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29篇
农历五月初五,我写完作业去找妈妈陪我玩,只见妈妈在厨房里用一种长长的草做着什么,我起了好奇心就走上前去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妈妈回答道:“包粽子”。我又问:“为什么今天要包粽子呢?”妈妈说:“今天是端午节,古代有包好粽子扔进河里的习俗,据说是让鱼虾蟹吃饱,而不去吃屈原的尸体了,具体的来历你可以去网上查阅”。
于是我打开电脑,百度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合齐国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沅,湘等地。他在流放中写下了《离骚》,《天河》,《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百姓受苦受难,心如刀割,但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他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真身,有位渔夫还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让鱼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有位医师还拿出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它们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了粽子。以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赛,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我想:屈原好伟大,不仅受到那个时代的人尊敬,而且现代人一样尊敬他。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前插艾草包粽子吃鸡蛋,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早上奶奶到超市买了粽叶就回到家开始包粽子了,我现在乃在包粽子,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包粽子呢。于是我问了奶奶让他说,因为古时候楚怀王把屈原流放。去年在被流放的时候听到楚国都城被攻陷非常伤心,就在5月5日投河自尽了。而楚国人知道后很伤心,他们怕鱼把屈原给吃了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总之就是这样由此而来的。
屈原真爱国,我要向他学习,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不知不觉奶奶已经包了好几个粽子了,于是我向奶奶请教,让奶奶教我包。我忙了好一阵才做了一个粽子,我们包了整整一个上午,终于把粽子全都报完了,中午到了,我迫不及待的从锅里拿出一个粽子开始品尝起来,家人也都坐在饭桌前开始享受美味。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3
说到端午节,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清香扑鼻的粽子。端午节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海外的华人聚居地区都会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响起赛龙舟的锣鼓。
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说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屈子当年被_臣所陷害,流放在汩罗江边。他整日里忧国忧民,感叹“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后来,楚国国都失陷的消息传来,屈原更是怀抱大石头,投江殉国了。人们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为了保护他,不让鱼儿吞食他的尸体,就用糯米包了粽子,用船载了投入江中。渐渐地这个做法就流传了开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五月初五早上,我和爸爸早早就起了床。我们要上山去采艾蒿,那是一种有着特别气味的草。爸爸告诉我:“端午节也是人们去除污_的节日,所以这一天人们会采来艾蒿、桃枝,挂在家门上,驱邪去_,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没想到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的说道,我的兴趣一下子来了。
那天,我们爬了几座山,采回了大抱的艾蒿,也折了一些桃枝回来。回到家,吃吃清香的粽子是应有的内容。
端午节,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
我知道中华民族还有许多这样的节日,我们的民族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4
端午节到了,妈妈说要包粽子给我们吃。
妈妈把泡好的糯米、花生、蜜枣、蜜豆、葡萄干放在盆子里,把泡好的粽叶放在另一个盆子里。妈妈开始包粽子了,我缠着妈妈要学包粽子,妈妈无奈地说:“孩子,你还小,妈妈怕你做不好。”我拍着胸脯说:“妈妈,我能行的。”
妈妈开始教我包粽子,首先,把粽叶折起来,折成一个小漏斗形状,然后把糯米用勺子放到小漏斗里,粽叶向上折,把米包住,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起来。我照着妈妈说的做了,可我包得很难看,就泄气了。细心的妈妈发现了我的变化,鼓励我说:“孩子,别伤心,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妈妈开心地笑了。
粽子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到锅里煮,1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真香啊!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5
今天是端午节。这个节日给我们带来了“品美食”的体验。
妈妈带我去买了粽叶和糯米。回到家里,妈妈对我说:“我们一起包粽子,你不会不要紧,我来教你。”我们开始包粽子了,妈妈一边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包粽子的方法,一边用手教我做粽子。
我听了妈妈的话,跟着妈妈学做粽子。慢慢地,我学会了。我和妈妈一起包了很多粽子呢!
累了一个早上,粽子终于被我和妈妈包好了。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我就等着粽子出锅而已。快到中午了,妈妈端来了一盘热乎乎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粽子,想尝尝自己和妈妈的手艺。
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嘴里有一股香气,实在是太好吃了。我一下子吃了好几个呢!
