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汪涵在主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字数:7781】

2023-03-29 14:33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汪涵在主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摘要
无论在电视节目当中,还是在广播节目当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都各具特色。在全国各地的卫视节目中,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以其特有的风格吸引了一大批不同年龄的观众,而汪涵作为国内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代表,也是湖南卫视的“当红一哥”,他的主持风格更是别具一格。
本文归纳总结了汪涵在主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天天向上》和《越策越开心》这两档作为主要题材,通过分析这两档节目,试图总结归纳汪涵的主持风格及特点,找到当下观众所热爱的主持人风格和其成因。
全文共由五章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依据、选题背景、以及所要进行研究的方法和进行此研究的意义。第一章对我国当下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类型进行了简单的概括,论述了主持人主持风格的个性与共性。第二章对汪涵在不同两档节目(《越策越开心》和《天天向上》)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对比分析了汪涵的主持风格,总结了汪涵的主持风格为节目带来的不同效果。第三章分析了汪涵在主持过程中的语言特点,主要分析了修辞手法的使用特点和主持技巧使用的特点。我们将他的语言特点归纳为:丰富多彩的方言趣味性,和老少皆宜的幽默诙谐感;修辞手法使用特点归纳为排比、比喻、转换、转折;技巧特点归纳为临场把控的多变性和灵活多变的创意性。第四章分析了汪涵主持风格形成的原因,主要分为节目受众对他主持风格的影响节目定位对他主持风格的影响。第五章进行了总结归纳。总总结了主持人对整个媒介受众产生的影响,归纳了主持人应当如何发展自身。
  关键词:汪涵,主持人风格,主持人语言特点,受众。
  绪论
  研究对象
本文围绕着当红主持人汪涵展开。汪涵起初在电视台从事剧务工作,负责为观众准备抽奖礼品,带动观众互动的热情这一类杂活。在一次突发情况下,他被导演推荐主持节目,没想到竟然就此意外的“走红”。他曾主持湖南卫视的《真情》、《玫瑰之约》、《音乐不断》、《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超级英雄》等节目,获得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草根出生的汪涵没有醒目的名校光环,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更注重在每一档节目、每一次主持中所积累的经验。他最擅长的也就是活学活用,积极的去学习新事物,然后很快的消化掉,再加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出来。
  选题依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各类电视栏目如雨后春笋一般接踵而至。在花样百出的节目中,娱乐类的节目由于其特有的趣味性成为最具人气的节目类型。同样是脱口秀节目,一些节目很快便占据了收视率的榜首,成为炙手可热,吸引焦点的栏目,而另一些节目却始终不得人心,到最后不得不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档节目的成功与否,除了要有充满创意的策划以外,还与主持人的主持能力息息相关。好的主持人不仅仅能控制这档节目本身的节奏,还能将观众的喜怒哀乐掌握在手中,把握住每一个情绪的爆发点,将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揣摩到极致,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选题背景
作为国内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代表,汪涵所主持的电视节目往往能获得众多观众的喜欢。幽默诙谐的主持风格,加上平易近人的主持模式,都为他赢得了非常之广的受众面。在2017年2月18日晚《我是歌手》节目的总决赛上,汪涵成功的“救场”在业界博得了一致好评,这不仅仅将主持人的职业素质展现出来,也把他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研究方法
本文以汪涵在主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为切入点,结合汪涵主持的《越策越开心》和《天天问上》两档节目作对比,通过分析这两档节目,希望能找到汪涵在主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并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学习汪涵在主持过程中的优点,从而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为受众呈现出更好的主持状态。
