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缺失对宁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字数:5753】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设计 2
1.2 项目测定与方法 2
1.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
1.2.2面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
1.2.3蛋白组分含量的测定 2
1.2.4 GMP含量的测定 2
1.2.5面筋含量测定 3
1.2.6溶剂保持力(SRC)测定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不同HMWGS缺失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
2.2 不同HMWGS缺失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3
2.2.1不同HMWGS缺失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4
2.2.2不同HMWGS缺失对GLU/GLI和面粉GMP含量的影响 4
2.2.3不同HMWGS缺失对面粉湿面筋含量及SDS沉降值的影响 5
2.2.4不同HMWGS缺失对面粉内聚性和黏着性的影响 5
2.2.5不同HMWGS缺失对面粉溶剂保持力的影响 6
3 讨论 6
3.1 不同HMWGS缺失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6
3.2 不同HMWGS缺失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6
3.2.1不同HMWGS缺失对面粉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6
3.2.2不同HMWGS缺失对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7
4 结论 7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缺失对宁麦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引言
引言:小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粮食作物[1]。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约为8%20%, 其中贮藏蛋白约占总量的80%,是面团弹性和延伸性的物质基础[2]。小麦蛋白质分为4类: 清蛋白(albumins),球蛋白(globulins),醇溶蛋白(gliadins)和麦谷蛋白(glutenins),其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质是麦谷蛋白,麦谷蛋白聚集体是通过分子间二硫键形成的,其分子内的蛋白亚基具有链内二硫键,从而通过非共价键相互连接[3]。
小麦麦谷蛋白分为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HMW 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LMW GS)两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 GS)占贮藏蛋白的10%,由位于第一同源群1 A、1 B和1 D染色体长臂的 Glu A1、 Glu B1和 Glu D1位点(统称 Glu1位点)编码,且每个位点编码 x、 y型2种亚基,共6个基因,通常表现为共分离[45],具有不同的表达量和氨基酸结构。由于 GluA1y 基因沉默,普通小麦多数品种具有 3~5个HMWGS,位点及单个亚基的组成和表达量显著影响加工品质[6]。
自从Payne 等首次发现HWMGS与面筋强度的关系以来,谷蛋白位点、位点等位变异及互作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是主要研究内容[79],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研究HMWGS 缺失或敲除对面筋品质影响的报道亦较多。如Lawrence等[10]利用一套在3 个Glu1 位点分别缺失的品系,发现不同位点缺失均显著降低了面筋强度和面包加工品质;张莉丽等[11]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了GluA1位点1 亚基表达与否对面筋品质的影响;武茹等[12]发现GluA1和GluD1双缺失位点的杂交转育后代的面粉沉降值显著降低;Yang 等[13]试验表明,小偃81中Glu1位点缺失显著降低了面粉的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及其面团弹性;Jondiko[14]等和Zhang等[15]研究了HMWGS沉默表达与墨西哥卷饼和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提出操控Glu1 位点可能是特定食品加工品质提高的有效途径;Li 等[16]不仅验证了谷蛋白亚基缺失显著降低面筋强度和面包加工品质,而且发现不同亚基对面筋弹性和延展性的贡献不同。可见,HMWGS 缺失可降低面筋强度,有可能利于中弱筋及特殊面制品加工小麦品种的培育,但亚基缺失对软质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仍未见报道。
宁麦9号是江苏地区广泛推广的适栽品种,其野生型的高低分子麦谷蛋白亚基5个编码基因均正常表达[17],本课题以宁麦9号为研究材料,拟在研究不同HMWGS缺失后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尤其蛋白组分含量变化及与小麦加工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不同HMWGS缺失后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影响效果显著的亚基组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氮肥调控,确保弱筋小麦品质保证的前提下能够提高产量,期望能够为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汤泉农场进行(118°29′E 32°06′N)。试验品种为宁麦9号(1、7+8、2+12)5个HMWGS缺失体材料:Ax0(_,7+8,2+12)、Bx0(1,_+8,2+12)、By0(1,7+_,2+12)、Dx0(1,7+8,_+12)、Dy0(1,7+8,2+_),及其对照野生型:CK: ABD(1,7+8,2+12)。实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置三次重复。氮肥施用量为180 kg/hm2,基追比为基肥:拔节肥:7:3。
1.2 项目测定与方法
1.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在成熟期分别取样,进行室内测产工作。
1.2.2面粉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总蛋白含量依照GB/T55112008[18],采用H2O2H2SO4方法消煮。称取样品0.2g于消煮管中,加入8mL浓硫酸静置过夜,在消煮炉上250℃消煮2.5h,加入H2O2至澄清后转入350℃消煮1h,取出冷却至室温定容至100mL。氮含量使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为氮含量乘以5.7(小麦的换算系数)。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1150.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