粽子,原来是一种美味的食物,真是让我记忆犹新。听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呢!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也让我记住了一个伟大的诗人。真是一举多得啊!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6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又被人们称为端阳节或重阳节,是为了纪念战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今天,奶奶亲手给我包了一些粽子。这些粽子有不同的口味,比如: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红豆粽等。奶奶把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一会儿,我把盖子打开,一阵粽香扑鼻而来。我吃了一个,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
吃完粽子,我又去江湖边看赛龙舟了。只见现场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被观众们堵了个水泄不通。一条条龙舟已经准备就位,蓄势待发。忽然,一声枪响过后,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加油!加油!”一声声欢呼声使我觉得十分振奋。原来是黄队遥遥了,伴着观众的欢呼声,队员们划得更用力,鼓声也越来越响了。江面上的欢呼声,擂鼓声和水花溅起的声音交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端午节这天还有其它活动,例如:放鞭炮、插花叶、包香囊等,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无比热闹。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7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其中以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最广。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阴历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种传说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8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年小姨都会包许多好吃的。甜的大蜜枣粽子给我们吃,尤其是我和妈妈最爱吃。还可以和长辈。妹妹们一起聚在外婆家吃饭,热热闹闹的度过端午节!而今年却没有那么热闹了;因为舅舅和小姨们出去赚钱了,姨丈也带着妹妹也出去玩了,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和外公外婆了。显得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为妈妈会包蜜枣粽给我吃,谁知妈妈却在忙着做家务。中午,爸爸煮了一桌好饭好菜,叫外公和外婆过来吃饭,但是没有洋溢着一点儿欢快的气氛!下午,妈妈为了不再让节日过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便带我和外婆一起去外面逛逛。我们去了菜市场,却没有看到半个粽叶的影子,去买粽子却没有蜜枣的,我有些失望,妈妈安慰我说:“下次看见有卖蜜枣粽子的决定买给你吃!”听了这话我的心情这才好了一点。妈妈逛完了服装店又带我们去了合家福超市去,路途中还给我们买了一些好吃的。从超市里出来后,我们已是满载而归。
回到家,我因为很想舅舅和小姨,还有四岁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网和他们一起视频聊天,小姨笑着对我说明年端午节一定包很多的蜜枣粽子给我吃,让我吃个够。虽然今年我们没能在一起过端午节,但是还可以在网上和他们相见,也是很开心的。舅舅和小姨还跟我约好,明年端午节一定回来过节呢!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9
一转眼,就到了端午节。我和妈妈走在路上,到处都是粽香、艾香,因此,空气都变得清新了。卖粽子的,卖艾蒿的,卖香囊的……随处可见。那艾蒿如翡翠般绿,散发着香气。过路的行人一般都要买个几把,插在门上,放在柜子上,插在蚊帐里,可驱邪,也可净化空气。还有的人卖栀子花。我央求妈妈买几把艾蒿,妈妈答应了。
晚上回到家,爸爸已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以庆祝端午节;吃完饭,爸爸端上了绿豆糕和粽子,又把艾蒿插在门上,放在柜子上,屋里顿时变得很香很香,如同仙境一般。一家人闻着艾香,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糕点,十分温馨和甜蜜。
端午节,让我想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将士——屈原,后因国家毁灭而跳河自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杀那天定为端午节。人们在那天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等习俗。
在我小的时候,我爷爷家都会在电视机前看关于端午节的节目,邻居也常常请我们去他们家吃粽子,像一家人一样。那时我特喜欢吃粽子,但因为时间的推进而改变的胃口,我渐渐的不喜欢吃粽子了,不过还是很喜欢吃肉粽子;粽子家里人也不想吃,吃也实在端午节才吃,和我一样,他们也有自己喜欢的口味。
坐在电视机前看激烈的赛龙舟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队加油喝彩。我想:中国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国的传统佳节多精彩啊!
香飘端午节!我爱端午节!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0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节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啦!吃过早饭,就见奶奶在客厅整理那一大堆的粽叶,又是清洗,又是剪去多余的边叶······忙得有条不紊。我凑过去,这时妈妈已把洗净糯米端来,只见奶奶先拿来粽叶然后把它折成喇叭状,把米放进去,又在中间放一粒我最爱吃的红枣,再把粽叶左绕右绕的,最后拿一根线沿着对角扎起来。嗬!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问奶奶:“为什么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包粽子呢?谁第一个包粽子的?”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说:“这里有关于粽子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想听这个故事吗?”
