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猎西渔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东字【释义】:东,读作dōng,属于常用字。本意是东方,即太阳升起的方向,引申指向东,又引申指主人。
猎字【释义】:汉语汉字,读音: liè
西字【释义】:西(xī),汉语汉字,常作为方位词使用,意指西方,西面。有名词、动词、状词等词性。
渔字【释义】:渔
东猎西渔【拼音全拼】:dōng liè xī yú
东猎西渔【五笔码】:AQSI
东猎西渔【拼音码】:DLXY
东猎西渔【解释】:指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东猎西渔【出处】: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东猎西渔【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东猎西渔【英语】:Hunt and fish in the west
东猎西渔【成语接龙】:
东猎西渔--渔阳鼙鼓--鼓唇弄舌--舌挢不下--下坂走丸--丸泥封关--关籥蕃篱--篱壁间物--物各有主--主情造意--意气相倾--倾抱写诚--诚意正心--心灵手巧--巧舌如簧
东【相关成语】:
0、东挦西撦:
1、东挦西扯:
2、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3、东挨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4、东奔西窜:跑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5、东奔西跑: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6、东奔西逃:跑到东,又逃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7、东奔西向:指各奔东西,互不相关。
8、东奔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9、东奔西走: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10、东壁余光: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11、东播西流:指流落四方。
12、东补西凑: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13、东猜西揣:指多方猜测。
14、东猜西疑:指胡乱猜疑。
15、东藏西躲: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16、东差西误: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17、东抄西袭: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18、东抄西转:转弯抹角,抄近路走。
19、东扯葫芦西扯瓢:
猎【相关成语】:
西【相关成语】:
0、西除东荡:到处征剿。形容身经百战。
1、西窗剪烛: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2、西方净国:指西方净土。
3、西方净土: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4、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5、西风贯驴耳:贯:穿过。比喻听话的人认为无关紧要,不值得一听的话。
6、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7、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8、西河之痛:指丧子之痛。
9、西邻责言: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10、西眉南脸:春秋时美女西施的眉和南威的脸。后泛指美丽的女子。
11、西山饿夫:传说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后用“西山饿夫”指伯夷、叔齐。
12、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13、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14、西施捧心: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15、西食东眠: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16、西市朝衣:
17、西台痛哭: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八年后,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并作《登西台恸哭记》以记其事。后用以称亡国之痛。
18、西歪东倒: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
19、西学东渐:渐:流入;东渐:原指河水东流入海,引申为向东方流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向东方流传。
渔【相关成语】:
0、渔夺侵牟:渔夺:掠夺;侵牟:侵夺。指掠夺、榨取百姓财物。
1、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2、渔经猎史:渔、猎:涉猎。泛览群经,博涉诸史。形容博览群书,知识广博。
3、渔人得利:趁着双方争执不下而从中得到好处。
4、渔人之利: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5、渔翁得利:渔翁: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6、渔翁之利:犹言渔人之利。
7、渔阳鼙鼓: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8、渔阳鞞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鞞鼓,骑兵用的小鼓。后亦用为外族侵略之典。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