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容对舞蹈作品的影响
摘 要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妆容;舞蹈作品;影响。
化妆可以改变人的外貌,化丑为美,虽然近在咫尺,也察觉不出,可以帮助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不同风格舞蹈是能准确的知道哪几种妆容最适合此类型的舞蹈。更加具体、详细的提出各种妆容对不同的舞蹈作品的影响,可以丰富包括灯光、背景、服装等在内的舞美的种类并且更深一层的了解舞美对整个舞蹈作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析妆容对舞蹈作品的影响。
Abstract
Make up can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people, ugly for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close at hand, can not be detected. The dancers can help in performing different styles of dance is exactly what some makeup best suited for this type of dance. Put forward more specific and detailed effects of all kinds of makeup for different dance works,Can enrich including lighting, background, clothing and so on, the choreography of the kinds and deeper layer of understanding choreography on the role of the dance works,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akeup dance works.
Key words: makeup look;daence works;influence.
目录
前言 1
一、舞美 1
(一)舞美的概念 1
(二)表演者的服饰及妆容 1
二、妆容 2
(一)妆容的分类 2
1.人物形象的妆容 2
2.动物形象的妆容 3
(二)妆容的作用 3
1.对整个舞蹈作品 3
2.对观众 3
三、舞蹈不同,妆容不同 3
(一)民族舞的妆容 3
(二)现代舞的妆容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前言
所谓妆容,指的是舞台表演人员,为了满足表演剧目中人物形象的外形要求,借助油彩、毛发粘贴物、各种化妆品以及其他道具材料,通过装扮和修饰呈现出来的舞台外观,从而实现对表演对象的模仿和塑造。本文讨论的舞蹈表演指的是在舞台上完成的舞蹈作品,观众和舞蹈演员有一定的距离,通过化妆手段完善演员的妆容,有助于观众更加清晰的看到演员的表情与表演,二者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从而提升舞蹈表演的效果。
一、舞美
(一)舞美的概念
舞美即舞台美术,在进行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时对舞台本身进行的美化设置,对于整体的演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等,每一项都极其重要必不可少。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其内容在于,根据剧本的要求运用各式各样的艺术手段,打造出符合剧情与演出的舞台效果,用以衬托和渲染剧情。
化妆属于舞台艺术设计手段的一种,通过修饰舞蹈演员的妆容,能够让演员和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为吻合,从而增强演员表演的艺术美感,为舞台美术提供扎实的表演基础。在舞蹈表演中,妆容也是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成为演员强化动作、美化表演的手段。好的演员,应该借助舞美中的妆容,展示舞台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将妆容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舞美语言。
(二)表演者的服饰及妆容
不同的戏剧表演会有不同的服装来搭配,观看电视节目与舞蹈表演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剧情背景下演员的服装也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的年代、身份、民族或年龄,同一个演员会有多套服饰进行更换,与舞台设计的作用如出一辙,只有适合剧情的舞台设计与演出服饰,才能使演出效果得到升华。妆容也同样是此道。大家所熟悉的,红脸关羽、白脸曹操、黑脸张飞。可见,妆容和舞台设计与表演服饰一样,烘托剧情,对表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无论是表演服饰还是演员的妆容,都与生活中的衣饰不同。演出服饰可以算是服装设计的一类,使剧情表演者在表演中为了突出表现特定的剧情与背景而穿的服饰,并配以年代,年龄和身份相符合的妆容。色彩美学这一专业便是如此,在电视剧幕后工作人员中,也有化妆师与造型师一职。显然,表演者服饰与妆容不同于生活,它介于生活与表演艺术之间,有独特的审美要求与目的功能,兼具服饰艺术和演艺创造,可谓是独具一格。不同的表演要求表达不同的感情和内容,这就要求造型师在运用普通审美法则之外,还需要驾驭能够体现剧情内容和感情的审美法则,以达到烘托渲染剧情推动情节发展的效果。普通的生活服饰多在于舒适或潮流,而演出服装则在于服务剧情。譬如古装剧中,饰演君主的演员,多是穿黄色或黑色服饰,这是因为:在古时,人们崇尚黄色与黑色,认为这是尊贵的颜色,需尊贵身份的人才能穿戴。并有龙凤等图腾,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不同的剧情中,不同的服饰都有各自的含义,能够表明表演者的身份地位、年龄大小、性格特点、所属民族、经济状况、从事的行业等等。
二、妆容
(一)妆容的分类
1.人物形象的妆容
人物化妆是舞蹈化妆中的重要内容,和话剧化妆、歌剧化妆等都属于舞台化妆的大概念,但是在化妆目的、化妆内容以及化妆技巧方面又有所不同。
舞蹈的演出舞台距离观众较远,还要受到舞台布景及灯光的影响,因此演员的妆容追求夸张,如果是歌剧舞蹈,演员还要兼顾表演和歌唱,要塑造歌舞中的人物形象,在跌宕起伏的音乐伴奏下,往往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因此,演员在歌舞中的表演,都是远远高于生活的,妆容也要和日常的化妆有所差异,要力图放大和夸张。舞蹈化妆还要满足人物设计的要求,借助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突出人物形象,因此演员的妆容要和剧中人物的时代背景及身份特征相吻合。此外,舞剧中的演员有大量的肢体动作,借助大幅度的动作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这就要求演员的妆容在色彩选择上要追求浓烈,线条要力图粗犷,要突出人物造型的形式美感。最后,舞蹈化妆还要区分人物造型,比如领舞的妆容要突出,要富有个性,群舞的妆容则相对统一。
此外,舞蹈演员饰演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妆容也有所差异。比如,舞蹈演员要饰演一个年迈的老人,化妆时要体现面部的皱纹,要突出头发的花白,眼神要暗淡,比如舞蹈作品《母亲》中,主人公是一位年纪老迈的藏族阿妈,因此演员的头发看起来干枯且双鬓染白,肤色暗黄又带着浓浓的“高原红”,面部皱纹密布、嘴唇干裂,一亮相,观众就知道这是一位生活在西藏边区、长年从事农牧业生产的老脸妇女。如果舞蹈演员要饰演一个稚嫩的儿童,则要体现发型的可爱,面容的白嫩红润,眼神的清澈明亮。为了实现演员的年轻化,可以借助发套、勾眉画眼、拉皮去皱以及塑性整容等多种方式。比如在儿童舞蹈《中国芭比》中,演员的发型选择了可爱的双马尾,还带上了大红色的头饰并将头发盘起,并通过眼线修饰提亮了演员的延伸,还配上了鲜艳的唇色,无不象征着演员年龄的幼小、性情的活泼。
2.动物形象的妆容
在舞剧中,主人公还可能是某种动物的形象。如何让舞蹈演员演绎一只活泼生动的动物呢?同样借助妆容的修饰,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拟物化”的化妆技巧,在演员身上修饰出动物的突出特征。比如,演员想演绎一只猴子,往往会在眼睛周遭贴上显眼的金色眼影,面部苍白又擦上重重的红色腮红。在舞蹈《翠狐》中,主人公是一直可爱的小狐狸,化妆技巧体现为在演员眼部周围涂上红色的眼影,用塑型及眼线等方式拉高演员的眼角,还要对演员的脸部线条进行修饰,用暗影等方式缩小演员的下巴,从而突出狐狸的妩媚以及美丽,让观众直观的感觉到眼前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狐狸。在舞蹈表演中,化妆成动物的形态,还可以借助假形扮饰或者直接带上面具,或是把象征动物形象的道具直接拿在手里,或披在身上。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wdx/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