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长江中下游夏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差异及筛选【字数:6536】

2024-02-24 15:41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在选用耐密品种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为比较不同品种的耐密性差异并筛选出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耐密植宜机收品种,本研究选择了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高产品种19个,设置三个密度水平,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形成的特点。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并未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但显著降低了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位高均随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茎粗则显著降低,增加了倒伏的风险。通过产量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关联分析,结合植株基本性状,初步筛选强盛369和宇玉30为该地区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材料及试验设计2
1.2测定项目及方法2
1.2.1植株性状2
1.2.2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3
1.2.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3
2结果与分析3
2.1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夏玉米植株性状的响 3
2.2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3
2.3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
2.4产量与籽粒含水量的关联分析 7
3讨论8
3.1密度对玉米主要植株性状的影响 8
3.2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8
4结论9
致谢9
参考文献9
长江中下游夏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差异及筛选
种子科学与工程 和骞
引言
引言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1]。随着玉米在农业生产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江苏省光热水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玉米种植业的气候优势,但由于品种选择的不适宜、种植密度偏低以及施肥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单产水平较低。此外,渍害、高温、阴雨寡照等逆境较多,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更难以发挥。因此,提高该地区玉米生产水平,缓解玉米需求与生产供应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玉米单产提高了546%,其产量增加的50%60%归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功于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2],可见,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与选用优良玉米品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玉米单产增加的过程中,田间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增加种植密度是关键技术之一[3]。目前,我国玉米的种植密度为5.256万株 hm2,而2002年,美国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了单季玉米产量27.7 t hm2 的记录,其收获密度为10.9万株 hm2,2005年,李登海在灌溉条件下创造了21.0 t hm2夏玉米高产记录,其收获密度为10.20万株 hm2,因此,提高种植密度是实现我国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4]。玉米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是存在某一最适宜密度,当密度超最适密度后,产量将会下降[58],这可能是由于高密度使植株株间生长不平衡,并延迟散粉时间致使籽粒败育、空杆增加[911]。在种植密度增加的过程中,植株对空间、营养条件、光照的竞争加大,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导致玉米株高、穗位高随之增高,茎杆变细,增加倒伏风险,而盲目增加种植密度有可能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所以提高玉米种植密度必须与配套品种选择相结合,并非所有的品种都可靠增密来提高单产[12]。此外,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如穗行数、行粒数、单穗粒重、单穗重、穗长、穗粗等,也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趋势,而秃尖长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1315]。
近年来,江苏省玉米发展迅速,但生产水平仍落后于我国玉米主产区。在选用耐密品种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温热资源的利用率,依靠群体发挥增产潜力是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选择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高产品种19个,设置低、中、高三个密度水平,通过不同种植密度下夏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形成的特点,分析不同品种的耐密性差异,并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大田生产的耐密植宜机收玉米品种及其适宜种植密度,以期提高该地区玉米产量及机械化收获水平,解决该区玉米低产、低效的问题,并为长江中下游玉米区的区域化合理布局与耐密植宜机收品种评定指标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在连云港市东辛农场进行。以市场上大面积推广的高产耐密品种(苏玉24、苏玉29、苏玉37、苏玉41、登海605、登海618、登海3622、伟科702、郑单958、蠡玉37、浚单20、、宇玉30、中科11、隆平206、美豫5号、强盛369、长江玉6号)及连云港市农科院育成品种(连51087,连5153)为材料,共计19个玉米品种,并设置3个种植密度(低密4500株/亩、中密5500株/亩、高密6500/亩)。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区,品种为副区。小区面积35m2,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重复3次。2016年6月17日播种,9月23日收获。分别于拔节期施用复合肥40kg/亩,大口期施用尿素10kg/亩,整个生育期内保证良好的水分供应,及时除草、灭虫,保证植株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试验期间降雨量和空气温度等气象数据由自动气象站测得,如表1所示。
表1 2017年试验地气象条件(连云港)
Table 1 Climate conditions in 2017 (Lianyungang)
月份
温度
相对湿度(%)
地温
降水
蒸发量
(℃)
(℃)
(mm)
(mm)
平均
最高
最低
5cm
10cm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wgc/smkx/560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