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言听计用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听字【释义】:听,ting,从耳从壬(ting,廷声)从悳(de)。〈动〉(1) 形声。本字从耳从悳,,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2) 同本义 [listen;hear]听,聆也。——《说文》听,形声。本字从旟,?(tǐ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耳内的两个感觉性毛细胞的小区。例如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计字【释义】:“计”是中国汉字。
用字【释义】:用,yong,从卜从中。可施行也。〈动〉(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2) 同本义 [use;employ]用,可施行也。——《说文》最常见的用法是动词和名词,作动词时可以表示使用,利用,作名词时则一般表示用品。
言听计用【拼音全拼】:yán tīng jì yòng
言听计用【五笔码】:YKYE
言听计用【拼音码】:YTJY
言听计用【解释】: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言听计用【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言听计用【近义词】:言听计从
言听计用【用法】:作谓语、定语;同“言听计从”
言听计用【英语】:take somebody at his words
言听计用【成语接龙】:
言听计用--用天因地--地网天罗--罗织构陷--陷身囹圄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听【相关成语】:
0、听谗惑乱:谗:谗言,挑拨离间的话。形容专门听别人的挑拔,最后把自己也搞糊涂了。
1、听聪视明:听:听觉;聪:灵敏;视:视觉;明:清楚。听得清,看得明。形容对事物有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2、听而不闻: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3、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4、听风就是雨:比喻听到一点点不确切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5、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6、听见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儿风声,就当要下雨了。形容听到一点风声就竭力附和渲染。
7、听命由天:听:任凭;由:顺随。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8、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9、听其言观其行: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
10、听其自便:听凭其任意行动。
11、听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12、听其自然: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13、听人穿鼻:听:任凭;穿鼻:牛鼻子穿桊。比喻听凭别人摆布。
14、听天安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同“听天由命”。
15、听天任命:天:天意;命:命运。听凭命运的摆布,不作主观努力。
16、听天委命:听凭命运的摆布,不作主观努力。同“听天任命”。
17、听天由命:由:听从,随顺。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18、听微决疑: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
19、听之任之:听、任:随,任凭;之:代词,代人或事物。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

计【相关成语】:
0、计不反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1、计不返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2、计不旋跬:指计谋的实现十分神速。
3、计不旋踵: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4、计出万全: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5、计出万死:指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6、计出无聊:主意出于无可奈何。
7、计出无奈:主意出于无可奈何。同“计出无聊”。
8、计斗负才:比喻才高。
9、计伐称勋:指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
10、计功补过:计:考定;失: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
11、计功程劳:指计算功劳。
12、计功量罪:指全面衡量其功罪是非。
13、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14、计功受爵: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15、计功受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受,授。
16、计功行封:犹言计功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17、计功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18、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19、计合谋从:指计谋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纳。

用【相关成语】:
0、用兵如神: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1、用兵之道,以计为首:首:第一。指挥军队作战的法则,应把研究各种情况,制定谋略作为首先加以考虑的事情。
2、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
3、用非所长:使用的不是他的特长。
4、用非所学: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5、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6、用计铺谋:用计策,设谋略。
7、用尽机关: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8、用尽心机: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
9、用其所长:使用人的专长。
10、用其所欲,行其所能:欲:长处。根据人的专长加以使用,根据人的能力分担任务。
11、用钱如水:花钱如同流水一般,没有节制。形容挥霍无度,不爱惜钱财。
12、用钱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指善于依据客观条件办事。
1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疑:怀疑。既然已经任用的人,就应当充分信任;有怀疑信不过的人,就不要用。
14、用人惟才:用:任用;惟:只有。任用人时只依据其才能。指量才任用。
15、用舍行藏: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16、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
17、用违其长:违:违背。用人没有使用其特长。
18、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19、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2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