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盐胁迫对荆芥抗体外氧化能力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影响【字数:7052】

2024-02-25 17:4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采用盆栽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0、25、50、75和100 mmol·L-1 NaCl)下荆芥幼苗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组成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轻度(25 mmol·L-1)或中度(50 mmol·L-1)盐胁迫下增加,但在重度(75、100 mmol·L-1)盐胁迫下减少。荆芥叶片表面有两种腺毛盾状腺毛和头状腺毛。在盐胁迫下,尤其是中度和重度盐胁迫,荆芥叶片正反两面的总腺毛密度显著增加。腺毛分泌物中胡薄荷酮是第一主成分,盐胁迫导致胡薄荷酮和其他单萜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但会促进酯类物质的合成和累积,尤其是sulfurous acid,2-ethylhexyl hexyl ester,该物质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逐渐成为腺毛分泌物的第二主成分。本研究从次生代谢角度研究了盐胁迫对荆芥幼苗的影响,可为荆芥对盐渍土适应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品质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试验材料与盐处理2
1.2□化学试剂 2
1.3□多酚的提取与分析2
1.3.1□酚类物质的提取2
1.3.2□总酚含量(TPC)的测定2
1.3.3□总黄酮含量(TFC)的测定2
1.4□体外抗氧化能力测试3
1.4.1□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3
1.4.2□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3
1.5□腺毛形态观察和腺毛密度统计3
1.6□荆芥叶表面腺毛分泌物的提取多3
1.7□用GC/MS检测荆芥腺毛分泌物组分变化4
1.8□数据统计分析4
2□结果与分析4
2.1□荆芥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测定4
2.2□荆芥叶抗氧化能力4
2.3□腺毛形态观察及盐胁迫对其密度影响5
2.4□盐胁迫对荆芥幼苗腺毛分泌物组成成分的影响6
3□讨论 8
致谢9
参考文献9
盐胁迫对荆芥体外抗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氧化能力、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影响
引言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的解表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感冒、发烧等[1]。除作药用,荆芥幼苗还可食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荆芥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止痒、抗病毒的作用[2],而挥发油是其发挥药效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荆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单萜类物质,包括胡薄荷酮、d柠檬烯和薄荷酮[3]。2015版《中国药典》[4]规定,胡薄荷酮是检测荆芥药材质量的指标成分。研究发现,植物通常有专门的组织和细胞负责合成和储存次生代谢产物,如分泌腔、树脂道、乳汁管、腺毛(glandular trichomes)和树胶管等[5,6]。唇形科植物中,表皮毛结构即腺毛是合成、分泌和积累挥发油的场所[7]。腺毛通常位于植物体表面,其内含物具有亲脂性,所以除了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还可通过有机溶剂浸提腺毛分泌物[8]。
土壤盐渍化是导致全球农作物减产的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9]。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the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统计,全球有超过8亿hm2土地不同程度的受到盐渍化的危害[10]。我国大约有超过3 000万hm2的土地属于盐碱地[11]。此外,不合理的轮作、施肥和灌溉等更加剧了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荆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但主要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栽培。近几年来,由于施肥和灌溉管理不当,这些地区面临着土壤盐渍化的问题。众多研究表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盆栽砂培试验,探究了盐胁迫下荆芥抗氧化能力和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情况,对指导具有药食两用价值的荆芥的规范化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盐处理
选取籽粒饱满、大小均匀的荆芥种子,播于装有栽培基质∶蛭石∶珍珠岩1∶2∶1(v: v: v)的盆钵中,置于日光温室内发芽,蒸馏水灌溉保持湿润。出苗后用1/4 Hoagland营养液浇灌培养。出苗37 d后,选取长势一致(高约15 cm)的幼苗,转入装有石英砂的塑料小花盆(上口径9.0 cm,下口径6.0 cm,高7.5 cm)中,每盆定苗2株,每个处理35盆。每盆隔2 d浇灌一次1/2 Hoagland营养液,每次200 mL,浇灌3次后进行胁迫处理。
分别用含有0(CK)、25、50、75和100 mmolL1 NaCl的1/2 Hoagland营养液每天浇灌1次,浇灌量为石英砂基本持水量的4倍,将前期的积余盐冲洗干净,以保持NaCl的浓度稳定。为避免盐冲击效应,采用渐进式进行NaCl处理,除对照组(CK)外,NaCl浓度每隔2 d以25 mmolL1递增,在同一时间达到不同处理浓度。盐胁迫处理12 d后可进行各项指标分析测定。荆芥整个培养过程均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温度15~30℃,空气相对湿度60%~80%。
1.2 化学试剂
FolinCiocalteu试剂,没食子酸标准品和芦丁标准品均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2,2二苯基1苦基酰肼(DPPH)购自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所有其他试剂均购自西陇科学试剂公司。
1.3 多酚的提取与分析
1.3.1 酚类物质的提取 荆芥叶样品在40℃下烘干至恒重,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约0.5 g,加10 mL 8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30 min。于4℃,4000× g条件下离心30 min。转移上清液,4℃保存备用。试验重复3次。
1.3.2 总酚含量(TPC)的测定 总酚含量的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12]进行测定,稍作改动。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43x+0.0189(R2=0.9997,n=3),式中x为没食子酸溶液质量浓度mgL1,y为A750 nm。取适当稀释的提取液,按方法步骤反应后,测定吸光度,将结果单位换算为每克样品中所含的多酚相当于没食子酸的毫克数(mg GAE/g DW)。试验重复3次。
1.3.3 总黄酮含量(TFC)的测定 黄酮含量的测定按照氯化铝比色法[13]进行测定。芦丁标准品为对照品,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1x+0.0052(R2=0.9964,n=3),式中x为芦丁溶液质量浓度mgL1,y为A510 nm。取适当稀释的提取液,按方法步骤反应后,测定吸光度,将结果单位换算为每克样品中所含的黄酮相当于芦丁的毫克数(mg rutin/g DW)。试验重复3次。
1.4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64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