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控草技术对麦田抗药性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字数:7251】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田间管理 2
1.1.1措施设计 2
1.1.2取样 2
1.2抗性检测 2
1.2.1试验材料和检测药剂2
1.2.2检测方法3
2结果与分析3
2.1结果3
2.1.1四种杂草种子对甲基二磺隆的抗逆性表现对比3
2.1.2四种杂草种子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逆性表现对比4
2.1.3四种杂草种子对唑啉炔草酯的抗逆性表现对比4
2.1.4四种杂草种子对异丙隆的抗逆性表现对比5
2.2分析 5
3讨论 6
3.1生态控草技术在防治抗药性杂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6
3.2快速检测法探究试验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6
3.3论文有待深入研究之处6
致谢7
参考文献8
生态控草技术对麦田抗药性杂草防治效果的研究
引言
引言:杂草的抗药性对于农田间生产管理和化学防除是一大无法忽视的障碍。据统计,我国有1400多种杂草,常年受杂草危害的农作物面积高达900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严重危害面积达到了4500多万平方公里,而每年由于杂草危害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900多亿元[1]。在当前的防治水平下,农民的主要防治措施是通过农田化学除草。农田化学除草于1967年初具规模, 目前全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已超过9000万平方公里。伴随着农田化学除草的不断普及,再加上化学除草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剂种类的相对单一,以及除草剂的长期过量使用, 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抗药性杂草问题的出现。而抗药性杂草的出现又反过来加重了杂草危害,进一步增加了防除的难度。抗药性杂草监测与治理的强化刻不容缓。
形成抗性杂草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杂草自然种群中一些突变型或耐药性个体,在外界除草剂的选择压存在下保留下来,并能繁殖发展成为对除草剂具有耐药性或是抗药性的种群;二是在外界除草剂诱导作用下,杂草种群中部分个体以自身内基因突变或是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方式,来促使除草剂与杂草的结合位点亲和力下降或是杂草对除草剂的解毒能力提高,最终导致抗药性个体在除草剂选择压下能够生存下来,进而一步一步生长发展成为抗药性生物群体[2]。
由于导致抗药性杂草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各类杂草产生抗性的机理相对复杂,因此想要治理抗药性杂草,必须贯彻多样性的理念,采取多种措施,综合运用多管齐下[3]。这其中包括运用物理机械措施,农艺措施,化学除草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各种措施,减少任何仅有单一防治的情况,尤其是避免仅靠化学除草所形成的选择压来防治杂草 [4]。治理杂草抗药性应该始终如一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因为预防、延缓杂草抗药性的发生相对来说比控制、治理抗药性杂草在理论上更容易实现,也加更经济有效。这其中农业措施是基础,遏制、检验是关键,化学防治是措施,生物防治是补充。
大学杂草实验室研究以生态方式来对稻麦轮作田内生成的杂草进行有效防控,通过生态控草技术为解决杂草抗药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生态控草的定义是采用农业或其它措施,在较大的一个空间范围内人为的创造出仅有利于作物生长而并且不利于杂草繁生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水分、光能、时空转换等非化学因素,引发促进作物在田间的群体生长优势,从而控制杂草群里发生数量,降低危害程度。主要是通过利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生物如昆虫、禽畜、病原微生物和相对杂草竞争力较强的置换植物及各类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防除杂草,这种方式对环境和作物来说比较安全,同时控制效果更加持久,需要的防治成本也比较低廉,是控制抗性杂草的有力措施[5]。本文通过对生态控草技术处理后的杂草种子以及普通化学方式处理的杂草种子进行检测,来探求生态控草技术对常规化学除草的补充和增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田间管理
即是通过生态方式实现稻麦轮作田内的杂草的有效防控。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防止外源杂草种子的进入;第二点,耗竭稻麦轮作田内原有的杂草种子库;第三点,抑制杂草种子的萌发率;第四点,控制杂草苗期的发生量。具体可以通过采用进水口拦网、水稻田上水时捞取漂浮种子、人工酿造醋醋渣除草、生物除草剂等措施来实现。
1.1.1 措施设计
试验设置4种控草处理,分别为:拦网+网捞+一次化除、拦网+网捞+二次化除、拦网+网捞+醋渣除草,并以常规二次化学除草作为对照;每个控草处理方式使用于面积为5亩的试验田中,并且每个处理重复4次。其中,拦网是指在进水口加网,来防止沟渠内种子进入;网捞是指于每季水稻灌水时,小区内保水,人工捞取漂浮在水面上的种子;醋除草主要是指在水稻田放水后水稻种植前的这段时间(若时间不允许可改为在水稻移栽23天后),在处理大田里使用人工酿造醋的醋渣(酸度4.05.0)除草,醋渣每块试验田撒1.7吨,即0.5kg/m2。
1.1.2 取样
每季小麦收获前,在每一块试验田中取样,选取30个面积为0.25m2(50cm×50cm)的样方,样方位置以“W”型排列,收集样方内的菵草种子,分单株保存;每季水稻播种前进行网捞处理,对捞取的种子取样标记,根据取样位置分上、中、下三层,每层取3包,待晾干后分别筛选出杂草种子。
1.2 抗性检测
1.2.1 试验材料和检测药剂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3645.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