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称名道姓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称字【释义】:称 属多音字,繁体“称”。①称 [chèn]【释义】1)(适合; 相当) ~心,~职,相~,匀~,对~;2)古代计算衣服的量词。3)通“趁”。②称 [chēng]【释义】1)量轻重:~量(liáng );2)叫,叫做:自~,~呼,~兄道弟;3)名号、称号:名~,简~,~谓;4)说:声~,~快。5)推举,举荐。6)颂扬。~人之美。6)姓。③称 [chèng]【释义】 同“秤”。
名字【释义】:最基本的释义是指人或事物的称谓,或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
道字【释义】:道,dao,从辵(辶 chuò )从首,首亦声。“首”指“头”。道,头行走也。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辶是辵,指“乍彳乍止、走走停停”。“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从头开始行走”;引申也可以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引领大家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李耳(老子)所著《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姓字【释义】:姓,表明家族的字。《说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
称名道姓【拼音全拼】:chēng míng dào xìng
称名道姓【五笔码】:TQUV
称名道姓【拼音码】:CMDX
称名道姓【解释】:称:称道。称呼姓名。
称名道姓【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今日两贼相逢,何用称名道姓,君为芦中之事,我为船上之人,意义足亦可知,富贵不须相忘。”
称名道姓【近义词】:提名道姓
称名道姓【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称名道姓【英语】:Call each other by name
称名道姓【成语接龙】:
称名道姓--姓甚名谁--谁为为之--之死靡二--二三其操--操切从事--事事无成--成家立业--业业矜矜--矜贫恤独--独有千古--古往今来--来踪去迹
称名道姓【造句】:
0、研祥公司还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企业的做法,同事之间必须称名道姓,不得以“某总”“某经理”称呼。
1、对此,陈志列笑着说,“研祥不允许称呼职务,不管级别高低,都只能称名道姓。
2、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对长辈、对领导是不习惯直接称名道姓的。
3、人在家中坐,骗子称名道姓找上门。
4、到家了?家里人哪有称名道姓的?
5、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对长辈、对领导是不习惯直接称名道姓的。
6、这样以后只有我们知道暗名后的真名,以后做事情就不会不敢称名道姓,但是暗名与真名的关联一定要保密。
7、我也有许多美国朋友,但是说起来称名道姓,能够拍肩膀的还是日本的朋友多,这种沟通很有好处。
称【相关成语】:
0、称柴而爨: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1、称臣纳贡:
2、称锤落井:称:通“秤”,衡器;称锤:秤砣。比喻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3、称德度功: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4、称帝称王: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5、称功颂德:称颂功德。
6、称功诵德: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7、称孤道寡: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8、称家有无: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9、称斤掂两:称:衡量轻重;掂:掂量。计算轻重分量。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10、称斤约两: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11、称斤注两: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12、称量而出:称量:用秤称,用斗量。用秤、斗仔细测定后才拿出来。比喻说话、写文章经过斟酌,恰如其分。
13、称名道姓:称:称道。称呼姓名。
14、称奇道绝:觉得奇怪难得。
15、称赏不已:赏:赞赏。不已:继续不止。连连称赞。
16、称赏不置:称赏:赞美;不置:不住地。不住地赞美。形容对事物的喜爱。
17、称身裁衣: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18、称体裁衣: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19、称体载衣: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名【相关成语】:
0、名标青史: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1、名不常存:名声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2、名不符实:名声与实际不符。
3、名不副实: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4、名不徒显:徒:空;显:显露。名望不会轻易得来。
5、名不虚传: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6、名不虚得:指盛名非凭空取得。
7、名不虚立:指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8、名不虚行: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9、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10、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名分;顺:合理。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11、名臣硕老:硕:大;老:对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称。指有名望的大臣。
12、名垂百世:垂:流传下去。好名声流传后代。
13、名垂后世: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14、名垂千古: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15、名垂千秋: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16、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17、名垂万古:指名声永远流传。
18、名垂宇宙:垂:流传。名誉传遍天下。
19、名垂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道【相关成语】:
0、道殣相属: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1、道殣相望: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2、道殣相枕: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3、道傍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
4、道傍之筑: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5、道傍筑室:比喻杂采各家之说。亦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6、道边苦李: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7、道不掇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8、道不举遗: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9、道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10、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11、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12、道不同不相为谋: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13、道不相谋: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14、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15、道长争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16、道存目击: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17、道大莫容: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18、道道地地:非常地道。
19、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姓【相关成语】:
0、姓甚名谁:询问打听人的姓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