我连忙央求奶奶,说:“想听!奶奶你给我讲讲吧!”奶奶说:“传说过端午节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原来个忠臣是楚国的大夫,他受到的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抱着大石头跳入了汨罗江里以死来抗争。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才醒悟过来,于是就让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是屈原已经跳江有两三个钟头了,怎么捞得到呢?而且水里又有许多蛟龙。当地的农民怕屈原的肉体在水里会被蛟龙吃掉,于是便把饭团、鸡蛋等东西投到江里。后来人们就努力的修改,就变成现在的粽子。”
我看着箩筐里一个个粽子,似乎看到爱国的屈原抱起石头正往汨罗江跳······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1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每到端午节,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热闹的气氛,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艾叶,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还有各地举办龙舟竞赛的,其中吃粽子是最常见的习俗了,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有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了,剥开粽叶,清香扑鼻,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其实就是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我非常喜欢端午节,不仅是喜欢粽子的清香,还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这个节日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2
我爱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但我最爱的是端午节,因为在这一天里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在端午节的这天,一大早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全都开始包粽子了,你看我们家也忙开了,只见妈妈和二姑在做包粽子的开始准备。她们把一把把的已经晒干的荷叶浸到放好水的锅里煮,然后妈妈去洗红豆、糯米,而二姑拌肉馅……这时荷叶煮熟了,放到了一大盆冷水之中。经过一番忙碌后,几小盆糯米、红豆、肉馅……和几个小凳依次排开。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选了三片宽宽的荷叶,依次排开,卷成一个圆锥体,放几勺糯米,用筷子夹了几块肉,又放了几勺糯米,再用指头敲了敲粽子的肚子,只见粽子里的糯米一个劲地下陷,再用荷叶的尾巴把口封起来,又再绕了几圈,用绳子把它捆了起来。这样,一个个漂亮的粽子就“诞生”了,放到锅里煮好后,吃了让人还想吃。
真想每天都这样。对了我还知道过端午节,不仅是为了吃粽子,还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怀念他那“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大义凛然的英勇气概。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3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我从书上知道,这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楚国人,他在流放期间,楚国被秦国攻破,他很难过,投了汨罗江。老百姓很感动,就把饭团、鸡蛋丢进江里,吸引鱼儿,不让他们吃屈原的身体。所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就有了吃粽子和茶蛋的习惯。端午节早上,我的早餐就是粽子加鸡蛋,还吃了大蒜子呢!
说到吃大蒜子,那是因为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毒日”,是古代的一个卫生节,我听广播了解到,五毒是指五种有毒的动物:蛇、蜘蛛、蟾蜍、蜈蚣、蝎子,如果接触到它们,我们很容易就会中毒。所以端午节前后,人们洒扫庭院,插艾条、播洒雄黄酒,杀菌防病,强身健体。记得爷爷在的时候,爷爷就做过雄黄酒。不过,妈妈也带我去中药店做了一个香包,里面有五种中药:冰片、白芷、丁香、藿香、菖蒲,有驱虫的功效呢,而且很香。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把香包放在枕头边,蚊子也不来找我了。
每一个节日都可以互相祝福,而这个节日是纪念故人的,所以只能说“端午安康”,这个节日,我涨了不少知识呢!祝大家端午安康!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4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五月节、龙舟节、粽子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爱国爱民、才华横溢。但有人忌妒屈原,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听信了他的坏话,把屈原驱逐出了楚国。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的屈原得不到国君的信任,还被驱逐出了自己的国家,有家不能回,背井离乡的他四处流浪漂泊,写下了一首首爱国的诗篇。最终,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忧国忧民的他悲痛地跳进了汨罗江。
端午节的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象征着人们划船救屈原。用箬叶、苇叶包粽子是为了粘住蛟龙的嘴,不让它伤害屈原。喝雄黄酒,也是为了让蛟龙水兽喝晕了,不去伤害屈原。艾草和菖蒲是屈原喜爱的,还能驱蚊防病。孩子用五色丝线缠于手腕等处,是为了迷住蛟龙的眼睛,让它看不到屈原。佩戴香囊,表示屈原的品德流芳千古。
现在我知道,每到端午节,大人们给我们洗“草药澡”,穿新衣,缠五色丝线,佩香囊……都是为了能够避邪驱瘟,希望我们远离伤害、健康成长,成为爱国爱民、报效国家的人。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5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同学们你们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到了唐代,因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官,楚国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俗了。
我很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6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但你知道端午节是怎样来的吗?你又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说说端午节的故事吧!