  选题意义
本文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同时,我们可以发掘出会影响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各方面因素,比方说节目的定位和受众层次的不同都对主持人本身的主持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只有将这些影响因素发掘出来,才能更好的把握和利用它。
第二,在每一档节目中,主持人与观众之间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传受过程,即为主持人通过有声语言,将信息传递给观众,观众回馈给主持人表情、肢体动作等无声语言,主持人再通过观众的信息传达,进行适当的回应。这一过程在传播学被明确规范定义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但是主持人在一档节目中,不仅仅是传者,也是受众,他需要及时的接收到原本的受众(观众)回馈的信息,再经过处理传递给观众,只有这样,才能与观众之间构架出良好的传递关系。在这个处理过程中,主持人就需要拥有很强的解码能力。主持人本身就作为信息的载体,在主持的进行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能力也可以对传播效果进行增强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主持人的主持能力对于一档节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我们通过研究优秀主持人的主持能力,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受众带来更好的参与体验。
  第一章主持人主持风格概况
  1.1主持人风格的共性
语言表达是检验一名节目主持人语言感染力的重要标志,正是因为有了主持人的有声语言,电视节目的内容才能得以传播。对于一档节目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作为创作主体,如果不善于表达,或者缺乏表达能力,其他的知识再丰富,其他的能力再强,也不会在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胜任愉快。”——张颂
“风格”一次在《辞海》中的释义为:“一为风度品格;二为风韵;三为作家或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应当用第三种来解释。主持人在主持某档节目的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展现出与人不同的特点就是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主持人的在主持过程中的风格有以下几个特性。
1.1.1独特性
独特性。每个主持人都有他独一无二的主持风格,他们或活泼或稳重,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种独特性是具体的真切的存在着的,是没有办法进行复制的,和别的主持人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独特性是主持人风格当中重要的一点。
1.1.2稳定性
稳定性。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是由其在主持的过程中慢慢积累慢慢形成的,不是一开始就固定好的,是经过无数次实践逐步产生形成的,然后慢慢稳定下来,形成固有的一种习惯性姿态。一旦这种风格形成后,不会因为什么轻易地产生变化。稳定性是一名主持人形成了自己主持风格的重要标志。
1.1.3多样性
多样性。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具有着多样性。这一特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截然不同。如在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就是活泼幽默的,而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则是庄重积极的。即便是同一个主持人,在主持不同定位不同风格的节目时,主持风格就能变换成别的状态。
  1.2主持人风格的个性
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独特的主持风格。我们可以将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划分为青春活力、轻柔朴实、庄重沉稳和诙谐风趣这四种。
1.2.1青春活力型
生动活泼型的主持人,大都是比较年轻的主持人。这一类型的主持人通常来讲,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着独特的思维能力,虽然声音条件不一定能达到十分完美的状态,但一定是欢快明朗的,彰显着青春的气息。他们的眉宇间也饱含着活力四射的感觉,给观众带来自然生动的感觉。他们在主持的过程中,往往给人以愉悦放松的感觉。央视主持人杨澜、央视少儿频道的金龟子都是这一类型主持人的代表,他们所主持的节目可以说都非常成功。
1.2.2轻柔朴实型
朴实柔和型的主持人有着温和亲切的主持风格,他们在主持过程中,常常保持着微笑,仪态端庄娴静,表情和动作幅度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变化,语气上也不产生太大波澜起伏,给受众以安静平和之感。这种主持人风格一般在谈话类节目中比较常见。比如后期的杨澜与《杨澜访谈录》。
