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什么牌子好|十大名校品牌排行榜|名校推荐
清华大学品牌简介
公司法人:鲁教授
公司品牌地址:北京市
公司创建时间:1911年
公司行业分类:名校,大学,生活服务,培训
清华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NO.2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品牌简介
公司法人:吴教授
公司品牌地址:北京市
公司创建时间:1898年
公司行业分类:大学,名校,培训
北京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称京师大学堂,“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1917年,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
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教授、校长林建华教授。
NO.3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品牌简介
公司法人:吴朝晖
公司品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公司创建时间:1897年
公司主要产品:浙江大学
公司行业分类:名校,大学,培训
浙江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浙江大学,始于1897年求是书院,开设有特优学生组成的竺可桢学院,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以造就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弘扬优秀文化为己任,逐渐形成了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6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附属医院。
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近年来,发表学术期刊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导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NO.4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品牌简介
品牌公司:复旦大学
公司法人:许校长
公司品牌地址:上海市
公司创建时间:1905年
公司行业分类:大学,名校,生活服务
复旦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复旦大学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定名为上海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学科格局,增强办学实力,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目前,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2个,附属医院16家(其中5家筹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0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在校普通本、专科生12881人,研究生16929人,留学生3043人。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799人。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2人,中央“千人计划”11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3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4人,“国家杰青”97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1人。
学校与全球20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本科生海外交流比例近50%。学校先后与28个地方政府和1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已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9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0.20万平方米。
卿云缦缦,光华灿烂。建校一百一十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文明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激励奋进的动力。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NO.5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简介
品牌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公司法人:林校长
公司品牌地址:上海市
公司创建时间:1896年
公司行业分类:大学,名校
上海交通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NO.6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品牌简介
品牌公司:南京大学
公司法人:吴教授
公司品牌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公司创建时间:1902年
公司主要产品:南京大学
公司行业分类:名校,体育院校,大学
南京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南京大学,始于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三个校区,有29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33145人,其中本科生13244人、硕士研究生11176人、博士研究生5656人、全日制外国留学生3069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13个。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气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NO.7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简介
品牌公司:中国人民大学
公司法人:刘伟
公司品牌地址:北京市
公司创建时间:1937年
公司主要产品:中国人民大学,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公司行业分类:大学,名校
中国人民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新型正规大学。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
在办学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心、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6个教学单位(23个学院、3个研究院)、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46人,其中教授638人,副教授769人。学校拥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4778人,其中本科生10965人,硕士研究生8695人,博士研究生3817人,外国留学生1301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此外,学校还有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生2915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4867人,网络教育注册生64246人。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6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239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地区25所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6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3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7家,美洲4家,非洲1家,亚洲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
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392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297万种,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贯彻“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出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NO.8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品牌简介
品牌公司:中山大学
公司法人:吕教授
公司品牌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公司创建时间:1924年
公司主要产品:大学
公司行业分类:名校,大学
中山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中山大学,建于1924年,“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人文社科/理医工多学科的研究型/学术性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中山大学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
NO.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品牌简介
品牌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公司法人:赵教授
公司品牌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公司创建时间:1958年
公司行业分类:名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NO.10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品牌简介
品牌公司:武汉大学
公司法人:窦校长
公司品牌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公司创建时间:1893年
公司行业分类:大学,名校
武汉大学品牌详细介绍
武汉大学,源于1893年的自强学堂,“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大樱花闻名全国,文/法/理/工/农/医多学科并驾齐驱的综合性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高校。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个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合校十多年来,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学校占地面积5187亩,建筑面积268万平方米。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5个学院(系)。有122个本科专业。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700余人,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10位人文社科教授。
学校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0种专业刊物。
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70多家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学校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1086人,硕士研究生16426人,博士研究生6785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838人。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4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41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shenghuo/paiming/385752.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