要说端午节,我们就要从一个伟大的人物屈原说起。屈原是我国古代楚国的一位大夫,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当时深受楚王的信任。后来,楚国逐渐衰落,又受到强大的秦国的侵犯,人民生活非常的艰难,国家有随时被灭的危险。屈原非常焦虑,不断向楚王献计、献策,希望楚王能够接纳自己建议,实现楚国的强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屈原建议威胁到了一些楚国官员和贵族的利益,他们就排挤屈原;而昏庸的楚王不但没有接受屈原的建议,反而逐渐疏远屈原,直至到后来将屈原赶出了朝廷。
屈原日夜忧国忧民,但是,他的理想确始终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投进了汨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的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都很悲痛,他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鱼虾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粽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鱼虾的嘴,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种活动保留了下了,只是把往江里撒粽子,改成了吃粽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习俗,那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7
每年的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学过的儿歌:“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的最多的是为了纪念历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还有的说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因为是五月初五,许多习俗也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黄豆瓣包的粽子;不过,现代人过端午节主要是吃粽子和举办一些大型的庆祝活动。目前端午节已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你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并把它发扬光大。听了妈妈的话,我觉得端午节真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节日。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8
小小的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外面包裹着一层嫩苇叶,就像一个小孩儿穿着一件嫩绿的衣服似的。为了不让叶子散开,人们包好粽子后,还在外面缠上一根细线。细细的线,像根腰带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饱满的、雪白的糯米挤在一起,看上去很诱人。不过,要让粽子好吃,馅也要好。那馅各种各样,枣的、肉的、豆沙的……数也数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告诉您吧,这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当时,他看见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了,可楚成王却无动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谏,可成王不但不听劝,而且还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万分,写下了《怀沙》这首诗: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悲壮地吟诵这首诗后,投江殉国了。人们怕鱼把他的身体吃了,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让鱼吃。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来悼念屈原。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19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没月有处五、十五,二十五三个五日,“端”是开始将每月第一个五日称为端五。端午节也可以称为“浴兰节”和“地腊节”。
从古至今,一般端午节人们多要包粽子,并摘许多的葛藤挂在门口的两旁。今天,奶奶买了许多粽子回来,说今天的午餐就吃粽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条粽子,这粽子是三角体的,外面是用几片苇叶包成的,外形十分精致,还用几条绳子绑了起来,为了不让苇叶掉下来。闻着看喷喷糯米味,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粽子,赶紧用筷子夹了一块,啊,味道还真不赖!
但是,在吃粽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公元278年前的爱国的伟大诗人——屈原。楚国在秦国在举进攻中惨败,秦国一举攻进成都,大肆烧杀和抢夺,顷见大势已去,便于五月五日抱着一块石头投入汩罗江。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从四面八方赶到汩罗江边,纷纷驾舟寻救,但还是未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爱国诗人——屈原,人民为了使让他们尊敬的屈原的`遗体不被恶吞食,人们就自发地做好粽子投入洒中供鱼儿食用。
这还是我这么正式地过端午节哩!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0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想起这首歌,我就想起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大家就包粽子,赛龙舟,和雄黄酒,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和和雄黄酒……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不会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越来越盛。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端午节可真是个有趣的节日!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2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民族节日,在端午节中我们要干两件事:一是要在端午节包棕子吃;二是要给我们系上五彩绳。你们知道吗?因为古人说:如果端午节这天给小孩子们手腕上系上五彩绳,这样小朋友就不会被虫子咬了。现在让我来给你们讲讲怎样做棕子吧!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1、我先帮妈妈买30颗大枣,你知道为什么要买30颗大枣吗?因为我们要做30个棕子。再将洗好的棕子叶拿出来,棕子叶是用芦苇做的,因为它非常结实。妈妈又让我拿出一个大盆出来,我问妈妈用盆做什么呀?妈妈说:包好的棕子放在盆里呀!妈妈将提前泡好的米又用清水洗了两遍,放在那里,这样一切准备工作结束。
然后是包棕子了,我先帮妈妈把棕子叶屡平直,四个有层次的叠起来,只见妈妈双手捧起叠好的叶子把它们打个筒,然后将糯米放进筒里,再把一颗大枣放上,最后把叶子一折,再扭一下之后用绳将它緾上,这样一个三角棕就包完了。看看妈妈重复着,二个、三个......就包完了,放入锅内开始煮,我已经等不及了,终于闻到了香味,我感谢妈妈做这么好吃的棕子给我!大家端午结也是这样包棕子的吗?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3
“吃粽子了,天姿,吃粽子了。”妈妈在餐厅大声地喊我,我连忙关掉电脑游戏跑过去。
只见粽子像舞蹈演员一样,排成一圈一圈的;粽叶被包得棱角分明,仔细看,有的像伸出腿脚跳舞的小朋友,有的像拉开架势准备攻打别人的斗士,还有一个被粽叶包的圆圆的,像一个胖乎乎小女孩。
我拿了一个紫薯馅的,慢慢地解开粽叶上的细线,一层一层地揭粽叶,脱了衣服的粽子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冒着热气,飘着粽香。我“呼——”使劲往粽子上吹了一口气,希望它凉的快点。然后顾不上它是否凉了,就用牙齿咬了一点,“啧啧,真好吃。”我边吃边说。接着又朝着它吹了一口气,然后咬了一大口,“哇!紫色的,妈妈快看,紫薯,真甜!”我边吃边说。
妈妈剥着粽叶对我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我看着妈妈,嘴里嚼着粽子说:“昨天才从电脑里看了屈原的故事。”妈妈轻轻地“哦”了一声。
我又问妈妈:“妈妈,屈原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把粽叶放在桌子上说:“应该是真的吧!史书上有记载,还有我学过屈原的《离骚》这首诗。是节选的段落,那首诗很长的。”
妈妈还给我讲了她小时候怎么过端午节故事。吃着粽子听着端午节的故事,真是快乐!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4
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你们知道吗?端午节吃粽子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一个习俗。那时候,是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的形状,称为“角黍“;用翠绿的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我想:这样的粽子一定很好吃,我都快流口水啦!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候,包粽子的原料不仅是放糯米了,还要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兽肉,品种更加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哦!
