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解之仇解释|故事|接龙|造句
不字【释义】:不,bù/fǒu,象形。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义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读如德韵之北。(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not,no]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解字【释义】:解,读音jiě,jiè,xiè,hài,从角从刀从牛,(1) (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2) 同本义 [dissect]解,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佳买切。又,户卖切。——《说文》解者,释也。解释结滞,徵事以对也。“解”字有多音多义,jiè、xiè、hài。中国百家姓之一。
之字【释义】:《说文解字》:“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止而切。”段《注》:“引申之义为往,《释诂》:‘之往是也。’按:之有训为‘此’者。
仇字【释义】:仇,两个读音:chóu和qiú。当读chóu时是深切的怨恨的意思:当读qiú时是姓氏读音,古时同“逑”,匹配。
不解之仇【拼音全拼】:bù jiě zhī chóu
不解之仇【五笔码】:GQPW
不解之仇【拼音码】:BJZC
不解之仇【解释】:解除不了的仇恨。
不解之仇【近义词】:深仇大恨
不解之仇【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不解之仇【英语】:the labour and the snake
不解之仇【成语接龙】:
不解之仇
不【相关成语】:
0、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1、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2、不猧不魀:“猧”念wō;“魀”念gà。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3、不皦不昧: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4、不安本分: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5、不安其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6、不安小成: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7、不安于室: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8、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9、不按君臣: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10、不拔一毛:比喻非常吝啬。同“一毛不拔”。
11、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12、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13、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14、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15、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16、不卑不亢: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17、不蔽风雨:蔽:遮盖。不能遮风挡雨。形容房屋破烂简陋。
18、不辟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19、不避斧钺: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解【相关成语】:
0、解兵释甲: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1、解发佯狂: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2、解放思想:冲破传统的束缚,把思想从旧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
3、解纷排难:指为人调解纠纷或排除危难。
4、解构之言:解构:附会,捏造。指牵强附会或胡乱捏造的话。
5、解狐荐仇:解狐推荐仇人为相。比喻公正无私。
6、解惑释疑:解:解释;释:消除。解答疑难问题,消除困惑情绪。
7、解甲倒戈:指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8、解甲归田: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
9、解甲释兵:解:解除;释:卸下。放下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战斗。
10、解甲投戈:卸下盔甲,放下武器。比喻不再战斗。
11、解甲休兵: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不再战斗。
12、解甲休士: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比喻不再战斗。
13、解剑拜仇:指息争释怨。
14、解巾从仕: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头巾;仕:做官。结束隐居生活,出去做官。
15、解铃还是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16、解铃还需系铃人: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17、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
18、解铃系铃:比喻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得由谁去解决。
19、解铃须用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之【相关成语】:
0、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1、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2、之死不渝: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3、之死靡二: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4、之死靡他:至死不变。形容忠贞不二。同“之死靡它”。
5、之死靡它:之: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6、之子于归:之子:这个女人;于归:到丈夫家。指女子出嫁。
仇【相关成语】:
0、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1、仇人相见,分外明白: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2、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3、仇人相见,分外眼明: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4、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uwen/chengyu/10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