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鹬字【释义】:鹬(yù),为水滨鸟类,全世界共有218种,中国有77种。为中小型涉禽,是涉禽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类。他们的嘴有长有短,形态各异。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或混群活动于湖泊,沼泽,沙洲和沙滩等地.具有较强的迁移飞行能力,是世界各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蚌字【释义】:水蚌就是河蚌。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肉可食。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贝类,种类很多,一般常见的类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河水里,另一类喜欢生活在水面平静的池塘里(易寄生水蛭)。双壳纲蚌目珠蚌科无齿蚌亚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蛤类的一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淡水湖泊、河流、池塘中习见的双壳类,底埋生活。
相字【释义】:相
争字【释义】:争,zheng,从爪从又从手。引也。上下两手双向持引,有坚持义,谓引、使之归於己。
渔字【释义】:渔
翁字【释义】:翁,读作:wēng。汉字的基本字义是老头儿,如“老翁”,“渔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明 王明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袁枢,号环中)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
得字【释义】:得是会意字,左右结构。金文字形,左边是“彳”,右边是“贝”(财货)加“手”,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助词,一般用于动作词语后面,如:用~很顺手、玩~、做~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拼音全拼】: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五笔码】:CJSQIWTT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拼音码】:YBXZYWDL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近义词】: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反义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英语】:the third party benefits from the tussle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接龙】: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利害相关--关门闭户--户列簪缨--缨緌之徒--徒劳无益--益谦亏盈--盈车之鱼--鱼书雁足--足智多谋--谋逆不轨--轨物范世--世事洞明--明德慎罚--罚不责众--众口一辞--辞穷理尽--尽美尽善--善治善能--能文善武--武断乡曲--曲突徙薪--薪桂米金--金戈铁骑--骑牛觅牛--牛眠吉地--地覆天翻--翻肠搅肚--肚里蛔虫--虫臂拒辙--辙乱旂靡--靡然从风--风行一世--世道日衰--衰草寒烟--烟雾尘天--天良发现--现钟不打--打谩评跋--跋山涉水--水覆难收--收旗卷伞
鹬【相关成语】:
0、鹬蚌持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1、鹬蚌相持:《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2、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3、鹬蚌相持,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4、鹬蚌相斗: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5、鹬蚌相危: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6、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蚌【相关成语】:
0、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1、蚌病生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2、蚌鹬相持: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3、蚌鹬争衡: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相【相关成语】:
0、相呴相济:指互相救助。
1、相呴相濡:呴:吐口水;濡:沾湿。原指泉水干竭,鱼儿互相吐口水以沾湿求生。后比喻处于困境之中,互相竭力救助。
2、相呴以湿: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后比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3、相喣以沫:喣:吐口水。彼此吐口水来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4、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5、相安相受:指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6、相差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7、相持不下:持:对抗。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
8、相待而成:互相辅助以取得成功。
9、相待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10、相得恨晚: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11、相得甚欢: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12、相得无间:间:隔阂。形容相互之间相处得很融洽,没有一点隔阂。
13、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14、相得益彰: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5、相对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16、相对无言: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17、相反相成: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18、相仿相效:仿:模仿;效:效法。相互模仿效法。
19、相风使帆:比喻做事随机应变。
争【相关成语】:
0、争长黄池:长:首领;黄池:春秋时地名。春秋时吴王、晋王在黄池会面,争做盟长。现比喻争夺权力,占据上风。
1、争长竞短: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2、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3、争长相雄:争相为长为雄。
4、争长争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5、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
6、争多竞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过分计较。
7、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8、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9、争锋吃醋:为争夺男女私情而互相嫉妒。同“争风吃醋”。
10、争风吃醋: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
11、争光日月:争:竞争。与太阳、月亮比光辉。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功业伟大。
12、争红斗紫: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象。
13、争鸡失羊:比喻贪小失大。
14、争斤论两: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15、争猫丢牛:为了争夺猫而丢了牛。比喻贪小失大。
16、争名夺利:争夺名位和利益。
17、争名竞利:争夺名位和利益。同“争名夺利”。
18、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19、争名逐利:争夺名位和财利。
,【相关成语】:
渔【相关成语】:
0、渔夺侵牟: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1、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2、渔经猎史:渔、猎:涉猎。泛览群经,博涉诸史。形容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3、渔人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4、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5、渔翁得利:渔翁: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6、渔翁之利:犹言渔人之利。
7、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8、渔阳鞞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鞞鼓,骑兵用的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翁【相关成语】:
得【相关成语】:
0、得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1、得便宜卖乖:得到好处或实惠卖弄乖巧。
2、得病乱投医:患了病到处乱找医生。比喻人遇到事故胡乱地到处找人帮忙或出主意。
3、得不补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4、得不偿丧: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5、得不偿失: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6、得不酬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7、得步进步: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
8、得财买放:旧指官府的衙役捕人时,收到被捕人的钱财,便私自将人放掉。
9、得尺得寸: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10、得寸得尺: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11、得寸进尺: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12、得寸入尺: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13、得寸思尺:得:取得,获得。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得无厌。
14、得寸则寸: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15、得道多助: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1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17、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18、得风便转:看到风头便转变态度。比喻态度随势而变。
19、得风就是雨:比喻听到一点点不确切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利【相关成语】:
0、利傍倚刀: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1、利不亏义: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2、利齿伶牙: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3、利齿能牙: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利出一孔: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5、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6、利害相关:利害:好处和害处;关:相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7、利害攸关: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8、利己损人: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9、利尽交疏:到了无利可图的时候交情就疏远了。
10、利口辩给:利口:锋利的口才。形容能言善辩。
11、利口捷给:给:言辞敏捷。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12、利口巧辞: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13、利口喋喋:喋喋:形容说话多。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14、利利索索:干脆利落。
15、利令志惛: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16、利令智惛: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17、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18、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19、利惹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亦作“利绾名牵”。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9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