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丹参化学成分分布规律研究【字数:5841】

2024-02-24 17:3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探究丹参化学成分分布的规律,从而更精确合理的利用丹参资源。实验将丹参根条按照不同等级及不同部位划分,进行生物量分析。按照2015版药典准则测定浸出物、指标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丹参根条不同等级与不同部位浸出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丹参酮ⅡA含量随着等级的升高而降低,丹酚酸B含量几乎随着等级的升高而增大。丹参酮ⅡA主要存在于表皮,在中柱未检测到。丹酚酸B表皮和中柱均检测到,表皮略高于中柱。24个组合中浸出物最优为第三等级×上中柱,丹参酮ⅡA最优为第三等级×上表皮,丹酚酸B最优为第四等级×下表皮。实验精确定位丹参指标成分,为丹参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实验材料 2
1.2 实验方法 3
1.2.1 生物量测定 3
1.2.2 浸出物含量测定 3
1.2.3 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测定 3
2 结果与分析 4
2.1 丹参根条浸出物的分布规律 4
2.1.1 丹参不同等级根条的浸出物含量 4
2.1.2 丹参根条不同部位的浸出物含量 4
2.1.3 丹参根条不同等级与不同部位浸出物含量的交叉分析 4
2.2 丹参根条指标成分的分布规律 5
2.2.1 丹参不同等级根条指标成分的含量 5
2.2.2 丹参根条不同部位指标成分的含量 6
2.2.3 丹参根条不同等级与不同部位指标成分含量的交叉分析。 6
3 讨论 7
3.1 丹参根条浸出物分布规律 7
3.2 丹参根条丹参酮类和丹酚酸B分布规律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丹参化学成分分布规律研究
引言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有紫丹参、赤参、血参等,药材入药部分为干燥根及根茎。采挖时间为春、秋两季,除去泥沙,干燥[1]。药材名为丹参,丹参味苦,性微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寒,归心、肝二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2],主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症。药用部位主要含两类有效成分[3]:脂溶性丹参酮类(脂溶性二萜醌类)和水溶性酚酸类成分。
在近年来丹参主要用于研究治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4],活性成分主要是: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原儿茶醛等,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丹参素。由于对丹参的开发使其现在成为大宗药材,年需求量在20000吨以上。野生丹参遭到大量采挖资源十分匮乏,因而现在栽培丹参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商品。丹参节丹参头在药典中均没有列入药用范围,但是经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在丹参节药材的含量均较高,建议将丹参节也可纳入药用范畴用于临床,此举可以使丹参供不应求的现状得到缓解,既能满足市场对丹参药材的需求,又能充分利用丹参药材中有效的药用成分,减少了丹参药材的浪费。丹参近年来主要利用根段繁殖,种苗质量的差别较大造成丹参药材的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丹参产业的发展[5]。通过文献研究发现[12],不同外观分级的丹参药材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极大的差异,从而会影响临床疗效。目前大多丹参的研究资料是关于丹参分离纯化[6、7]、药理作用[8]、毛状根组织培养[9]、种质遗传[10]、指纹图谱[11]等方面的研究,但少见丹参化学成分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传统的丹参药材分级主要根据外观性状如粗细、长短、大小、颜色[12],未与化学成分相结合[13]。主要分为一等(直径>1.0 cm)、二等(直径1.00.4 cm)、统货(直径<0.4 cm)[14],等级越高(直径越粗)丹参质量越好。然而大部分药材市场上丹参未分级,有分级的也是按照产地分级。丹参主要有效成分集中在皮部和中柱,因此有必要对部位也进行分析。2015版药典主要以丹参酮类和丹酚酸B来制定标准[15],本实验严格按照药典方法,研究了丹参化学成分在丹参根条分布规律。实验将丹参根条等级与部位相结合划分标准,根据传统分级方法分为0.60.9 cm、0.91.2 cm、1.21.5 cm、>1.5 cm四个等级,上部表皮、上部中柱、中部表皮、中部中柱、下部表皮、下部中柱六个部位。按照2015年药典准则测定浸出物含量、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得出丹参主要活性成分分布规律,建议对药材质量分级时结合多个方面,不能仅依靠外观来判断质量优劣,注重活性成分含量与积累部位和药材部位的结合,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合理的利用资源,节约资源[16]。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丹参根条来源于江苏省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一年生,经大学中药材研究所郭巧生教授鉴定为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2017年3月6日筛选出无红心,无裂缝的完整丹参根条,并按上中下三个部位切开,剥离表皮和中柱。测量根条总长度、顶部直径、上部,中部,下部的整体直径、中柱直径、表皮质量、中柱质量。按照顶部直径分成0.60.9 cm、0.91.2 cm、1.21.5 cm、>1.5四个等级。部位按照根条纵向分为上部,中部,下部,横向分为表皮和中柱。将等级和部位结合分成24组样。
3月9日3月16日将24组样打粉,用60目筛分开细粉和粗粉,在60℃下烘干至恒重并称重。丹参根条等级部位划分见表1,生物量分析见表2。
表1 丹参根条等级及部位划分
Table 1 The level and location of salvia miltiorrhiza.
等级( cm)
Level(cm)
部位
Part
0.60.9(A1)
上表皮(B1)
0.91.2(A2)
上中柱(B2)
1.21.5(A3)
中表皮(B3)
>1.5(A4)
中中柱(B4)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zyx/56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