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关于话剧电影化改编的研究以开心麻花改编为例【字数:13570】

2024-11-24 11:07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目录
摘 要 I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引言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第三章 话剧电影化改编可行性分析 6
3.1话剧和电影的相似性 6
3.2话剧和电影的差异性 7
第四章 “开心麻花”话剧电影化改编的发展概况 8
4.1“开心麻花”话剧电影化改编开端 8
4.2“开心麻花”话剧电影化改编探索 9
4.3“开心麻花”话剧电影化改编优势 9
4.3.1喜剧元素的优势 9
4.3.2题材选取的优势 10
4.3.3改编模式的优势 10
4.3.4剧本改编的优势 10
第五章 “开心麻花”话剧电影化改编的策略 11
5.1人物塑造的转换 11
5.2场景时空的转换 12
5.3情节的转换 13
第六章 对于话剧电影化改编的思考 13
6.1找准受众 注重审美价值的传播 14
6.2结合市场 注重商业价值的传播 14
6.2扩大影响 注重文化价值的传播 14
第七章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关于话剧电影化改编的研究——以“开心麻花”改编作品为例
摘 要
话剧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跨媒体的转换,将同一故事原型依照两者不同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这类作品通常称为“话剧电影化改编”。作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中话剧电影化改编方向的领头羊“开心麻花”,不管是其改编策略还是商业策略都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对于话剧和电影两者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比较,从而对话剧改编电影的可行性作出简要概述。其次以“开心麻花”的话剧电影化改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开心麻花”的改编发展概况、改编优势和改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解析,总结出其喜剧元素、题材选取、改编模式和剧本改编的四个自身优势,并通过人物塑造的转换、场景时空的转换以及情节的转换,奠定了其在话剧电影化改编方面的成功,后结合传播价值对于今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后电影市场中同类型作品的创作提出设想和建议,以促进话剧电影化改编的进步和发展。
引言
新世纪以来,我国国力日益繁荣强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消费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之一,加上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电影市场得以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优秀电影剧本的创作速度满足不了电影行业的发展步调。随着电影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电影创作者们开始采取多元化取材方式,除了热衷于对综艺节目、文学作品、网络游戏等体裁进行电影化改编,更是将目光放在了舞台话剧上并使之成为改编热门。
在近几年,值得关注的是“开心麻花”团队自2015 年开始踏入电影界后,连续发布的三部话剧改编电影作品《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和《羞羞的铁拳》比较于同阶段、同类别上映的其他电影,在观众中均引起强烈反响,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首部话剧改编电影《夏洛特烦恼》,截止于2020年12月,该作品在豆瓣上获7.7评分,并创下14.44亿的票房佳绩;2016年,第二部话剧改编电影《驴得水》,没有流量明星的助阵和没有前期宣传的助力,虽然票房的表现不佳,但是电影采用黑色幽默讽刺的表现形式,以及任素汐等演员深入人心的表演,依旧收获好评如潮,拿下1.72亿票房并评为2016年十大华语电影;2017年,《羞羞的铁拳》作为“开心麻花”团队改编的第三部电影作品,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取得了上映当天票房就破亿的优异成绩,并获得2017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接连三年,每年一部的话剧改编电影让“开心麻花”在电影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从舞台到电影的跨媒介转换的成功商业案例使得“开心麻花”成为民营剧团中的佼佼者。虽然判断电影好坏的标准不只是票房成绩,但是“开心麻花”所取得的票房成绩足够说明其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在“开心麻花”改编作品成功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由话剧改编的电影作品应运而生,例如《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等,但是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有票房没口碑,或有口碑没票房已经是家常便饭,由此一来,如何将票房和口碑兼具成我们热切关注的问题。对于这种“跨媒介转换”来说,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如何转换”这一问题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显得更尤为重要。本文希望通过探究话剧和电影的区别与联系、“开心麻花”话剧的电影化改编策略,为话剧改编电影提供新思路,使得话剧和电影这两种不同的媒介进行更有效的转换,不仅是为“开心麻花”,也为今后电影市场中的同类型改编电影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第二章 文献综述
通过搜索相关文献得知,中国知网中关于“话剧电影化改编”的期刊文献约有30篇,其中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与之相比较的学位论文较少,仅有11篇,介于近年来话剧电影化改编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界热门,相关研究文献则集中于20172020年,研究范围较广,涉及可行性分析、改编策略、艺术特性等多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先是话剧电影化改编的可行性方面的研究概况。学者龚金平提出,话剧和电影具有亲缘性,但正因如此,反而会造成一种制约,文章分别从场景、视听、结构三个方面阐述了两者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对话剧电影化改编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1]该文章对于话剧与电影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思路可以借鉴。
学者王睿做出补充,在话剧改编电影中,主题内容也具有相似性,以《哈姆雷特》和《夜宴》为例,均讲述同一群人在相同的地点发生了相同的事情且具有相同的情感。[2]
学者高胜利和李子赟提出,话剧和电影均属于时空的艺术,叙事性和历时性是其共同的特征,所以话剧成为电影改编的首选。[3]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ysl/byzy/60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