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复合种植对丹参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字数:7574】

2024-02-24 17:3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设置丹参与决明、辣椒、紫苏、玉米4种植物的复合种植群体,运用紫外分光法分析4种复合种植群体下丹参根际土壤酶活性,确定最佳搭配植物,为构建丹参高效复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搭配植物下,丹参的土壤酶活性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决明、玉米、紫苏与丹参复合种植均降低土壤酶活性;而辣椒×丹参复合群体增加了土壤酶活性,除了过氧化氢酶外,中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5种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比对照高16.34%、15.88%、17.46%、18.78%、15.95%。因此,辣椒与丹参构建复合种植群体有利于增强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品质,是丹参构建复合种植群体的最佳搭配物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材料 2
1.2 实验设计 2
1.3 测定方法 3
1.3.1 土壤蔗糖酶活性的测定 3
1.3.2 脲酶活性的测定 3
1.3.3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3
1.3.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
1.3.5 磷酸酶活性的测定 3
1.3.6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3
1.4 数据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不同搭配植物与丹参复合种植对丹参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2.2 根系隔离对复合群体中丹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2.2.1 根系隔离对决明×丹参复合群体中丹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2.2.2 根系隔离对紫苏×丹参复合群体中丹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2.2.3 根系隔离对玉米×丹参复合群体中丹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
2.2.4 根系隔离对辣椒×丹参复合群体中丹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
3 讨论 6
3.1 复合种植对丹参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
3.1.1 复合种植对中性磷酸酶的影响 6
3.1.2 复合种植对脲酶的影响 6
3.1.3 复合种植对蔗糖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酶的影响 7
3.1.4 复合种植对蛋白酶的影响 7
3.1.5 复合种植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7
3.1.6 复合种植对多酚氧化酶的影响 7
3.2 不同搭配植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复合种植对丹参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引言
丹参(Sai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取其干燥的根或根茎作药材,大量种植在安徽、河南、陕西一带[1]。丹参的传统功效有活血止痛、调经祛瘀、清心除烦等[2]。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能扩张血液通路、抗菌抗氧化等,对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中有奇效[3]。伴随着丹参良好的临床疗效结果,丹参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与其它大宗药材一样,栽培品是丹参药材供应的主要途径。连作障碍显著影响丹参的质量和产量,是丹参生产所面临的最大难题[4]。研究表明,连作使土壤主要土壤酶活性下降[5]。土壤酶作为土壤生化反应活跃程度的“代言人”,可以用土壤酶活性来反映土壤受连作的情况,即土壤酶活性有所升高,则表明土壤连作障碍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合理的种植模式可以使土壤酶活性增强,土壤质量提升。
复合种植,即在同一田地单元上采用间作或套种等种植模式种植多种作物,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集约化的种植模式[6]。合理的复合群体能通过化感作用影响种间关系,从而缓解连作障碍。例如,人参间作紫苏后,病虫害得到了控制,连作障碍问题也得以解决,因植物间的相生作用,两者质量也都有所提升[7]。药用植物与林木的复合种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报道最多的的药用植物复合种植系统。已有研究表明,林药复合种植模式下丹参的光合特性[89]、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与酶活性[10]、以及质量与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11],而关于丹参与常规作物构建复合种植体系以及搭配植物选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将丹参与决明、辣椒、紫苏、玉米混作,以4种复合种植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复合种植体系中丹参根际土壤酶活性,探寻与丹参构建复合群体的最佳搭配物种;并设置了三种根系隔离方式,初步探索4种搭配植物对土壤酶的作用方式,为进一步构建丹参高效复合种植模式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丹参种苗来源于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一年生,经大学中药材研究所郭巧生教授鉴定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决明、辣椒、紫苏、玉米种子来源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2 实验设计
试验设置决明×丹参、辣椒×丹参、紫苏×丹参、玉米×丹参4种混作的复合种植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以丹参单作为对照。丹参采用根段繁殖,2016年4月10日挖取丹参种苗,选取直径1.21.5 cm的鲜活根段,切成3.0±0.2 cm的小段,盆栽育苗。2016年6月20日,丹参出苗基本完成时,选取大小均匀的丹参种苗移栽于大号塑料盆内,塑料盆直径42 cm,高30 cm,同时播种紫苏、辣椒、玉米和决明,适时间苗,4种复合种植处理每盆3株丹参+3株搭配植物,对照每盆种植6株丹参,不同植物分2行种植,株行距1015 cm,期间管理相同。每盆共装土14 kg,土壤与有机质体积比为4 : 1。隔离处理将7 kg土先装入定制的塑料或尼龙网袋中,再与7 kg土一并放入盆中。每种复合群体均设置3种根系隔离方式:
①塑料膜隔离,2种作物的根系用塑料膜完全分开,2种作物根系间无相互作用,但存在地上部分对光照的竞争;
②尼龙网隔离,用30 µm孔径的尼龙网分开2种作物,根系分开生长,根系间有化感物质交流,存在地上部分对光照的竞争和根系对水肥的竞争;
③不隔离,2种作物之间没有任何介质隔离,根系间有化感物质交流,存在地上部分对光照的竞争和根系对水肥及空间的竞争。
每种隔离处理重复3次。于2017年2月24日采样分析,处理编号见表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6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