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狂瞽之言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狂字【释义】:狂字本义指狗发疯,出自《说文》的“狂,狾犬也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如《诗·齐风·东方未明》里“狂夫瞿瞿”。
瞽字【释义】:瞽 gǔ(1)(形声。从目,鼓声。本义:瞎眼)(2)同本义(虽瞎但有眼珠) [blind]瞽,目但有朕也。――《说文》瞽子。――《书·尧典》。传:“无目曰瞽。”瞽者仰视而不见星。――《荀子·解蔽》将炫外以惑愚瞽也。――明·刘基《卖柑者言》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言字【释义】:言,yán,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动〉(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2) 同本义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意为言出传达真理。本义:说,说话。汉语多义词。言(yán),①讲,如:言之在先;②说的话,如:言简意赅;③汉语的字,如: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④语助词,无义,如: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代词〉《尔雅·释诂》:“卬、吾、台(yí)、予、朕、身、甫、余、言,我也。”例(1)《诗·小雅·彤弓》:“彤弓弨兮,受言藏之。”例(2)《诗·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狂瞽之言【拼音全拼】:kuáng gǔ zhī yán
狂瞽之言【五笔码】:QFPY
狂瞽之言【拼音码】:KGZY
狂瞽之言【解释】:狂:狂妄。瞽:瞎眼,盲目。指愚妄无知的言论。旧时常用作自谦之辞。亦作“狂瞽之说”。
狂瞽之言【出处】: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伏愿陛下采臣狂瞽之言,参以刍荛之议,冀千虑一得,衮职有补。”
狂瞽之言【近义词】:狂瞽之说
狂瞽之言【用法】:作宾语;用于自谦
狂瞽之言【英语】:Blind voices of the blind
狂瞽之言【成语接龙】:
狂瞽之言--言听谋决--决断如流--流水桃花--花枝招展--展翅高飞--飞黄腾踏--踏故习常--常年累月--月落乌啼--啼饥号寒--寒山片石--石火风灯--灯火万家--家破人离--离疏释蹻
狂【相关成语】:
0、狂吠狴犴:吠:狗叫;狴犴:传说中一种野兽名,这里指狂犬。狂犬乱叫。
1、狂蜂浪蝶:比喻轻薄放荡的男子。
2、狂峰浪蝶:轻狂的蜂蝶。比喻轻狂的男子。
3、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4、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大风刮不到一早晨就会过去,硕士下不到一天就会停止。比喻乌云笼罩的日子不会长久,光明终将来临。
5、狂风大作:刮大风。
6、狂风恶浪:恶浪:凶猛的浪头。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危急。
7、狂风巨浪:猛烈的风,巨大的浪。指来势迅猛或同时有强劲冲击力的变化。
8、狂风怒号:怒:愤怒,发怒;号:号叫。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
9、狂风怒吼:狂:气势猛烈。形容大风呼啸猛烈。
10、狂风骤雨:原形容大风大雨。后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11、狂歌痛饮:狂:越出常度;痛:痛快,尽情。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
12、狂轰滥炸:指疯狂地轰炸。
13、狂花病叶:狂花:醉酒喧哗;病叶:醉酒闭目入睡。比喻醉酒的人。
14、狂奴故态: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15、狂朋恠友: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16、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
17、狂朋怪友: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同“狂朋怪侣”。
18、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19、狂三诈四:狂:诓的假借,诓骗。一味欺诈。
瞽【相关成语】:
0、瞽旷之耳:瞽:眼睛瞎;瞽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天生的盲人,能辨别五音六律。形容听觉十分灵敏。
1、瞽言蒭议:瞽言:不达事理的议论;蒭议:草野之人的议论。水平不够,见解不深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2、瞽言妄举:指随便乱说,轻率行动。
3、瞽言刍议:瞽:瞎眼;刍议:草野平民的言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
4、瞽言萏议: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5、瞽瞍不移:瞽、瞍:眼睛瞎了的人;移:移动。眼睛瞎了的人对事物没有反应。比喻恶劣成性的人不可能迁善改过。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言【相关成语】:
0、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1、言必有据: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2、言必有物: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3、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4、言不达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亦作“言不逮意”。
5、言不逮意: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同“言不达意”。
6、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7、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8、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说话与行事不能相照应,行动和言语也不相符合。指言行不符。
9、言不诡随:说话不谲诈善变。
10、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11、言不及行:指言行不一。
12、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13、言不践行:践行:履行,实行。说了不能实行。
14、言不尽意: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常用于书信末尾,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15、言不入耳:指说的话不中听。
16、言不由中:指心口不一致。同“言不由衷”。
17、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
18、言不逾阈:言:说的话;逾:越过;阈:门坎。夫妻间说的话,不能越过大门。比喻说体己话不能让外人知道。
19、言不愿行:言语和行为不相符合。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1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