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急功近利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急字【释义】:急,ji,从及从心。狭窄、紧缩。(1)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2) 紧,紧缩 [tight; compact]1、焦燥:~燥。着~。焦~;2、气恼,发怒:~眼;3、使着急:这件事真~人;4、匆促:~促。~功近利(急于求目 前的成效和利益);5、迅速,又快又猛:~流。~进。~先锋。~风暴雨;6、迫切,要紧:~切。~诊。~事;7、严重:告~;8、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人之难。
功字【释义】:功,gong,从力从工,以劳定国也。左右结构,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近字【释义】:汉字,常指距离短、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亲密、差别小、浅显等意。
急功近利【拼音全拼】:jí gōng jìn lì
急功近利【五笔码】:QART
急功近利【拼音码】:JGJL
急功近利【解释】: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急功近利【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急功近利【近义词】:贪功求名、急于求成、鼠目寸光
急功近利【反义词】: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急功近利【歇后语】:旱天掏井
急功近利【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急于求成
急功近利【英语】: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急功近利【故事】: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为博士官,以通晓《公羊春秋》闻名于世。他专心治学,三年不到花园游玩,很负盛名,当时的士人都以师礼尊奉他。在汉武帝时期,因朝廷长期对外用兵和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赋役日益苛重,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孕育着严重危机。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董仲舒也被派遣到诸侯王那里担任了国相之职。但是没过多久,董仲舒却因才遭妒,备受其他官员的排挤,后因提出“灾乱说”而被人诬陷有颠覆国家的意图,差点被处死。汉武帝念及旧情,亲自出面赦免了他。后来,汉武帝听从丞相公孙弘的一间,将其派往胶西。让他做了胶西王国相。公孙弘与董仲舒同为儒学经师。公孙弘擅长逢迎附和,深得汉武帝的器重,被任命为丞相。董仲舒却时常不识时务,正言直谏,汉武帝对他恨头疼,所以敬而远之。公孙弘一直以来都嫉妒董仲舒的才华,这次,他找到了机会,希望可以一举铲除董仲舒。举荐,也是有计划的谋杀。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兄长,依仗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恃无恐,骄横暴戾。之前,朝廷派去的国相统统被他以各种罪名斩杀,无一幸免。幸运的是,因为董仲舒的声名与才学,胶西王不但没有杀他,反而十分敬重他。有一次,胶西王对董仲舒说:“勾践的贤明,加上范蠡(lí)、文种的才能,我认为这是越国的‘三仁’,你怎么看待这三仁呢?当初齐桓公有问题请教管仲,我的疑虑就由先生解决了。”董仲舒回答说:“我才疏学浅,没能力决断大王的疑虑。虽然如此,大王向我提问,我不能不尽我所知回答。我听说,过去鲁国国君问柳下惠:‘我想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行。’他退下来满脸忧愁地说:‘我听说,阴谋侵略邻国的,不会向仁爱者讨教,这次国君为什么问我呢?’可见,柳下惠连被问都觉得羞耻,更别说参与讨伐齐国了!由此看来,越国本来就没有一个‘仁’,哪来的‘三仁’?所谓仁人,是‘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端正自己奉行的道义而不谋求眼前的小利,修养自己信奉的理念而不急于取得成果)的仁。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而使社会风气大变,才是仁的最高境界,尧、舜、禹就是榜样!”。
急功近利【成语接龙】:
急功近利--利尽交疏--疏庸愚钝--钝学累功--功高望重--重此抑彼--彼唱此和--和如琴瑟--瑟调琴弄--弄影团风--风云不测
急功近利【造句】:
0、人们往往容易急功近利,被房地产投资的各种“快速回报”承诺所诱惑。
1、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高质量的句子
2、更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淫秽暴力歌曲的创作者或演唱者竟然并非都是急功近利的无名之辈而是还有张震岳罗百吉黄立行许嵩等著名的歌手音乐人。
3、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
4、过于贪功求名便会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就会变得鼠目寸光;鼠目寸光必然弄虚作假最终身败名裂——这便是急功近利使然的内在逻辑。
5、“体系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干部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倾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6、从政府管理部门到学校、家长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教育理念落后,使得我们的教育缺乏人性的光辉。
7、巴菲特先生是众所周知的长线投资者,而不是急功近利,那么他一定是从BYD这些大写字母中看到了什么。
8、现在不少家长教育孩子总希望走捷径动不动就犯急功近利的毛病。
9、性情轻躁急功近利爱趋附权贵依附权臣贾谧时竟对贾望尘而拜被时人不齿。
10、要发扬认真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
11、(三)艺术界眼下急功近利,物质至上的局面用教育来改变是不可能的,可以给予抵制的方式:沉默,缓慢,独处。
12、而那拔灼急功近利以为只要一举击溃此部唐军则营州幽州当无兵可守任其驰骋。
13、先生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力主北伐意欲武力问鼎中原依当时军力财力及北方情势实为不智之举。
14、(三十)靠山吃山,实在是吃得毫不含糊,就象有些美食家在各自的"近水楼台"那样吃得心安理得;至于护山养山,则对不住得很,早被许多急功近利的人置之脑后了。
急【相关成语】:
0、急病让夷: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1、急不及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同“急不可待”。
2、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3、急不可耐: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4、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5、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6、急不择途:犹慌不择路。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7、急不择言:择:选择;言:言词。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
