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与舍饲对牦牛育肥血脂肝脏脂代谢影响的初步探究【字数:14715】
目录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 动物机体的脂代谢 3
1.1 肝脏脂肪代谢 3
1.2 饲粮因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3
2 国内高原地区牦牛生产的概况 4
2.1 国内高原地区牦牛营养与季节关系 4
2.2 通过调控饲料能量水平探究寒冷季节牦牛生产性能的变化 4
第二章 放牧与舍饲对育肥牦牛肝脏脂代谢影响的初步探究 6
1 材料与方法 6
1.1 分组及饲养管理 6
1.2 样品采集处理 6
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6
1.4 试验方法 6
2 结果与分析 8
2.1 统计学分析 8
2.2 结果 8
3 讨论 11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20
放牧与舍饲对育肥牦牛肝脏脂代谢影响的初步探究
摘 要
目的:通过试验对比舍饲和放牧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育肥牦牛肝脏脂代谢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青海地区舍饲牦牛的育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每组所选5头牦牛均为检验检疫合格的体重相似(130.5 ± 3.04kg)、年龄相仿(23周岁)的公牦牛,一组舍饲,一组自由放牧。测量体重变化,HE切片观察形态学变化,检测血脂四项(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脂代谢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中脂代谢相关基因蛋白水平表达差异。结果:与放牧在相比,舍饲组在末重、总增重和日增重上升高极显著( P<0.01);HE切片结果显示,舍饲组牦牛的肝细胞有脂肪化倾向;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极显著( P<0.01),总胆固醇(TCHO)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升高不显著(P>0.05);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0.05);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的mRN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 ( P<0.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极显著降低( 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放牧在相比,舍饲组pAMPKα的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 P<0.01), AMPKα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 P<0.05),SREBP1c的蛋白水平极显著升高( P<0.01), PPARα的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 ( P<0.001),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结果一致。脂合成通路中,相比于放牧牦牛,舍饲牦牛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ACα)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在mRNA相对表达量上显著升高 ( P<0.05),酯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 P<0.001);脂氧化通路中,舍饲牦牛肉碱酯酰辅酶A转移酶1(CPT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 P<0.01),酯酰辅酶A氧化酶(ACO)、肉碱酯酰辅酶A转移酶2(CPT2)、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ASCL1)、肝脏脂肪酸转运蛋白(LFABP)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不显著(P>0.05);脂转运中,舍饲牦牛的载脂蛋白B100(ApoB100)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显著下降( P<0.05),载脂蛋白E(Apo E)和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 P<0.0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 P<0.01)。结论:在初始体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舍饲组牦牛与放牧组牦牛的末重相比,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明显增高;和放牧组牦牛相比,舍饲组牦牛的肝细胞在HE切片检查组织学观察下,有明显脂肪化趋势;舍饲牦牛血脂四项升高;舍饲组牦牛肝脏中参与脂质合成的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参与脂肪分解的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脂质转运水平下降,共同加快了脂质在肝脏中的沉积;故应当减少舍饲牦牛精料占比,适当提高粗饲料水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xlw/dwyx/60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