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成语政平讼理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2022-12-25 07:5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政字【释义】:政,zhèng,从正从攵。(1)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 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2) 同本义 [correct]汉字,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变。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邮政、民政。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平字【释义】:基本字义: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均等:~大雪纷飞。抱打不~。公~合理。3、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安定、安静:~安。~服。5、治理,镇压:~定。6、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和好、讲和:“宋人及楚人~”。8、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姓。12、〔~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古同“评”,评议。
讼字【释义】:讼,是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或争辩是非,还有自责的意思。
理字【释义】:理,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也有“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含义。古语中“行理”为外交官名,行理常出国外,在旅行中办公,故名。《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即这个意思。故而“理”“李”是同音通用。
政平讼理【拼音全拼】:zhèng píng sòng lǐ
政平讼理【五笔码】:GGYG
政平讼理【拼音码】:ZPSL
政平讼理【解释】:政平:政治安定;讼理:官司得到调解。国家安定,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形容政治清明。
政平讼理【出处】:《汉书·循吏传》:“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政平讼理【近义词】:政平讼息
政平讼理【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政平讼理【英语】:Political justice
政平讼理【成语接龙】:
政平讼理--理固当然--然然可可--可发一噱
政平讼理【造句】:
0、又政平讼理,莫先亲民,亲民之要,实归守宰。

政【相关成语】:
0、政出多门:政:政令;门:部门。原意是政令出自几个卿大夫的门下。指中央领导软弱,国家权力分散。
1、政荒民弊:荒:荒废;弊:困疲。政治荒废,百姓劳困。
2、政简刑清:旧时形容法令简省,社会风气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
3、政令不一: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4、政庞土裂:庞:庞杂;裂:分裂。政策杂乱,国土分裂。指政治混乱,地方势力割据。
5、政平讼理:政平:政治安定;讼理:官司得到调解。国家安定,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形容政治清明。
6、政平讼息:政平:政治安定;讼息:官司得到调解。国家安定,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形容政治清明。
7、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8、政清狱简:政治清明,刑狱简省。
9、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10、政以贿成: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11、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平【相关成语】:
0、平安家书: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1、平安无事: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2、平白无辜:指清白无罪。
3、平白无故:平白:凭空;故:缘故。指无缘无故。
4、平波缓进:水流平稳,缓慢前进。指水面风平浪静,行船从容安稳。比喻处事不急躁,不冒进。
5、平步登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6、平步登云:平步:平地迈步。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7、平步公卿:指轻而易举地取得了很高的官位。
8、平步青霄: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同“平步青云”。
9、平步青云:平:平稳;步:行走;青云:高空。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
10、平川旷野:旷:空阔。广大空旷的平原田野。
11、平淡无奇:奇:特殊的。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12、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13、平等互利:指彼此享有同等待遇,互相有利。
14、平地波澜:波澜:波涛。比喻突然发生的事端或变故。
15、平地登云:比喻境遇突然变好,顺利无阻地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地位。同“平地青云”。
16、平地风波: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17、平地风雷:犹言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18、平地楼台:比喻原来没有底子而白手建立起来的事业。
19、平地起孤丁:比喻无事生非。

讼【相关成语】:

理【相关成语】:
0、理不胜辞:道理不能胜过文辞。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丰富多彩,道理并不充分。
1、理不胜词:说理不能胜过文辞。指文章的用词遣字好,说理则不够畅达。
2、理不忘乱: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
3、理纷解结:理纷乱,除疙瘩。
4、理固当然:理:道理;当然:应该这样。按道理应当这样。
5、理过其辞:说理多而文采不足。
6、理亏心虚: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7、理屈词穷: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8、理屈事穷:没有道理,事情亦已穷尽。
9、理胜其辞:道理胜过文辞。指由于善于推理立论,尽管文辞简略质朴,道理却很充分。
10、理所必然: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11、理所不容:道理所不能允许。
12、理所当然: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当这样。
13、理枉雪滞:滞:滞狱,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案。辩白冤案,洗雪滞狱。
14、理应如此:指按理应该这样。
15、理冤擿伏: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
16、理冤释滞:滞:滞狱,长期积压难以判决的疑案。辩白冤案,洗雪滞狱。
17、理冤摘伏:伸雪冤屈,揭发奸慝。
18、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19、理之当然: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