1.2.3庄重沉稳型
庄重沉稳型的主持人一般都学识渊博,他们的知识面非常广博,举手投足之间都落落大方,有着大家风范。这种主持人风格表现为语调平稳,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很少,沉稳而庄重,语言风格上有底蕴有内涵。这一类的主持风格在正式的场合或者是一些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比较常见。央视的赵忠祥、朱军就是这类风格的代表人物。
1.2.4幽默风趣型
幽默风趣型的主持风格当之无愧是受众最喜欢的主持风格,这种主持风格一般由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大量的使用比喻、夸张、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诙谐幽默的氛围,使人发笑。这种主持风格多见于综艺节目和娱乐节目。湖南卫视的主持人多以这种风格著称,比如汪涵、谢娜,他们都是以这种独特的风格收获了一大批受众。
  第二章主持人风格的浅析——以汪涵为例
2.1汪涵在主持不同节目中呈现出的不同状态
作为国内新一代青年主持人的代表,他主持的每一档电视节目都吸引到了一大批观众,尤其是在前不久一档大型直播节目《我是歌手》的总决赛上,汪涵处乱不惊,成功“救场”,不但将他作为一名专业主持人应有的能力展现出来,而且把他特有的主持风格和个人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2.1《越策越开心》
2.1.1《越策越开心》的节目性质
《越策越开心》自2002年5月起开播,连续多年获得了湖南卫视本土栏目收视之冠。这档节目由汪涵和马可搭档进行主持,是一档将当下热点与热门话题相结合而成的脱口秀节目,节目选取当下的热点为主题,通过舞台剧、歌舞等表现形式,反映当下的社会现象,“策”是湘方言词,意味打趣或是调侃,《越策越开心》即为“越打趣越开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档节目实现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无障碍转换,把节目内容进行了本土化,加以富有当地特色的手段进行演绎,通过使用富有特色的方言词汇,达到诙谐幽默,使人发笑的目的。因为节目主要受众是湘方言群体,所以除去访谈部分以外,节目中其余大部分都是使用方言对话。
2.1.2《越策越开心》的节
目定位
《越策越开心》节目的地域性非常强,是一档主要针对湖南方言群体的节目,对受众年龄的区分大致定位在15-60岁。由于一部分历史的原因,湖南方言具有“十里不同音”的特点,所以常常有一些具有显著特色的词语和句式。众所周知,方言是为了满足了本地区人们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产物,无论怎样发展,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始终都是相依相存的关系,普通话的发展过程立足于方言的基础之上,在这个过程挡在,方言也为普通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要发展当地文化,那么首先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先尊重当地的方言,因此,从2013年11月起,这档节目还推出了方言听写大赛,力图通过发展方言的形式来传播湖南文化。对于该节目的收视群体来说,节目类型定位不是主要,更多的是通过感受方言文化和以生活为题村的情景剧,来更深入的了解湖湘文化。随着时代的更替,普通话节目日益繁荣起来,而《越策越开心》作为方言节目,无疑是异军突起,形成了它特有的风格,收获了一大批受众。
2.1.3汪涵的主持风格对节目产生的影响
这样的节目性质和节目定位,决定了这档节目所需要的主持人一定是打趣能力极强,并且可以做到穿插方言自如。汪涵在这几方面恰好是最擅长的,他在精通湖南方言的同时,也擅长十余种不同地方的方言。这个节目也使汪涵被观众称之为“策神”。可以说是“策神”火了这档节目,也可以说这档节目成就了一代“策神”。”关于“策”字,汪涵也有不一样的理解,他认为“策”不仅是打趣他人调侃他人,更是是要有幽默的自嘲和善意的讽刺。他曾说“把自己先拉低就没事儿了。我都趴着了,您还不能蹲着?”在节目中汪涵经常会使用长沙方言,比如他把吃饭叫做“呷qia饭”、老婆叫做“堂客kei”,并且在主持过程中频繁的使用方言语气词,如“咯”、“咧’、“得来”、“哒”等。比如在2013年10月的节目当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汪涵:“小马,刚过的十一长假你在干么子?”
马可:“别提了大哥,真的是惊心动魄。好容易放了个假,我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正看得开心。”
汪涵:“然后呢,何解咯?”
马可:“突然一哈(音译)子,裤子口袋唂嘣,被别个碰了一哈(音译),我一摸,呀,钱包不见了。我立刻就转过身去,迅速的挡(音译)了一眼,然后就把目光放气门(音译),定在一位贼眉浓眼的满哥身上。我大吼‘鬼崽子,你把钱包给我交出来。’没想到啊,那个人理直气壮对我港(音译),‘你凭么子港(音译)是我了’,我当时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个化生子(音译),电影院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不是你还有哪个?’”