一直到了今天,每年的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忙个不停。从馅料来看,北方大多数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也一起包了各式各样粽子,作为礼品送给长辈。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不但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国外,并深受国外朋友的喜欢。写到这,我仿佛闻到了粽子的香味,也真想尝尝北方的枣棕和南方的蛋黄肉棕的味道。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5
马上要到端午节了,菜市场熙熙攘攘、人山人海。买粽叶、买糯米、买大枣,卖葡萄干生意特别火红,好不热闹。
到了端午节。一大早,家里就开始忙东忙西,游手好闲的我来到妈妈身边,看到了妈妈熟练的包着一个个粽子,不禁想自己包个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妈妈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妈妈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然后用小勺把花生、大红枣、糯米填了进去。最后笨手笨脚的用线绳把粽子牢牢的捆
绑起来。不过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的很难看,但是这也是我辛勤劳动的结果啊,我看着粽子满意的笑了。妈妈告诉我,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当时人们非常伤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鱼虾伤害了屈原的尸体。
我把粽子放进锅里,过了一会儿,香气四溢,我以为粽子已经熟了,可是妈妈说时间还不到呢,让我耐心等待。又过了十多分钟,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浓香,我简直就要垂涎三尺了。
粽子终于好了,我把棕叶剥开,黄灿灿的糯米闪闪发光哩!一个大红枣在中央微笑,如同一个可爱的姑娘似的。一口咬下去,软软的、润润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无穷啊!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6
“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从前,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当时楚国危机重重,因为屈原一向受楚国的信任,所以他每天晚上都为楚王出谋划策。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状,楚王信以为真,把屈原赶出了楚国。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跳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几片薄薄的枣子,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我们胸口的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个个香气迷人。
端午节真是个有趣的节日!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7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捆茱萸。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捆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8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吃五黄。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在端午节里,“五黄”指的是: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种,但学者闻一多却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五千多年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但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许多习俗都于“五”这个字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吃五黄、插五端、戴五色等。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插“五端”、戴“五色”。所谓“五端”是指:菖蒲、艾叶、蒜头、石榴花、龙船花。所谓“五色”是指: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
端午节那天,人们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再厨房里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小学作文端午节的作文篇29
端午节,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有吃五黄的习俗,包粽子;有的地方赛龙舟。在我的故乡那里只有包粽子庆祝节日。
一大早,我和父亲母亲来到故乡过节日。一到家,就看见奶奶忙得不可开交。她有是淘米糯米,有洗粽叶,看见我们来了,放下手中的活,高兴的说:“我正想叫人包粽子呢,既然你们来了,就帮忙包吧!”我们随着奶奶走进厨房,我心想:我只吃过粽子,从没包
过,我也去包一下吧!想完,我快速地洗好了手来包粽子。
看似简单的粽子,包起来可不容易,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两片粽叶一卷,提些豆,米往卷筒里一倒,再加上好吃的酱肉,加了些糯米,这回糯米不能加得太多,不然就会胀出来,虽然勉强包住了,但是爆出的粽子很不像样,不是开口子,就是少棱角。“坏粽子,不听话,我一定要包好你!”我的一句玩笑话,逗笑了奶奶。
到了中午的时候,桌子上的粽子已经堆满了,粽子包好了,奶奶把一个个粽子请进锅里用水煮熟。锅里的水发出“吱吱”的声音,像小鸡在唱歌一样,好像为我们庆祝端午节。
过了一个半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打开碧绿的粽叶,吃了一口糯米,那么软,还带着酱肉的香味,叫人吃了越爱吃。
端午节,好吃的粽子,我很喜欢你们!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zuowen/169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