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语言在对泰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佛统府第五中学为例【字数:16318】
目 录
引 言 1
1 教师态势语言概述 2
1.1 教师态势语言的定义 2
1.2 教师态势语言的分类 2
1.2.1 面势语 2
1.2.2身势动作 3
1.2.3 空间距离语 3
1.2.4 服饰语 4
1.3 教师态势语言的作用 4
1.3.1 辅助作用 4
1.3.2 替代和补充作用 4
1.3.3 反馈作用 5
2 态势语言在对泰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6
2.1语言课 6
2.1.1 语音教学 6
2.1.2 词汇教学 8
2.2.3 语法教学 10
2.2文化课 10
2.2.1 歌曲教学 11
2.2.2 京剧脸谱教学 11
2.3课堂状况 11
2.3.1 违纪型 12
2.3.2 干扰型 12
3 态势语言在对泰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14
3.1 态势语的运用优势 14
3.2 态势语的运用误区 15
4 态势语言在对泰汉语教学中运用策略 17
4.1 固定一致性 17
4.2 礼貌性 17
4.3 自然适度 18
4.4 切忌滥用态势语 18
4.5 避免消极态势语 18
结 语 20
附 录 21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引 言
自1975年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中泰建交以来,汉语学习在泰国发展迅速。两国互设大使馆,且分别在清迈、宋卡和孔敬开设孔子学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赴泰旅游,越来越的泰国人来中国学习汉文化,此举加快了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加速了中泰两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促使更多的人重视汉语、学习汉语。在泰国。特别是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设置了不同类型的汉语课。随之而来的,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增多。越来越多的教学者奔赴教学一线开展汉语教学任务,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教学效果层出不穷。对于新手老师和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态势语言的运用受到教学双方的喜欢。如何在教学和课堂中,合适地使用态势语言成为教师共同研究的论题。
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Mehrabian曾提出一个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等于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1]P1011,由此可见,态势语言在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
态势语言在对泰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的研究意义是将态势语更好地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课堂中。在汉语基础薄弱,泰语基础为零的交际环境中,态势语言成为了一个很好的交际桥梁,辅助、补充和调节了语言的单调性。此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新兴课题,态势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对本专业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张舒杰(2012 )《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外汉语教师体态语在使用时的异同点,并且对其分析对比,最后得出合理使用体态语的方法。倪虹(2012)《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泰体态语研究》主要介绍体态语在中泰两个国家之间的交际情况,与此同时交际中存在交际误区及交际困惑。
1 教师态势语言概述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的态势语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师态势语言进行介绍,分别为教师态势语言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1.1 教师态势语言的定义
“汉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双向活动,而语言则是维系这一活动顺利完成的主要纽带,然而这里所提到的语言则是指课堂教学语言,一般来说,教学语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能够用听觉感知的有声语言,另一种则是无声的语言,也就是教师的态势语言”。[2]P5
汉语教师态势语言,是汉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性手段,是教师运用眼神、表情、身势等态势语言,对学生进行的一种非语言教学手段,在汉语课堂教学中,汉语教师的态势语言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诸如手势、身姿、距离语等肢体语言;另一方面还要更注重眼神、笑容等头部语言。
态势语言可以辅助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能起到补充、替代,辅助和反馈有声语言的作用,“从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的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有声语言+38%的语音+55%态势语言的”,[1]P1011也充分表明态势语言对于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笔者将态势语言按其定义可分为四种类型:面势语、身势动作、空间距离、服饰。
1.2 教师态势语言的分类
“一般性质的体态语指的是身体部分的体态语的表现形式,也就是我们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广义性身体语言,也叫肢体语言,是我们生活中随时可接触到的态势语言类型”。[3]P6笔者在这里将教师态势语言分为面势、手势、身势、空间距离、服饰语。
1.2.1 面势语
“面势语包括眼神和面部表情。师生间的眼神交流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一步,也是教师自信与否的重要表现”。[4]P5眼神交流时陌生人之间首次交流,作为一名老师,眼神的交流不仅是代表鼓励、关爱的积极色彩;与之相反面眼神交流也可以管理课堂,表示批评、警告等非积极色彩。譬如:在学生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一个肯定的眼神;若遇在课堂小声说话者给其一个注视事物眼神。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55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