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防效测定【字数:16397】
目录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1 草坪草根腐病及病原真菌种类 1
1.1 草坪草根腐病 1
1.2 草坪草根腐病病原真菌 1
2 草坪草根腐病的危害特点 2
3 草坪草根腐病防治现状 2
3.1 培育抗病品种 2
3.2 加强养护管理 3
3.3 化学药剂防治 3
3.4 生物制剂防治 4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5 技术路线 5
第二章 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6
1 材料与方法 6
1.1 试验材料 6
1.2 试验方法 6
2 结果与分析 12
2.1 病原菌分离 12
2.2 病原菌鉴定 12
2.3 疑似新种描述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15
2.4病原致病性测定 19
3 结论与讨论 20
3.1结论 20
3.2讨论 21
第三章 四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3
1 材料与方法 23
1.1 试验材料 23
1.2 试验方法 23
2 结果与分析 24
2.1 病原菌对杀菌剂的EC50值的比较分析 24
3 结论与讨论 25
3.1结论 25
3.2讨论 25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27
1 结论 27
2 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附 录 31
目录
致 谢 35
草坪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杀菌剂防效测定
摘 要
草坪草根腐病发病初期不易观察,发病后期防治难度大,准确地鉴定病害致病病原物并实施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草坪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选取江苏无锡太湖高尔夫球场发生草坪草根腐病的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 L.)果岭和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 C. transvaalensis)球道,采集病样,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真菌形态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基因比对以及多基因联合分析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描述和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真菌对丙环唑、啶酰菌胺、氟啶胺、嘧菌酯4 种草坪草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分离并纯化获得15 株真菌,ITS测序比对结果显示12 株为已报道真菌,分属座壳属Magnaporthiopsis、蛇孢腔菌属Ophiosphaerella(分离自杂交狗牙根)、链格孢属Albifimbria、弯孢属Curvularia、Apodus;3 株真菌(THAS136、THAS137、THAS146)尚未见相关报道,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THAS136和THAS137为同一种病原真菌,且与Pseudophialophora属近缘,菌株THAS146与Setoseptoria属近缘。3 株真菌最适生长温度一致,均为30 ℃。致病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匍匐翦股颖根腐病主要致病病原为THAS137和M. meyerifestucae(THAS144);杂交狗牙根根腐病主要致病病原为O. narmari(THCDCT71),引起春季死斑病(SDS),为国内首次报道。丙环唑、氟啶胺显著抑制匍匐翦股颖根腐病主要致病病原的生长,啶酰菌胺对春季死斑病原O. narmari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太湖高尔夫球场草坪草根腐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目录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nongxue/cykx/60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