、要素比重等因素来确定经济水平的高低和发展方向,合理性则是通过产业均衡等来显示。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其发展主要得益于20世纪50到60年代的一批有见地的西方经济学者,影响比较大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配第,克拉克等。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csgh/60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