(2013年10月《越策越开心》)
在这一期节目的这段对话中,“何解咯”、“好容易”、“唂嘣”、“别个”、“满哥”、“鬼崽子”、“凭么子”“化生子”、“港”(音译)这些词汇都是极其富有湘方言特色的,当受众多为湖南本地人时,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升观众的同理心,也能最大程度的将画面感呈现给观众,这些词汇虽然是湘方言词汇,但却不是那么拗口生僻,反而很容易被人理解,所以即便有一部分观众是外地人,也会因为这些搞怪的词汇不由自主的在脑海里产生画面感,忍俊不禁。
2.2.1《天天向上》的节目性质
《天天向上》是一档大型生活礼仪脱口秀节目,从2008年暑期开始在湖南卫视开播,也是一档群口主持的访谈类节目,在节目当中用各种形式来表现并传播中国的礼仪文化。节目以礼仪文化为主题,由嘉宾以不同风格的脱口秀进行开场,通过栏目剧的演出来表现和宣传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礼仪文化,再进一步的进行嘉宾互动,让观众在欢声笑语的同时了解文化,提高自身素养。《天天向上》虽然是一档娱乐性质的脱口秀节目,但在节目的表现形式当中,融入了很多别的节目元素,具备了深刻的教育意义。比方说节目在一开始像大多晚会一样,多数以歌舞形式进行开场,主持人和嘉宾的出场往往是在观众的欢呼声和呐喊声中进行的,一开场就营造出非常欢快热闹的气氛,从一开始就将现场氛围烘托到一定程度;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也仍然是穿插了很大一部分的表演成分,比如说情景剧和观众互动,可以说《天天向上》是一档融入多种节目元素和节目特点的脱口秀节目,它将不同节目的多种长处集于一体,为观众打造出了一档特殊的不同寻常的脱口秀节目。
2.2.2《天天向上》的节目定位
《天天向上》以脱口秀为节目风格主导,结合了当下流行的多种元素,运用歌舞秀、观众互动、嘉宾访谈、中华文明礼仪等形式结合来传递中华文明之美和礼仪之美。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文化强国、礼仪之邦居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新思想潮流的冲击,传统礼仪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之间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隔阂。因此,重拾中华礼仪,重现中华美德是这档节目定位的深层表现。《天天向上》以“传统”、“文化”“礼仪”为切入点,以生动形象的情景舞台剧为依托,打造出高雅融入生活,生活呈现美德的节目。《天天向上》这档节目通常由以下几个小部分组成:歌舞秀、真情流露、嘉宾访谈、礼仪之美。节目通过邀请各行各业知名的学者或专家,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如茶文化、瓷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音乐文化、美术文化、艺术文化等等。同时也不局限目光于此,节目中也会邀请到一些国外的著名科学家、表演艺术家,寓教于乐,在艺术的表演过程中分享科学与文化,更是将目光投入到我们身边一些不被关注的但却是在各行各业有着贡献的人物。比如曾请到了海关缉私局的办公人员,在情景剧中为观众普及了海关公务知识,分享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也曾请到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与空姐,请他们为观众讲解航空知识,提醒大家在平日里乘坐飞机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是一档融于生活,富有教育意义的脱口秀节目。
2.2.3汪涵的主持风格对节目产生的影响
