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艺术特色研究【字数:11874】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音乐剧《悲惨世界》背景 1
1.2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1
1.3研究工作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国内研究概况 3
2.1.1艺术特色研究 3
2.1.2人物形象研究 3
2.1.3创作特色研究 4
2.2国外研究概况 4
第三章 通过角色刻画人性本质的艺术特色 5
3.1《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形象 5
3.2《悲惨世界》中的浪漫形象 6
3.3《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形象 7
第四章 音乐的介入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8
4.1缜密的音乐结构突出剧情 8
4.2多调性的歌曲加深戏剧冲突 8
第五章 现代创作理念在舞美中完美的呈现 15
5.1舞台灯光渲染气氛 15
5.2服饰中的角色塑造 15
5.2.1服饰装扮体现人物状态 15
5.2.2服饰装扮体现历史 16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9
参考文献 20
附 录 21
致 谢 27
目录
图41《Who am I》谱例 9
Figure 41《Who am I》music instance 9
图4 2《I dreamed a dream》谱例 10
Figure 4 2《I dreamed a dream》music instance 10
图4 3《I dreamed a dream》谱例 13
Figure 4 3《I dreamed a dream》music instance 13
图51《悲惨世界》25周年演唱会第一套代表服装 16
Figure 51 The first representative costume for the Les Miserables 25th Annivers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ary concert 16
图52《悲惨世界》25周年演唱会第二套代表服装 17
Figure 52 Second costume for the Les Miserables 25th Anniversary Concert 17
图53《悲惨世界》25周年演唱会第三套代表服装 18
Figure 53 The third costume for the Les Miserables 25th Anniversary Concert 18
图44《Stars》谱例 21
Figure 44 《Stars》music instance 21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艺术特色研究
摘 要
世界上著名音乐剧之一——音乐剧《悲惨世界》,它是史诗派音乐剧创作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悲惨世界》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之后由音乐剧作曲家:阿兰鲍伯利和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共同所创作并改编的一部音乐剧。本文将以对《悲惨世界》音乐剧为研究方向,分析其中在创作过程中的主要艺术特色——人物刻画、演唱表现以及舞美元素,并在对该剧本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内在涵义以及特点。文章将首先引出主题,在音乐剧《悲惨世界》背景的基础之上拟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其音乐剧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然后探究了其国内和国外的文献综述。其次,讲述了角色刻画的艺术特色并从音乐的角度概述了其给观众从听觉上对角色的加持,并从单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和情感的表达以及演唱处理一一分析;再者,从服饰的角度分析了其给观众从视觉上对人物角色的塑造,并着重以男主——冉阿让为主来介绍并做出分析。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全文。
引言
世界级的音乐剧之一——《悲惨世界》,是史诗派音乐剧创作的典型代表作品。[1]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使得让世界各地的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并在1985年被改编成英文,一登上舞台,便捕获并震撼了众多观众们的内心,并且同时也获得了全世界大多观众的好评和赞赏。[2]
1.1.音乐剧《悲惨世界》背景
国内对于其的研究,甚至可以追忆至20世纪早期。鲁迅是我国最早关注《悲惨世界》的人。曲丽丽说:“去留日的鲁迅于1903年译了雨果《随见录》的一篇的漫笔《哀尘》,其正好是《悲惨世界》中较为主要的地方,其原本的标题为《芳汀的来历》。另外一部雨果的作品(苏曼殊和陈独秀合译)的《惨社会》于同一年8月在上海出版。这就是《悲惨世界》最初在国内的样子。” [3]该版本的意义于社会政治方面,而不是其文体方面。在苏曼殊逝去后,胡寄尘就到上海泰东书局并将《惨世界》交付于之,并改名为《悲惨世界》沿袭至今。[4]
20世纪前期,还有一个译名为《孤星泪》,1907年出书。《悲惨世界》各种版本的现身,可窥见清末社会对于雨果作品的重视。直至1936年,方于夫妇、李丹所译的《可怜的人》,由商务印书馆接下并出书,并最终使得《悲惨世界》的汉译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至1984年,这部世界级别的小说,在传播至国内的80年以后,终以完全的形态呈现在了的读者们的面前,这下,国内对于《悲惨世界》的评述才确确实实的有据可依了起来。[5]
1.2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音乐剧《悲惨世界》的相关文献梳理,了解国内外关于特色方面理论研究的重点;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0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