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新校区1#教学楼设计(附件)
目 录
1 引言 1
2 建筑设计说明 2
2.1 建筑概况 2
2.2 建筑总体布置 2
2.3 建筑平面设计 2
2.3.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2
2.3.2 使用部分的平面形式 2
2.3.3 使用房间门的设计 2
2.3.4 使用房间窗的设计 3
2.3.5 辅助部分的平面设计 3
2.3.6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3
2.4 建筑剖面设计 3
2.4.1 房间的剖面形状 3
2.4.2 房间的各部分高度确定 3
2.4.3 建筑的空间组合 4
2.5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4
2.5.1 建筑体型设计 4
2.5.2 建筑立面设计 4
2.6 建筑构造设计 4
2.6.1 建筑结构类型 4
2.6.2 建筑的保温 4
2.6.3 建筑的隔声 4
2.6.4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建筑防震 5
2.7 墙的设计 5
2.7.1 墙体设计 5
2.7.2 散水 5
2.7.3 墙面装修 5
2.8 楼地层设计 5
2.8.1 楼板层设计 5
2.8.2 地层设计 5
2.8.3 楼地面设计 5
2.8.4 雨篷设计 6
2.9 楼梯与台阶设计 6
2.9.1 楼梯设计 62.9.2 台阶设计 6
2.10 屋顶设计 6
2.10.1 屋顶的防水设计 6
2.10.2 保温及隔热构造 7
2.11 门窗设计 7
2.11.1 门窗的类型选择 7
3 结构设计 7
3.1 工程简介 7
3.1.1 工程概况 7
3.1.2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8
3.2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8
3.2.1 主梁截面尺寸确定 8
3.2.2 框架柱截面尺寸确定 9
4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0
4.1 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10
4.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0
4.3 材料容重 11
4.4 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11
4.4.1 梁、柱重力荷载计算 11
4.4.2 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12
4.5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3
5 框架侧移刚度的计算 14
5.1.1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14
5.1.2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5
5.1.3 横向框架侧向刚度比验算 16
6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6
6.1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16
6.1.1 横向自振周期的计算 16
6.1.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的计算 17
6.1.3 多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 18
6.1.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9
6.2 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1
6.2.1 风荷载标准值 21
6.2.2 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验算 23
6.2.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23
7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6
7.1 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6
7.1.1 计算单元 267.1.2 荷载计算 27
7.1.3 内力计算 30
7.2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33
7.2.1 梁控制截面内力标准值 33
7.2.2 梁控制截面内力组合 33
7.2.3 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 33
8 截面设计 49
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49
8.1.1 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9
8.1.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0
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52
8.2.1 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52
8.2.2 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2
8.2.3 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55
8.3 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57
8.4 楼板截面设计 58
8.4.1 计算参数 58
8.4.2 配筋计算 58
8.4.3 跨中挠度计算 60
9 楼梯设计 61
9.1 设计资料 61
9.1.1 楼梯概况 61
9.1.2 楼梯结构平面布置图 61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63055.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