《天天向上》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群体主持,期初由汪涵、田源、钱枫、欧弟、矢野浩二(日本主持人)、金恩圣(韩国主持人)、俞灏明(歌手)等七位主持人(天天兄弟)组成,后来进行变动,现在固定为:汪涵、欧弟、田源、钱枫、金恩圣。整个主持团队虽然人多却有条不紊,汪涵是这个主持团队的“领头羊”,整场节目的节奏全部由他进行把控,防止在节目中出现冷场的情况或者是话题的偏离。众所周知汪涵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广博的人,他习惯于在主持过程中穿插自己的经历故事,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到他想传达的信息。在有一期《天天向上》的录制现场就发生过这样的一幕,当时一位女嘉宾刚刚上场,没料到斜上方的灯发生了故障,次出了火花,火花虽然不大,但仍然讲一位嘉宾轻微的灼伤了。火光四射的那一瞬间,主持群的几个主持人纷纷面露惊恐之色,四处躲开,唯独汪涵一动不动的站立在那里,他安慰那个被灼伤的嘉宾说“这就暗示着你肯定要火了。”很简单的一句话就让台上的嘉宾和台下的观众笑了起来,将刚才心中的紧张和担忧放下了,轻而易举的就化解了尴尬紧张的气氛。这就是汪涵的主持风格对这档节目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汪涵是这个主持群体的“顶梁柱”、“领头羊”,非他不可。
  第三章汪涵主持中的特点
3.1语言之所以会被称之为一门艺术,它独特的魅力正是在于它具有无限的创造性与丰富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语一直在不断的更迭,新词汇新概念层出不穷,这便是语言具有创造性和可能性的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主持人,一名当代主持人,更是一名当代优秀的主持人,不但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准和沟通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主持能力。主持人想要在更大程度上对观众进行吸引,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做信息的承载者,被动地去传递信息,而是认真的把握所要传递信息的内容,将随机应变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对信息进行二次的细致处理,再加以自己的理解传递给观众,力求在最大范围内被观众接受,达到观众的需求标准。
3.1.1丰富多彩的方言趣味性
灵活使用各地的方言是汪涵在主持过程中最与众不同的一点,《越策越开心》就是方言脱口秀节目之中的代表之作,这档节目的主持群体和受众群体都是以湖南本土人群为主,准确的来说是以为湖南人为主而打造的一档娱乐节目,所以在每一期节目当中都呈现出浓郁的湖南文化特色。也正是因此,节目之中常出现方言主持的现象,这样的主持风格虽然打破了以往的普通话主持的惯例,显得不那么正统,但却颇有地域特色,别有一番滋味。众所周知,方言中的词汇往往是当地文化累积数千年而成的,“活泛”、“筐瓢”之类的特色方言词,“咧”、“咯”、“哒”之类的句尾词都是湖南特有的。这些方言俗语与严谨的普通话相比之下,虽然略显粗糙,但在本土化的电视节目中,这样的方言特色词却显得更加自然,更加接地气,也更能轻而易举的把观众与主持人放在同一个位置,将现场的气氛烘托到最高潮。
比如在一期节目中,汪涵与马可就产生了如下的对话:
汪涵:“这个小强噻,恶习很多的。他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特别讨厌洗澡。没有哪个人愿意跟他坐同桌,他们班主任就跑去给他爸爸提意见。”
马可:“小强爸爸啊!你应该给你家小强好好地搓一个澡的咧。”
汪涵:“嗯,是的。”
马可:“洗澡都不能解决问题了咧。没有一个同学原意跟他同桌,只要是跟他同桌的同学啊,都…”
汪涵:“都咋咧?”
马可:“都没有活过这个学期的咧。”
汪涵:“结果咧,小孩爸爸怎么说的咧!你还记得啵?”
马可:“记得,是这么说的:‘我儿子嘛,是来读书的,不是送给你们让你们来闻的!劳驾你们自己在这个教室里面搞一点醋,好好的熏一熏’。”
汪涵:“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崽啊。”
在这一段对话当中,汪涵和马可的语气词“噻”、“咧”、“啵”,动词“搓”、“搞’,名词“崽”无不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其父必有其崽”更是将汉语谚语与湖南方言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得观众哄堂大笑。
除了典型的湖南方言,汪涵还掌握了四川方言、广东方言、上海方言、苏州方言等多个地方的方言。中国的受众当下普遍都存在着一些老乡情愫,如果在节目当中,主持人可以使用方言与嘉宾聊上几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lwqt/yzlw/30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