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在线视频点播系统的开发(源码)【字数:9577】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课题研究 1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2 国内发展情况 1
1.3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2
1.3.1 技术可行性 2
1.3.2 经济可行性 2
1.3.3 管理可行性 2
第2章 开发技术介绍 3
2.1 ASP.NET三层架构 3
2.2 HTML 3
2.3 SQL SERVER 2008 4
2.4 IIS服务器 4
2.5 JQuery视频插件 4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分析 5
3.1 需求分析 5
3.2 系统功能模块图 5
3.2.1 用户功能模块 5
3.2.2 管理员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功能模块 6
3.3 业务流程图 6
第4章 系统设计 7
4.1 系统设计原则 7
4.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7
4.2.1 系统总体结构图 7
4.2.2 网站结构设计 8
4.3 界面设计 8
4.3.1 用户界面设计 8
4.3.2 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8
4.4 数据库设计 8
4.4.1 概念模型 9
4.4.2 数据库逻辑设计 9
第5章 系统实现 17
5.1 系统前台模块设计 17
5.1.1 系统主页面 17
5.1.2 用户注册与登录页面 18
5.1.3 重大活动页面 20
5.1.4 作品展示页面 22
5.1.5 创作人页面 24
5.1.6 个人信息页面 25
5.2 系统后台模块设计 26
5.2.1 用户管理 27
5.2.2 创作人管理 27
5.2.3 作品管理 27
5.2.4 活动管理 28
5.2.5 首页管理 30
第6章 系统运行测试 31
6.1 登录界面测试 31
6.2 上传作品测试 33
6.3 后台创作人审核测试 35
6.4 作品审核测试 36
结束语 37
致 谢 38
参考文献 39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点播技术也快速更替。据统计表明,目前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网络视频用户量已经达到1.8亿人,宽带用户数达到1.22亿,并且仍在持续增长中,为世界宽带用户数最多的国家。随着宽带的普及和网民需求的变化,比较单调的文字信息或者是图片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互联网看到影音一体的视频多媒体技术来满足自己对于信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许多的视频网站和平台纷纷成立,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多媒体信息平台,同时也推动了网络视频的巨大发展。
1.2 课题研究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扩大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范围
伴随着在线视频点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能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获取社会上的实时新闻信息等。这不像以前的文字传播或者图片传播,更多的带给人们生动的立体感和新闻的实时感丰富感,这是网络视频所具有的独特属性。另外网络视频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称为传播主体的标准,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以及范围。只要你处于有网络的环境下,你就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获取实时信息。你还可以通过参与视频类如微电影节等网络视频活动,制作和上传原创视频短片参与评比,增强视频原创性,让人们作为传播主体有更好的体现。也使网络视频媒体的庞大力量得到了体现。任何一个人,只要你想,你就能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其他的一切,无论学历地位等都将一一忽略。这无疑让信息传播的范围大大拓宽。
(2)丰富人们的生活娱乐,加强文化交流
现在人们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娱乐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很多的时候,有关自己的重要的经历,重要的旅游记录,生活的美好时刻,或者有关一些技术性比较强的教学短片等等,人们总是喜欢用视频记录下来。在线视频点播系统就是用户通过注册登陆该视频网站,将这些视频按照种类上传到网站。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记录的有意义的点点滴滴。或者可以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别人制作的精美视频,一些重大事件的实时报道都也可以通过该网站观看。真正的能够通过这样的视频网站系统让自己身心愉悦,也更进一步的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丰富自己的生活娱乐。加强文化交流。
1.2.2 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诞生于2005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网络视频行业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如PPTV、酷6网、优酷网、土豆网等众多的网络视频网站。并且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其他相关行业也开始逐渐将视线集中到网络视频行业中来。如腾讯、搜狐、新浪、网易等四大门户网站早已涉足网络视频行业。另外还有各大卫视,例如北京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等地方台也已进军网络视频业。网络视频业硝烟四起。我国的网络视频的竞争格局已经呈现。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网络视频行业也逐渐规范化。行业规则也日趋完善。这将会推动我国的网络视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3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1.3.1 技术可行性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rjgc/16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