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发愤忘食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发字【释义】:发,汉语简化字,有动词、名词和量词三种词性。由繁体字「发fā」和「髪fà」合并简化而来,对应的日文汉字包括「发」(fā,如:发展)和「髪」(fà,如:毛髪、理髪)。(1)发fā会意。从癶,从弓,从殳。本义:发射弓箭。(2)髪fà形声。从髟,犮声。本义:头发。
愤字【释义】:(形声。从心,从贲(bēn),贲亦声。“心”表示“情感”,“贲”意为“冲”。“心”与“贲”联合起来表示“憋闷情感的冲出”。本义:憋闷情感的宣泄)
忘字【释义】:忘,中国汉字,读作:wàng,。该字的主要字义是不记得,遗漏的意思。
食字【释义】:字从人,从良。“良”意为“拖尾到底”,引申为“从生到死”“人”与“良”联合起来表示“维持人一生的东西”。食,饣米也。——东汉·许慎《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
发愤忘食【拼音全拼】:fā fèn wàng shí
发愤忘食【五笔码】:NNYW
发愤忘食【拼音码】:FFWS
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发愤忘食【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忘食【近义词】:废寝忘食、发愤忘餐
发愤忘食【反义词】:游手好闲
发愤忘食【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十分勤奋
发愤忘食【英语】:be so absorbed in ones work or study as to forget ones meals
发愤忘食【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忘食【成语接龙】:
发愤忘食--食甘寝宁--宁遗勿滥--滥官污吏
发愤忘食【造句】:
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乐道精神在孔子的求道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他这样发愤忘食固然令人钦佩但也要注意弛张有度不要累坏了身体。
3、、为了考上重点中学,同学们都在发愤忘食地学习。
4、他这样发愤忘食固然令人钦佩但也要注意驰张有度不要累坏了身体。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要成为一个学者,就必须发愤忘食,焚膏继晷,埋首读书研究,才会有所成就。
9、乐道精神在孔子的求道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仲由,你何不回答说,‘他的为人,学习道不知疲倦,教诲人不知厌烦,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衰老行将到来’,如此而已。
11、、古人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之说。
1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3、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相关成语】:
0、发堿决塘:堿:指堤岸;塘L堤。因发大水使堤岸溃决。
1、发擿奸伏: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2、发财致富:因获得大量财物而富裕起来。
3、发策决科:策:策问;科:等第。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指应试取中。
4、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5、发凡举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举:提出。指举例以阐明要点。说明全书通例。
6、发凡起例:发凡:提示全书的通例。指说明全书要旨,拟定编写体例。
7、发凡言例: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分类举例以说明书的体例。
8、发奋蹈厉:发:奋发,振作;蹈:跳、踏;厉:猛烈,有力。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9、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10、发奋为雄: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11、发奋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12、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13、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4、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5、发愤展布:发愤:下决心,立志;展:伸展;布:展开;展布:施展才能、抱负。发奋振作,施展才能。
16、发愤自厉:发愤:下决心,立志;厉:磨砺。立志磨炼自己。
17、发愤自雄:决心奋斗,而使自己强盛有实力。
18、发喊连天:连天:与天相连。叫喊的声音直达天上。形容喊声宏大。
19、发号布令: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愤【相关成语】:
0、愤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1、愤不欲生:悲愤或气愤行不愿再活下去了。形容极度气愤。
2、愤发有为:愤发:振作,兴起。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3、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4、愤风惊浪:指狂风骇浪。
5、愤恨不平: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6、愤气填胸: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中。
7、愤气填膺:填:填塞;膺:胸。愤怒之气充满胸膛。形容十分气愤。
8、愤然作色:愤然:忿怒的样子。因忿怒而变了脸色,发怒。
9、愤时疾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10、愤时嫉俗:愤:愤恨,不满;嫉:憎恶,仇恨;俗:世俗。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11、愤世疾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12、愤世疾邪:犹愤世嫉俗。
13、愤世嫉恶: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14、愤世嫉俗: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社会状况。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15、愤世嫉邪:愤:愤恨,不满;世:世道,现状;嫉:憎恶,仇恨。痛恨、憎恶腐朽、黑暗的社会现状。
16、愤懑不平:愤懑:抑郁不平。因不公平的事而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忘【相关成语】:
0、忘本负义:本:原来;负:辜负,违背;义:情义。忘记原来的情况,违背了情义。指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去做对不起人家的事。
1、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忘餐失寝:忘记了吃饭,顾不得睡觉。形容专心努力。
3、忘恩背义: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4、忘恩负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5、忘恩失义: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6、忘乎其形: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7、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8、忘怀得失:忘怀:不放在心上。不把利害得失放在心上。
9、忘怀日久: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10、忘年交: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11、忘年交好:忘年:忘记年龄;交好:互相往来。年龄辈份不相当的人所结成的深厚友谊。
12、忘年之好: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13、忘年之交: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
14、忘年之契: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同“忘年之好”。
15、忘年之友: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好朋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16、忘其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7、忘寝废食: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18、忘情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19、忘情荣辱:忘情:忘掉感情,即不动感情;荣辱:光荣和耻辱。对荣辱得失无动于衷。

食【相关成语】:
0、食案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1、食必方丈: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2、食辨劳薪:形容见识卓越。
3、食不充肠: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同“食不充饥”。
4、食不充饥:形容艰难贫困,勉强维持生活。
5、食不充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糊口”。
6、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7、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8、食不果腹: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9、食不糊口: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10、食不兼肉:吃饭时无两种肉食。形容饮食俭朴。
11、食不兼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2、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13、食不念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4、食不求饱:吃饭不要求吃得很饱。
15、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俭朴。
16、食不暇饱:没空好好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17、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1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19、食不知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9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