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强对紫花地丁生长生理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字数:9539】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Abstract3
Key words3
引言3
1 材料与方法4
1.1 试验材料4
1.2 仪器与试剂4
1.3 实验方法5
1.3.1 紫花地丁生长指标测定5
1.3.2 紫花地丁生理指标测定5
1.3. 3 紫花地丁抗氧化酶测定 5
1.3. 4 紫花地丁丙二醇测定 5
1.3. 5 紫花地丁可溶性蛋白测定 5
1.3.6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测定6
2 结果与分析6
2.1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生长状况的影响6
2.2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生理指标的影响7
2.2.1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叶绿素含量的影响7
2.2.2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7
2.2.3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抗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8
2.3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8
3 讨论8
3.1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生长指标的影响8
3.2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生理指标的影响9
3.2.1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分析9
3.2.2 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抗氧化酶、M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DA及SP的分析10
3.2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化学成分的影响11
4 小结11致谢11
参考文献11
光强对紫花地丁生长生理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引言
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为堇菜科堇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全草入药,药材名为紫花地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录)。紫花地丁性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等症状[1]。紫花地丁喜光和湿润,耐荫耐寒,不择土壤,繁殖容易,适应性极强。[2]。生长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具有叶形美观、花期长、地面覆盖效果好、观赏价值高、耐寒性强等特点[3]。紫花地丁在我国除新疆、西藏外的省份均有分布,在俄罗斯、日本也多有分布。紫花地丁含有多糖、氨基酸、皂苷、生物碱、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同时富含Mn、Mg、Ca、Cu、Zn、Fe等微量元素[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花地丁具有抑菌、抗炎、抗内毒素、抗氧化、抗HIV病毒等药理作用[5],紫花地丁特征性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和香豆素类化合物(coumarin)。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人体中超氧离子自由基,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利胆保肝、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抗炎、镇痛等多种生物学效应[6]。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降压、抗心律失常、抗炎及平滑肌松弛、抗凝血等生物学效应[78]。
光照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紫花地丁的产量和分布,还对次生代谢物合成和积累产生重要影响。经王雁[9]等人研究发现,光照强度能够调节叶片对有机自由基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的清除能力,从而影响叶片的解剖结构、叶绿体数目和大小以及果实品质。其次,光照强度会通过调节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系统,来影响植物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并调节植物应激反应,从而应对逆境胁迫。此外,张英云[10]等研究发现,叶片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通过热交换所耗散的能量以及反应中心的过剩激发能3个方面,而三者所占比例常因光强以及叶片接受光能的多少而发生变化。目前虽然有大量关于紫花地丁的文献报道,但涉及光照强度对紫花地丁的影响,尚未有深入的系统研究。为了满足GAP对药用基原植物高标准的规模产量与药效指标,使人工栽培能够达到药材产量与药物疗效的最优组合,本实验按照不同梯度的光强对紫花地丁进行处理,对生理生化指标及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从而探讨紫花地丁对不同光强环境的响应机制。为人工驯化与栽培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实验所用紫花地丁种子采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经李新华教授鉴定为紫花地丁( Viola yedoensis)。2017年6月至2017年9月定植于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拱形温室大棚。出苗后,待第二片真叶充分展开时,选择长势一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进行处理。缓苗后进行遮荫处理,选用黑、白色遮阳网搭成遮荫棚,置5个光照水平,分别为全光照100%、80%、50%、35%、5%。遮荫棚间距为 0.75m。每组种植32株,重复5次。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AlpHa1506,上海市谱元仪器有限公司)、烘箱(DHa3140N,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大仓精宏仪器有限公司)、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5811XL441125,德国Eppendorf AG)、电子天平(BSM220.4,上海卓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乙醇,磺胺,碳酸钙,浓硫酸,亚硝酸钠,甲硫氨酸,EDTANa2,核黄素,KNO3,Na2HPO4,无水乙醇,H2O2,TBA,甲醇,醋酸钠,NaOH(除甲醇为色谱纯外,其余均为分析纯)。
1.3 实验方法
1.3.1紫花地丁生长指标测定
(1)采收前,从各个处理组中随机选取长势相似,无病害植株30株,记录其叶片数;采用钢尺测量叶长、叶宽、叶柄长;采用钢尺测量植株基部到最高部位距离即株高。
(2)采收期,从各处理组中随机选取长势相似,无病害植株20株,利用电子天平称取总鲜重、地上部分茎叶鲜重及根鲜重。然后将植株放置60℃条件烘干至恒重,称取总干重,茎叶及根干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6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