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植株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字数:6304】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0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2 材料培养与试验设计 2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1.3.1 生长指标 3
1.3.2 叶绿素含量 3
1.3.3 气体交换参数 3
1.3.4 果实品质 3
1.3.5 产量 3
1.4 数据处理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3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4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4
2.4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产量的影响 4
3 讨论与结论 5
致谢 7
参考文献: 7
图1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平均单瓜重的影响5
图2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单株产量的影响5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4
表2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光和色素含量的影响4
表3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4
表4 不同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4
种植密度对光伏温室黄瓜植株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引言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其中以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尤为严峻,且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优化能源消耗结构成为了全球研究热点。太阳能以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的特点,为各国大力发展,光伏农业便是典型代表之一。光伏农业依靠太阳能光伏转换发电技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是一种节能高效的绿色农业[]。随着我国光伏技术的发展和相应农业光伏项目政策的出台,各地农广项目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光伏温室作为农光项目发展的重点,为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加之光伏材料和光伏电站的成本逐年降低,光伏温室走进民间变得越来越实际。光伏温室将薄膜类或晶硅类光伏电池组应用在温室采光面覆盖材料上,代替传统的PC板、玻璃等透光覆盖材料[],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为植物进行夜晚补光,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国外对光伏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光伏应用方式、光伏发电效率、光伏组件安装类型与模式等方面[]。德国就光伏技术和农业结合方面展开了研讨会[],对光伏电板技术及其在德国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意大利和罗纳尼亚等国[][]也对光伏电板在农业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分析。Yano等[][]对光伏电池排列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光伏片的分布方式能显著影响室内阴影与光照分布情况,棋盘式电板排列方式更有利于作物生长。根据昝锦羽[]的调查显示,我国第一个光伏蔬菜大棚实验基地已于2013年在山东省寿光市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原理是薄膜电池吸收440600nm光波段的光,区间涵盖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的440nm的蓝光和660nm的红光。
发展光伏温室为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光伏温室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光伏温室材料、构造、发电系统等的研究,适合的栽培蔬菜作物种类及生产的关键技术还不成熟,至今仅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光伏日光温室下番茄生长影响[]和大学研究团队对光伏温室下普通白菜光合作用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实验[]。为此,本试验通过在光伏温室内种植黄瓜,研究其植株生长、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综合效益,找到适合光伏温室栽培黄瓜的适宜密度,同时了解光伏温室栽培作物的效果,以期在绿色发电的同时、获取高效农业产品,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
‘戴多星’是无刺迷你型黄瓜,生长势中等,全雌,单性结实强,果实淡绿色,微有棱,品质好;此外,它的耐热性、耐低温弱光、抗病能力较强,比较适合于光伏温室环境条件下栽培生产。
结合江苏省的气候特点和光伏温室的环境特点,以‘戴多星’水果型黄瓜为试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对黄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优化栽培方案,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光伏温室黄瓜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温室为Velon型玻璃温室,东西走向,屋面光伏板覆盖率为30%,温室内配备内保温膜、湿帘风机等环境控制设施。
供试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为‘戴多星’水果型黄瓜,购于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
试验用基质为黄瓜专用商品化栽培醋糟基质,购于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基本的理化性状为:容重0.29 g/ cm3,孔隙度61.58%,pH6.55,EC 1.8 mS∙cm1。
1.2 材料培养与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8月在大学植物工厂内进行黄瓜育苗。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搅拌直至水分冷却至室温,洗净种子表面,用棉纱布包扎后置于28℃恒温箱中催芽。种子露白时播种,选择50孔穴盘,每穴一粒,播种深度约1.2cm。苗期昼夜温度控制在25℃/15℃,适当光照(150μmol∙m2∙s1),根据基质干湿和苗子生长情况适当浇水肥,出圃前进行炼苗。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0887.html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