8、急扯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9、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10、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11、急风暴雨: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12、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13、急功好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同“急功近利”。
14、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15、急功近名: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16、急公好施: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17、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18、急公近利: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19、急管繁弦: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功【相关成语】:
0、功败垂成: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1、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2、功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3、功不补患:功:功绩;补:替,添充;患:祸患。所取得的功绩,抵不过所带来的祸患。
4、功不成,名不就:成:成功;就:达到。功业没有成功,名利也没有得到。比喻事情没做好,什么也没有得到。
5、功不唐捐: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弃。佛家语,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6、功参造化:功:器物精美完好;参:加入;造化:自然,天工。器物精美巧妙,天工之巧。
7、功臣自居:功臣:有功的人;居:任,当。做了一定有益的事情,认为自己是功臣而了不起。
8、功成不居: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9、功成弗居: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同“功成不居”。
10、功成骨枯:比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他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11、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12、功成名立:成:成功;名:名利。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13、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绩建立了,名声也有了。
14、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15、功成事立:功业成就,事业建立。
16、功成行满: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17、功成业就:成:成功;业:事业。建立了功绩,事业有成就。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18、功崇德钜:功:功绩;崇:崇高;德:德行;钜:巨大。功绩崇高,德行弘大。
19、功垂竹帛: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近【相关成语】:
0、近不逼同:近:亲善;同:同僚。旧指自己受到君王的宠幸,但不以此去欺侮、要挟同僚。
1、近火先焦: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2、近交远攻:指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3、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近的家畜个体间交配繁殖。可以用于领导干部在自己权利范围内任人唯亲。
4、近水楼台: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5、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物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
6、近水惜水:虽靠近水源,用水方便,但也很珍惜水。比喻即便容易得到的东西也不能浪费。
7、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8、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9、近在眉睫:睫:眼睫毛。形容很近,就在眼前。
10、近在咫尺:咫尺:很近的距离。形容距离很近。
11、近朱近墨: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2、近朱者赤: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利【相关成语】:
0、利傍倚刀: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1、利不亏义: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2、利齿伶牙: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3、利齿能牙: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利出一孔: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5、利害得失: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6、利害相关:利害:好处和害处;关:相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7、利害攸关:利害所关。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8、利己损人: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
9、利尽交疏:到了无利可图的时候交情就疏远了。
10、利口辩给:利口:锋利的口才。形容能言善辩。
11、利口捷给:给:言辞敏捷。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12、利口巧辞: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13、利口喋喋:喋喋:形容说话多。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14、利利索索:干脆利落。
15、利令志惛: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同“利令智昏”。
16、利令智惛:利:利益,私利;令:使;智:理智。形容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
17、利令智昏:令:使;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18、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19、利惹名牵: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亦作“利绾名牵”。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