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浅析中国民族舞剧昭君出塞中王昭君的人物形象塑造【字数:11601】

2024-11-24 11:08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引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国内研究概况 2
2.2国外研究概况 3
第三章 舞剧《昭君出塞》人物形象的内部塑造 4
3.1《昭君出塞》的创作背景 4
3.2人物独特性格魅力的塑造 4
3.3《昭君出塞》中人物情感的表达 5
第四章 舞剧《昭君出塞》的人物形象外部塑造 7
4.1个性化的舞蹈语言 7
4.2音乐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8
4.3满足时代审美的服化道 9
第五章 舞剧《昭君出塞》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及价值 1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浅析中国民族舞剧《昭君出塞》中
王昭君的人物形象塑造
摘 要
舞剧《昭君出塞》出自中国歌舞剧院,它与以往在人们心中固有的王昭君形象不同,并以女性视角来表现王昭君,王昭君在这部舞剧中栩栩如生,展示了王昭君这一路的辛酸和无助。昭君出塞是一种指向,她是“和平”“和谐”象征。王昭君这个角色在舞台上栩栩如生,离不开演员对角色的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需要外部塑造和内部塑造相结合,首先了解历史背景以及编剧的创作背景,去挖掘并且定位人物特有的属于自己的性格魅力以及人物内心随着事件变化而变化的情感。舞剧中最突出的是演员的舞蹈功底,用个性化的舞蹈动作把故事起伏娓娓道出,利用音乐把观众带入人物情感当中去,演员的服装是整个舞台的亮点,让观众有更直观的视觉冲击。结合王昭君具体的形象设定、舞蹈动作及灯光舞美道具不同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以后研究舞剧《昭君出塞》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可为今后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舞剧提供参考,给创作者带来思路与方向。
引言
舞台艺术作品大多是通过演员的演绎来表达主题思想和艺术美感的,所以塑造一个明确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舞剧也是如此。在众多影响舞剧的因素中,人物形象塑造应是首要的任务,这点要求了演员需要由内部塑造发展外部塑造,从外部塑造反推内部塑造,从而实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现人物形象的构建。前者是指演员需要了解人物的背景历史,融入自己独有的认识去构建人物,后者则是要求演员从人物的肢体语言与性格完美结合。舞剧《昭君出塞》就是以此基础来构建的人物形象。《昭君出塞》是以中国历史为背景,诠释了前往边塞和亲的王昭君。王昭君作为中国历史人物,她的事迹早已广为流传,也有许多相关艺术作品,的哪有已成为固化的历史艺术作品。而舞剧《昭君出塞》中对人物有了全新的理解,在舞剧中确定焕然一新的角度,首要的出发点是人物的性格和塑造形象,剥离原有大众眼里的固有形象,将其心理活动最大化。王昭君不仅是心怀大爱的伟大女性,也是渴望自由与爱情的普通女人,这或许能够给当代女性带来更有力量的精神鼓舞。而舞剧《昭君出塞》选择了王昭君作为题材内容,诠释了出塞和亲的“和者”昭君。在舞蹈领域中,由于观众对于这些历史人物都已形成前置的理解,并且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彰显民族内涵和精神,对于伟大人物的演绎本身就具有开创性的价值,而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对艺术的发展有指导性作用。[1]舞剧《昭君出塞》中王昭君的人物形象,结合王昭君具体的形象设定、舞蹈动作及灯光舞美道具来全面分析王昭君的人物形象塑造,为以后研究舞剧《昭君出塞》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这就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同时,可为今后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舞剧提供参考,给创作者带来思路与方向。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研究概况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句话用于舞剧也十分合适,在话剧表演中能够感受到当下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Bowden在Winning Body Language中谈道:一段对话或者一个故事,需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其实表达的东西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怎么去表达,表达的方式是什么。[2]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且又有效的语言,肢体语言包括动作和姿态,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一些有声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意思,肢体语言可以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肢体语言来构建,在舞剧表演中,肢体语言占大部分。
在舞台上肢体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塑造角色。不但可以让观众欣赏肢体美,额日期额可以使演员准确的把情绪传达到观众那。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绪变化。所以在舞台上肢体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肢体语言是由演员的大脑控制从而做出动作,利用这些动作去表到心理变化,加上面部的动作变化去完整的表达情感。面部的各种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相结合是在舞台上常用的表演方式,也是最直观地突出人物形象的最好方式。[3]
学者王潇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要表达当时的情绪情感,通常会加上一些肢体语言,特别是在语言不能表达或是有缺陷的情况下,肢体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在艺术形式当中,肢体语言能增强舞台的美感,让舞台更加丰富多元化。”[4]
裴珈玉说:“合适的舞台调度就要遵循适度原则,舞台上的位置变换需要肢体语言的支撑,使其变化更柔和,可以通过脚下的小碎步的频率,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在情绪高昂的时候可以采用小跑。如果演员在台上控制不好自己的调度,那整个舞台只会很错乱,观众也无法从中看到更多的情感,无法融入剧情中。只有在设计上穿插动静结合才能使人物更加丰满立体。”[5]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0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