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经之谈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经字【释义】:经,jing,从糸(mi)从坙(jing)。织布机上的纵线。《疏》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1) 古字为“巠”。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2) 同本义 [warp]8画,纟部, 左右结构。经字从糸从巠,巠亦声。“巠”义为“绷直”、“笔直”、“僵直”。“糸”与“巠”联合起来表示“绷直的丝线”。本义:纺织机上等列布设的纵向的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经、纬相对。仅就书籍而言,有经书也有纬书。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谈字【释义】:谈,可作名词,意为言论;作动词,谈论,讨论。也是中国姓氏之一。
不经之谈【拼音全拼】:bù jīng zhī tán
不经之谈【五笔码】:GXPY
不经之谈【拼音码】:BJZT
不经之谈【解释】: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经之谈【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语闳大不经。”晋·羊祜《戒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不经之谈【近义词】:奇谈怪论、无稽之谈
不经之谈【反义词】:不易之论、不刊之论
不经之谈【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言论无根据
不经之谈【英语】:unfounded rumour
不经之谈【成语接龙】:
不经之谈--谈吐生风--风急浪高--高傲自大--大得人心--心口不一--一寸丹心--心口如一--一字见心--心小志大--大快人心--心粗胆大--大夜弥天--天下第一--一体同心--心高于天--天下为一--一片冰心--心比天高--高自骄大--大言欺人--人小鬼大--大辩不言--言行不一--一片丹心--心腹之言--言行若一--一德一心--心贯白日--日月经天--天大地大--大酺三日--日月丽天--天下归心--心如止水--水广鱼大--大天白日--日试万言--言行抱一--一身五心--心同止水--水宽鱼大--大禹治水--水光接天--天地良心--心到神知--知行合一--一片赤心--心神不安--安安心心--心开目明
不经之谈【造句】:
0、道听途说多属不经之谈不可轻信。
1、他们的主要理据是,五运之说不见于六经,乃阴阳家不经之谈,就其本质而言,可以说是与谶纬一路的东西,所以根本就不值得信奉。
2、这样怪诞不经之谈为何梁府后人会信而不疑呢?那堪舆师自有一番理由。
3、并没有什么格虎之戟一说格虎亦是不经之谈如此夸张应该是为了推销商品。
4、这则奇异传说,无论何人,骤然听了,不但不会置信,并且会诧为怪诞不经之谈。
5、现在那些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6、你看他在老师面前胡说八道,说的都是些不经之谈,让老师还以为我有多坏呢!
7、因为种种关于韩众的不经之谈,虽皆基于秦韩众的历史原型,其意不在提供任何关于韩众的确切年代讯息,而在渲染仙道。
8、在正统的文艺家眼中这类通俗读物完全是不经之谈。
9、但是,单极或者多极世界与两极世界相比,无论从物还是从学角度来说,都是不经之谈。
10、这则奇异传说无论何人骤然听了不但不会置信并且会诧为怪诞不经之谈。
11、在正统的文艺家眼中,这类通俗读物完全是不经之谈。
12、你看他在老师面前胡说八道说的都是些不经之谈让老师还以为我有多坏呢!
13、这类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神怪荒谬、无稽不经之谈,是最符合中国老百姓信天信命的唯心论观点的。
14、现在那些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经【相关成语】:
0、经邦论道: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1、经邦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2、经帮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3、经达权变: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4、经多见广:经历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5、经风雨,见世面: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
6、经风雨见世面:比喻在实际生活、实际斗争中锻炼。
7、经官动府:谓惊动官府,引起官府干涉。
8、经国大业: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9、经国之才: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形容才能卓著。
10、经济之才: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11、经久不衰: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12、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
13、经纶济世: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世:救世。
14、经纶满腹: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15、经纶天下:经纶:整理丝缕;天下;国家。治理国家。
16、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17、经年累月:经:经历。指经过很久的时间;长时间。
18、经丘寻壑:指游览山水。
19、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谈【相关成语】:
0、谈不容口:犹言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1、谈辞如云:指谈话时言辞如飘云那样奔涌而出。
2、谈古论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3、谈古说今: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4、谈过其实:犹言言过其实。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5、谈何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6、谈虎色变: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7、谈今论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8、谈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谈话内容广泛。
9、谈经说法:讲说佛经佛法。
10、谈空说幻:指谈说佛理。
11、谈空说有:泛指闲谈、空谈。
12、谈论风生:风生:谈话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形容谈话活跃而有趣。
13、谈情说爱:指谈恋爱。
14、谈若悬河:犹言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15、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16、谈天说地:指随便谈论,漫无边际。
17、谈吐风声:形容谈话活跃而有趣。
18、谈吐风生:谈话机敏风趣。同“谈吐生风”。
19、谈吐风雅:风雅:风流儒雅。指有文化修养和生活风度。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3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