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商洛地名文化分析(附件)

2021-01-08 10:14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商洛市位于湖北、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处,境内山川、河流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称,这些名称都经历了一定的历史演变,蕴含着着人们的文化记忆,本文将重点分析商洛地名,主要通过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来探讨地名形成的过程以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Key words: Shangluo place name; naming culture; function 目 录
引 言 1
1 商洛地名与文化 2
1.1商洛地名与历史人物 2
1.1.1 四皓乡 2
1.1.2商山 2
1.1.3罗公砭 3
1.2商洛地名与历史事件 3
1.2.1天书山 3
1.2.2玉皇顶,乾佑镇,乾佑河 3
1.2.3 禹王宫、契庙 4
1.3商洛地名与历史传说 4
1.3.1 清油河、失马、捉马、挡马 4
1.3.2刘秀山、刘秀洞、牧护关、黑豆平梁 5
1.3.3油篓沟、桃花铺、瓜里凹 5
1.4商洛地名与道德文化 6
1.4.1转磨岭、摩女庙 6
1.4.2孝义湾 7
1.6商洛地名与人口 9
2 商洛地名的文化功能 10
2.1指代地理位置 10
2.2历史记忆功能 10
2.3文化凝聚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引言
商洛市位于河南、湖北、陕西的交界处,是陕西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秦岭山地,境内山水众多,商山和洛水是其名称的来源,共有1个区6个县,196个乡镇,4个街道办,2791个村委会,54个居委会,面积约19851平方千米,2014年人口249万。[1]p158 商洛市是陕西的东南门户,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山清水秀,植被丰茂,丹江、洛河、旬河等是其主要水流。[2]p55商洛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和稻谷,也是陕西核桃、板栗、柿饼、木耳的集中产区,钾长石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
商洛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仓颉造字的故事在商洛地区广为流传,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之一,据说仓颉曾经研习、整理了先民的语言文字,根据事物的形态、身边的自然景物、动物的形态等创造出了20多个汉字,为中华民族汉字的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仓颉是皇帝时期的官员,他在洛水的源头进行了造字活动,甚至他造字的过程中染黑了水,黒潭的名称也由此而来,说明了商洛地区的历史比较悠久。战国时期,整个中华大地战乱不断,商洛也因此受到过多国的统治,开始属于楚国,后来又属于晋国,秦国强大起来后,又属于秦国,卫鞅通过变法使秦国强大了起来,秦孝公感念其对于秦国的贡献,于是把商洛地区作为了卫鞅的封地,分封“于商”十五邑,面积为商於六百里,“商君”、“商鞅”的称呼也由此而来,,这里也因此获得了发展,形成此地域的第一个军事、文化经济中心。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设上雒、商(县),秦之后的各个朝代都在在商洛地区设置官僚机构,对其进行管理。
1 商洛地名与文化
地名是指某一个区域范围的名称,词义比较具体、明确,包括的范围也是精确的,其主要是用来明确地理位置的,地名是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人们所形成的一种共同认识,具有客观性,也反映了人们的主观心理,地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商洛地区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境内有着众多的地名,本文将针对这些地名来分析其历史文化。
1.1商洛地名与历史人物
1.1.1 四皓乡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的四位博士,他们信奉黄老之学,一生追求自然、自由的生活,不愿意做官,不愿意被俗世所扰,商山是他们一生的隐藏地,据说出山时已经年纪很大了,眉毛头发都白了,“商山四皓”的称号由此而来,他们隐居的山因此被称为四皓山。[3]p49刘邦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也不愿当官,后人用“商山四皓”来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1.1.2商山
据说,仓颉本来是在洛南县的洛河造字,后来,他为了更好的创造文字,于是来到丹江,在民众之间进行寻访,一次,他在丹江附近被一座山峰吸引,附近狩猎捕鱼的人知道他是因为造字而烦恼时,便告诉他“一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要想创造更多的字,就要发挥众人的力量,大家一起商量”。仓颉的灵感受到启发,于是“商”字便被创造出来了,最早的“商”字有三个口,表示众人商量之意,也说明了众人力量的重要性,这个字是在山旁通过众人的商量造出来的,因此,这座山便被人们称为商山,一次来纪念仓颉的功绩,此山的形状了很像商字,特别是大雪之后,更像一个巨大的商字,也成了著名的商州八景之一。[4]p237
1.1.3罗公砭
《陕西通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罗文思曾经到商州任职,他是一位好官吏,在任期间,整顿吏治,贪官污吏减少,开垦荒田,增加了土地面积,修建渠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修建道路、桥梁,促进了交通以及贸易的发展,他还救助鳏寡孤独者,获得了民众的爱戴,这些政绩举不胜举。[5]p269当时,城东有一段路,在半山上,非常窄,而且有6里之多,路面石头众多,难以行走,而且底下就是涛涛江水,行人经常有掉入其中的危险,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罗文思看到了这一困难,捐出了自己的俸禄,请来了工匠,对道路进行加宽,并且在临江的一面筑起了石栅来保障行人的安全,此后,人们的出行非常方便,也不会发生危险,为了纪念罗文思的贡献,这段路就被叫做“罗公砭”。
1.2商洛地名与历史事件
1.2.1天书山
天书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有着奇异的山峰和美丽的洞穴,溶洞景观非常奇特,北部有一座山峰,没有秀丽的形态,也不同于比较矮的山岗,他看起来
粗犷而且魁梧,比较伟岸,像是一座巨狮雄踞在溶洞北端,这座山最早的时候叫
仙桃山,后来由于一起历史事件而被改名为乾佑山,北宋又被历史事件所影响而被改名为天书山。据说景德元年,寇准任宰相,辽进攻时,他力主抵抗,反对王钦若的南迁主张,因此受到了排挤,被罢官,晚年再起为相,因乾佑山天书之故,又被排挤。[6]p55因为这一段历史,天书山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2.2玉皇顶,乾佑镇,乾佑河
据史料记载,后汉的刘承佑与吴越国王钱弘叔都用了年号“乾佑”,从而引发了一场战争,[7]9324双方在仙桃山下的石瓮陈兵交战,然而,突然下起了大雨,河水也猛涨,交战难以继续进行,双方想从仙桃山的南北两麓攀登,然而,山比较高,坡也比较陡,很多士兵都滑下去了,交战无法继续,双方不得不收兵。据说,当时玉皇大帝正在云游,正好经过这个地方,看到了车马,以及杀气腾腾的士兵,他不愿意人间发生灾难,不愿看到流血的场面,于是便在峰顶请了龙王前来降雨,阻止了这场战争。此后,人们便把仙桃山的最高峰命名为玉皇顶,并在峰尖建起了玉皇殿。同时,人们庆幸两个乾佑帝王未交战,都以为是仙桃山立下的汗马功劳,故而以两个君主的年号冠其山——乾佑山。自此以后山下的柞水河也更名为乾佑河,山下的安业县也于公元949年更名为乾佑县,现今柞水县的城关镇名为乾佑镇,其来历概源于此。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rwxy/hyywx/4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