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狐假鸱张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狐字【释义】:狐(学名Vulpes),俗称狐狸,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犬科,目前人工主要饲养的有银狐(Vulpes vulpes fulva),为赤狐的一个亚种。狐狸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食性杂,好饲养。我国主要有赤狐,分布全国大陆。沙狐分布新疆、内蒙、青海、甘肃、西藏等地。
假字【释义】:假
鸱字【释义】:《山海经》之“鸱”“鸱”出现在《山海经》中的“西山经”。原文是: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张字【释义】:张(zhāng)部首:弓部。笔画:7笔。结构:左右结构。笔顺:折横折撇横折捺。造字法:形声;从弓、长声。字意五行:火。姓氏:张姓。五笔:XTAY,笔顺编号:5153154。
狐假鸱张【拼音全拼】:hú jiǎ chī zhāng
狐假鸱张【五笔码】:QWQX
狐假鸱张【拼音码】:HJCZ
狐假鸱张【解释】: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狐假鸱张【出处】:《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鱼烂,无非破账而终。”
狐假鸱张【近义词】:狐假虎威、虚张声势
狐假鸱张【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狐假鸱张【英语】:overawe others by the use of ones position
狐假鸱张【成语接龙】:
狐假鸱张--张徨失措--措手不及--及宾有鱼--鱼水和谐
狐【相关成语】:
0、狐奔鼠窜:像狐狸和老鼠那样东逃西窜。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
1、狐不二雄:比喻两雄不可并存。
2、狐唱枭和:枭:传说中的恶鸟。比喻坏人互相勾结。
3、狐虎之威: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4、狐假虎威: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5、狐假鸱张: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6、狐藉虎威: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同“狐假虎威”。
7、狐狸精: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8、狐狸尾巴: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9、狐埋狐搰:搰:挖掘。狐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10、狐埋狐扬: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同“狐埋狐搰”。
11、狐媚惑主:传说狐狸能用媚态来迷惑人。比喻做出各种媚态来讨好迷惑主人。
12、狐媚猿攀: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13、狐媚魇道:指行为妖邪。
14、狐鸣狗盗:指作恶偷盗之徒。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
15、狐鸣鱼出: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16、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17、狐鸣枭噪:比喻小人气势嚣张。
18、狐鸣篝火: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同“狐鸣鱼书”。
19、狐鸣篝中: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同“狐鸣鱼书”。
假【相关成语】:
0、假痴不癫: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1、假痴假呆:装傻;假装糊涂。
2、假传圣旨:比喻假借上峰的旨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3、假慈悲:慈悲:慈善,怜悯。表面上装出一付慈爱怜悯的样子。
4、假道灭虢: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5、假公济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6、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7、假虎张威:假:借。借别人的声威恫吓他人。
8、假阶救火:假:借;阶:梯子。比喻做事不讲效率,做事机械。
9、假金方用真金镀:方:才。假的金子才用真真镀。比喻只有假的或劣质的东西才需装饰,以冒充真的或质量好的。
10、假力于人: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11、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
12、假门假事:做得像真的一样。
13、假门假氏:做得像真的一样。同“假门假事”。
14、假名托姓:假、托:假借。假冒别人的姓名。
15、假模假式:模、式:模样、姿态。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
16、假情假意:虚假的情意,不是真心实意。
17、假仁假意: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18、假仁假义:伪装仁慈善良。
19、假仁纵敌:假:假装;纵:放任。假施仁义,放纵敌人。后指姑息养奸,酿成祸患。
鸱【相关成语】:
0、鸱目虎吻: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1、鸱视虎顾:如鸱鸟举首而视,如虎反顾。
2、鸱视狼顾:如鸱鸟举首而视,如狼反顾。形容人的凶狠贪戾。
3、鸱鸦嗜鼠: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4、鸱张门户:树立门户,标榜门庭。
5、鸱张鼠伏:比喻时而嚣张,时而隐蔽。
6、鸱张蚁聚:喻指如鸱嚣张,如蚁聚集。
7、鸱张鱼烂: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8、鸱鸮弄舌: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张【相关成语】:
0、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1、张敞画眉: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2、张唇植髭:指唇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
3、张大其辞: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4、张大其词: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
5、张大其事:张:夸张。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亦作“张皇其事”、“张大其辞(词)”、“张扬其事”。
6、张灯挂彩:张:设置;挂:悬挂;彩:彩绸。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7、张灯结采: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同“张灯结彩”。
8、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9、张纲埋轮:张纲:汉朝人。张纲埋车轮。比喻敢于弹劾当权者。
10、张公吃酒李公颠: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11、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12、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13、张红燃爆:张:张贴。张贴红对联或喜报,燃放爆竹。形容节日或逢喜事时喜庆的样子。
14、张慌失措: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15、张皇莫措:张皇:慌张;措:举止。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16、张皇铺饰:铺:铺张;饰:装饰。夸张炫耀,大加修饰。
17、张皇其事: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18、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19、张皇无措:张皇:慌张;无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