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人墨客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文字【释义】:文,wen,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尚书序》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说文》序》仓颉造书,形立谓之文,声具谓之字。——《古今通论》(1)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2) 同本义 [figure;veins]文,英语念为:text、article等,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为文章、文字,与古今中外的各个文学著作中出现的各种文字字形密不可分。古有甲骨文、金文、小篆等,今有宋体、楷体等,都在这一方面突出了“文”的重要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于“文”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从大的方面来讲,它可以用于表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可用于用于表示单独的一个“文”字,可用于表示一段话,也可用于人物的姓氏。
墨字【释义】: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
客字【释义】:客是一个汉语汉字,它的意义各有不同,可做名词、形容词名词等,一般指客人。
文人墨客【拼音全拼】:wén rén mò kè
文人墨客【五笔码】:YWLP
文人墨客【拼音码】:WRMK
文人墨客【解释】:泛指文人、文士。
文人墨客【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而那些封建旧文化培养出来的文人墨客、风流雅士,置国事于不问,整天吃花酒,作艳诗。”
文人墨客【近义词】:文人墨士、骚人墨客
文人墨客【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文人
文人墨客【英语】:men of literature and writing
文人墨客【成语接龙】:
文人墨客--客客气气--气消胆夺--夺其谈经--经年累月--月下老人--人强马壮--壮志难酬--酬功给效--效死弗去--去逆效顺--顺手牵羊--羊破菜园
文人墨客【造句】:
0、文人墨客不喜砚石发墨快太快说明砚石粗涩所出墨质往往粗糙;也不喜发墨慢太慢说明砚石过滑磨墨“如骑钝马数步一鞭数字一磨”影响效率。
1、无数文人墨客用尽精妙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黄河这条涓涓流淌的母亲河灌溉与养育了数不尽的人。
2、从古至今暮春之际柳花飘舞的景象让不少文人墨客笔下生辉。
3、历代文人墨客凡到虎丘游览总要到和靖读书台去寻访怀念这位古人抒发思古之幽情挥毫落笔留下佳文诗篇。
4、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喜爱。菊花历经风霜却坚贞的品质一直被文人墨客所赞叹。
5、、对于山海关的雄奇险要,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直抒胸臆、荡气回肠的优美诗篇。
6、而这个镬铎岛又是鬼界入口难不成也是如同崔陵说的那样是后来的文人墨客穿凿附会之说。
7、在缙云山世代名流文人墨客对温泉历来青睐有加。
8、东吴的文人墨客一轰而起纷纷劝导孙权投降
9、百姓安居乐业文人墨客也为帝王将相歌功颂德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之景人人赞誉为“大乾盛世”。
10、《楚歌》歌咏兴叹的都是与楚国楚地楚文化相关的故人往事举凡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圣贤豪杰文人墨客在文中联翩而至。
11、昔日的美舍河是海府地区的母亲河;是舟楫往来的航运动脉;是文人墨客吟咏的美景河;是两岸居民留连不舍的美好家园……
12、相传人们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相约到水边沐浴祭祀借以祈福免灾;文人墨客是古人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祓除疾病祛邪趋吉的踏青活动。
13、、对于约翰。济慈年方便溘然长逝这一事实,文人墨客们皆痛不欲生,但他们中仅有半数人诙谐地认为,设若他们也死于这一年龄,其一生可视为失败。
14、、北宋西京地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阶层广泛,上至皇帝,下到文人墨客、富商大贾、宗教信徒、市井百姓;群体来源众多,包括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各种人都纷纷参与进来,在西京地区这一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自己,形成了热闹壮观的历史场景。
文【相关成语】:
0、文笔流畅: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
1、文炳雕龙:炳:形容有文采;雕龙:擅长写文章。文章写得很出色,极富文采。
2、文不对题:文章里的意思跟题目对不上。指人说话或写文章不能针对主题。
3、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4、文不尽意:文章未能完全表达出心意。
5、文才武略: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
6、文采炳焕:本指豹身花纹,光彩四溢。后形容书法精技艺湛,光彩照人。
7、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亦指才华横溢与风度潇洒的人物。
8、文采缘饰:文采:指文章精采;缘饰:指衣物镶缀的花边。指花边文学,文笔精美。
9、文彩四溢:形容作品典雅。
10、文场笔苑:苑:荟萃的地方。指文学界。
11、文抄公:指那些剽窃别人作品的人。
12、文弛武玩:文武官员玩忽职守。
13、文川武乡:原指出文臣武将的地区。后指教化普及,风俗纯正的地区。
14、文从字顺: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15、文德武功:治理国家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成绩斐然。旧时多用为赞誉帝王或重臣的颂词。
16、文东武西:本指汉初叔孙通所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将居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17、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18、文房四侯: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
19、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人【相关成语】:
0、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1、人比黄花瘦:黄花:指菊花。人比菊花还要瘦弱。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2、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3、人不可貌相: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5、人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6、人不人,鬼不鬼: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7、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修习、修炼的意思。人若是不修炼自己,天地都会诛杀他。
8、人不知,鬼不觉: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9、人不知鬼不觉:行为诡秘,任何人都没有察觉。
10、人不自安:人心惶惶,动摇不定。
11、人材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同“人才出众”。
12、人才辈出:辈出:一批一批地出现。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13、人才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14、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15、人才难得:有都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16、人财两空: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
17、人财两失: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同“人财两空”。
18、人稠物穰:稠:稠密,多。穰:丰盛。人口众多,物产丰盛。形容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19、人存政举: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
墨【相关成语】:
0、墨迹未干:写字的墨迹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1、墨客骚人:墨客:文人;骚人:诗人。泛指文人。
2、墨绖从戎:墨:黑色;绖:古时丧服中围在头上和腰间的散麻绳;从戎:从军。指在守丧期间从军作战。
3、墨守成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同“墨守成规”。
4、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5、墨突不黔:原指墨翟东奔西走,每至一地,烟囱尚未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后用其事为典。形容事情繁忙,犹言席不睱暖。
6、墨鱼自蔽:墨鱼体内有似墨的一种汁,遇到危险时就放出墨汁,巧妙地使自己隐蔽起来。比喻自觉地隐蔽自己,不使暴露。
7、墨债山积:山积:堆积如山。比喻由于书法好,求写字的人很多,应付不过来而欠下债。
8、墨丈寻常:古代重量单位,1墨=5尺,1丈=2墨;1寻=8尺,1常=2寻。比喻不太长的距离。
9、墨汁未干:写字的墨汁还没有干。比喻协定或盟约刚刚签订不久(多用于指责对方违背诺言)。
10、墨子泣丝: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客【相关成语】:
0、客客气气: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1、客囊羞涩:指旅途中缺乏财物。
2、客死他乡:客死:死在异乡或国外。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7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