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咂嘴弄舌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咂字【释义】:◎ 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嘴。
嘴字【释义】:嘴是脸部运动范围最大、最富有表情变化的部位。嘴依附于上下颌骨及牙齿构成的半圆柱体,形体呈圆弧状,位于面部的正下方,是吞咽和说话的重要器官之一,也是构成面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产生丰富的表情,形态特别引人注目。在医学上口唇部的范围包括上下唇和口裂周围的面部组织,上至鼻孔底线,下至额唇沟,两侧至鼻唇沟。
弄字【释义】:1、 (会意。上为“玉”,下为“廾”(即廾, gǒng)。指双手玩赏玉器。本义:用手把玩;玩弄)2同本义 [play around with]弄,玩也。——《说文载弄之璋,载弄之瓦。——《诗·小雅·斯干》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汉书·周昌赵尧传》得鹊子还下弄;神气自若,傍若无人。——《世说新语·简傲》3、弄,姓氏,弄氏。弄姓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的成均镇和樟木镇等地方。4、弄,上海小区名称,一般以弄代替多少栋。
舌字【释义】:舌,读音:shé,从干从口,〈名〉(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2) 同本义 [tongue]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说文》兑为口舌。——《易·说卦》舌是口腔中随意运动的器官,位于口腔底,以骨胳肌为基础,表面覆以粘膜而构成。具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咂嘴弄舌【拼音全拼】:zā zuǐ nòng shé
咂嘴弄舌【五笔码】:KKGT
咂嘴弄舌【拼音码】:ZZLS
咂嘴弄舌【解释】:形容贪馋的样子。
咂嘴弄舌【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他一时慌了,弯下腰去抓那粉汤,又被两个狗争着,咂嘴弄舌的来抢那地下的粉汤吃。”
咂嘴弄舌【近义词】:咂嘴弄唇、咂嘴咂舌、咂嘴舔唇
咂嘴弄舌【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吃惊
咂嘴弄舌【英语】:smack one`s lips
咂嘴弄舌【成语接龙】:
咂嘴弄舌--舌敝唇焦--焦心劳思--思贤如渴--渴鹿奔泉--泉下之客--客客气气--气数已衰--衰季之风--风舂雨硙
咂【相关成语】:
0、咂嘴弄唇:表示惊奇或为难。
1、咂嘴弄舌:形容贪馋的样子。
2、咂嘴舔唇:形容贪馋的样子。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3、咂嘴咂舌:形容贪吃的馋相。亦表示食物味道美好。
嘴【相关成语】:
0、嘴大喉咙小:吃得进吞不下,比喻心有余而力不足。
1、嘴多舌长:好闲谈,好传播流言蜚语。
2、嘴尖皮厚腹中空:说话尖酸刻薄,脸皮厚,腹中没有真才实学。
3、嘴尖舌快:比喻话多而轻率。
4、嘴尖舌头快:比喻话多而轻率。
5、嘴尖牙利:说话尖酸刻薄。
6、嘴快舌长:指爱说长道短。
7、嘴里牙多:谑语,指会说话。
8、嘴清舌白:指话说得明确清楚。
9、嘴上春风: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10、嘴上功夫:指没有实际本事,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11、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指年轻人办事不老练与牢靠。
12、嘴是两张皮: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13、嘴甜心苦:说话和善,居心不良。
14、嘴硬心软:嘴上不服软,心里却认输。指人嘴好强。
15、嘴直心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弄【相关成语】:
0、弄兵潢池:比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潢池,积水池。
1、弄捕潢池:潢池:积水塘;弄捕:玩弄兵器。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也指发动兵变。
2、弄法舞文: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3、弄粉调脂:调:调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
4、弄粉调朱:①指以脂粉饰容。②比喻雕琢辞藻。
5、弄斧班门: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6、弄管调弦:犹弄竹弹丝。指吹奏管弦乐器。
7、弄鬼掉猴:比喻调皮捣蛋。
8、弄鬼弄神:假装鬼神蒙骗或恐吓他人。也比喻暗中捣鬼作弊,玩弄花招。亦作“弄神弄鬼”。
9、弄鬼妆幺:犹装模作样。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10、弄假成真:本来是假装的,结果却弄成了真的。
11、弄斤操斧:拿斧头砍东西。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
12、弄口鸣舌: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13、弄眉挤眼:用眉眼向人示意。有贬意。
14、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15、弄巧呈乖:呈:显示;乖:机警。指卖弄乖巧,耍小聪明。
16、弄巧反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同“弄巧成拙”。
17、弄神弄鬼:指捣鬼,耍花样。
18、弄瓦之庆:瓦:古代妇女纺织用的纺砖;弄瓦:古人把纺瓦给女孩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祝贺人家生女孩。
19、弄瓦之喜:弄瓦:古人把瓦给女孩玩,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工。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女孩。
舌【相关成语】:
0、舌敝唇焦:敝:破碎;焦:干枯。说话说得舌头都破了,嘴唇都干了。形容费尽了唇舌。
1、舌敝唇枯:形容费尽了唇舌。同“舌敝唇焦”。
2、舌敝耳聋: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3、舌长事多:爱说长道短的人,容易惹事生非。告诫人说话要慎重。
4、舌底澜翻:舌头底下好像波涛奔涌。形容善于说话,说起来滔滔不绝。
5、舌端月旦: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
6、舌锋如火:比喻话说得十分尖锐。
7、舌干唇焦:说话过多,舌头干燥,嘴唇焦裂。形容费尽口舌,苦心劝说。
8、舌尖口快:尖:尖锐,锋利。快:锐利,爽快。形容口舌伶俐,说话爽快。也指说话尖刻,不肯让人。
9、舌剑唇枪: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10、舌芒于剑:言辞比剑还锋利。形容口才好,言辞锋利。
11、舌枪唇剑:舌如枪,唇象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12、舌桥不下:形容惊讶的神态。
13、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4、舌者兵也:舌头好比兵器,说话不当,既伤别人,又伤自己。
15、舌挢不下: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