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特点研究【字数:9805】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1.1 理论意义 1
1.2 现实意义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 国内研究状况 2
2.2 国外研究状况 2
第三章 王家卫电影台词的特点 3
3.1 台词中独白的运用 3
3.2 台词中的数字记忆 4
第四章 王家卫电影中的叙事特点 5
4.1 “人物角色”的身份特征 5
4.2 碎片化的叙事 6
第五章 王家卫电影中音乐的特点 7
5.1 音乐的代言性 7
5.2 音乐配合情节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王家卫电影特点研究
摘 要
与现场表演的剧场艺术相比,电影似乎拥有更有效的手段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电影倾向于叙事,这个事实也同时指出了它易于接近的原因,即主要涉及人类行为的描述。后现代主义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电影受到了来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冲击,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香港被英国统治的150年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杂糅并蓄,形成了多元的混合文化。王家卫并没有追上第一次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洪流,而是在“香港第二次新浪潮”中脱颖而出。他在秉持着“新浪潮”电影创作理念的同时,勇于创新,对传统电影风格进行了大胆的挑战和颠覆。复调的旁白与对话和影像奇观的营造奠定了王氏电影的独特风格。本课题综合了王家卫的几部影片,试图对于他电影构成中的一些台词特点、叙事特点以及音乐进行研究。以此探讨流行艺术对现代的冲击,见证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到来,见证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
引言
2.1理论意义
对任何研读过早期电影史的人来说,当前时刻的确不可思议地显得有些似曾相识。当银幕进入一激变期的时候,它特别善于吸收来自其他文化形式的新影响。在西方,“碎片化”通常被视作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它的影响逐渐渗入中国20世纪的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术创作之中。
在喧闹的当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世界痛苦矛盾。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我们越来越自我封闭,选择对生活保持缄默,内心的寂寞与挣扎慢慢压得我们无法喘息。到底该如何去表达我们的困惑和迷茫,如何让我们再次敞开心扉,对此,我们中的一些人正致力于揭示我们和他人生活中的变化,王家卫就是其中一个。
本课题综合了王家卫的多部影片,对其电影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拒绝与被拒绝的情感母题,零乱碎片式的内心独白形成的多样化的视角观察,以及诗意浪漫的音乐叙事进行研究。王家卫自闹哄哄的拜物主义中抽身而出,为我们研究电影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2.1现实意义
整体的观照王家卫电影会发现,他的影片为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回答。艺术品位与商业价值兼得保证了王家卫电影的良好发行。体制生产者要迎合“大众”需求,减少或减低他们对商业理论的兴趣吗?“独立”生产者要忧心忡忡,既不娱乐多数人,也不期待票房吗?这值得华语电影创作者们深思。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应用前景
本研究意在分析解构王家卫电影中的情感表达与意义呈现,在台词、情节叙述、音乐的相互配合中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王家卫对艺术的追求有目共睹,无数国际大奖的获得也是对其电影艺术性的极大肯定。对于电影的商业性,王家卫也有理性的思考,王家卫的电影正是以一种稳定、良性的姿态演绎着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神话。商业确实有其价值,它是市场的需求、消费的需求。但是电影市场应该“百花齐放”,不仅要做出娱乐大众的电影,也需要满足研究者的期望。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确确实实指出了未来电影的一个方向。王家卫的电影在艺术和商业两方面的探索可以作为华语电影创作的启示。为了在当代电影市场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特别是在目前电影风格大众化的现在,急需小众的、别具一格的电影风格而进行的研究。
本课题采用了文献分析、电影观看、资料收集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王家卫电影的背景、文化传播及风格特色进行研究讨论。当代大众私人空间极度萎缩的情况下,高科技发展使得真实与原作的缺失;人在表象世界、虚假的世界中对于真实性的渴望;突出精神世界的痛苦,表达当代人的渴求。研究的目标是:中国电影目前的困境与时代的演变没有直接的具体的关系,但是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渴求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研究此类电影,捧起一个新的思潮,也为人们寻找共鸣,寻求心灵的慰藉。
2.2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研究王家卫电影的学术论文很多,主要是从影视美学和作者论两个方面来研究的。此外还有极少部分的论文是从政治、文化等角度来研究。2016年由约翰鲍尔斯撰写的 WKW:The Cinema of Wong Kari Wai(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Wong KarWai,(Martinez / Ackbar Abbas / Jimmy Ngai),1997 . Wong KarWai: Auteur of Time(Stephen Teo),1995. Wongkarwai on Wongkarwa(i Tony Rayns), 2006.还有一些海外专著在研究香港电影时,有专门章节对王家卫电影进行研究, 例如 David Bordwell 在《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书中有专门章节对王家卫进行介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08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