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淮海中学教学楼设计(附件)
目录
1 绪论 1
2 建筑设计说明 1
2.1 建筑平面设计 1
2.2 建筑剖面设计 2
2.3 建筑立面设计 3
3 结构设计说明 3
3.1 设计依据 3
3.2 设计原理 4
3.3 施工材料 4
4 框架结构设计 4
4.1 结构选型与布置 4
4.2 计算简图 5
4.3 框架内力计算 15
4.4 框架内力组合 43
4.5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54
4.6 楼梯结构设计 76
4.7 现浇楼面板设计 79
4.8 基础设计 82
5 电算 88
5.1 设计依据 88
5.2 计算软件信息 89
5.3 结构模型概况 89
5.4 工况和组合 103
5.5 质量信息 105
5.6 荷载信息 108
5.7 立面规则性 110
5.8 抗震分析及调整 114
5.9 结构体系指标及二道防线调整 119
5.10 变形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验算 123
5.11 舒适度验算 130
5.12 抗倾覆和稳定验算 131
5.13 超筋超限信息 134
5.14 指标汇总 134
结论 135
致谢 136
参考文献 137
附录 138
1 绪论
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为本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最后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做毕业设计,这一时间较长的专门环节来培养我们这些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综合应用学到的基础课及专业课知识、相应技能,以及解决具体的施工设计问题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让我们对房屋的建筑设计内容和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让我们熟悉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以及手册,进一步加强工程制图,理论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培养我们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房屋建筑工程方面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让我们接受工程师所必须的基本训练,以达到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结构施工方面的设计图和建筑详图理应达到施工深度要求。要求尺寸齐全、注文工整、布图合理、图线清晰,能正确的表达设计意图,满足有关设计的规范规定。所以为了将四年以来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完成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复习,以达到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的目的。
本次结构设计为淮海中学教学楼设计,有结构图、中英文摘要、建筑设计说明书、结构设计计算书等部分组成。本次设计按照最新规范进行设计,过程遵照规范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把大学里面各种专业知识进行一次系统而详同时为今后的工作岗位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必要的实践经验;是一次难得的培训。
建筑设计说明
本工程为淮安市淮海中学教学楼设计,总建筑面5875 m2,底层层高为4.2m,其余各层层高为 3.9 m,室内外高差为450mm,总高度20.4m。
2.1 建筑平面设计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1. 应根据一栋楼的或一个建筑群的组成使用功能,结合所处位置、用地条件、有关技术要求,综合研究新建的以及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项设施等相互之间平面以及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土地、合理进行总体布局,使得场地内各组成部分变为有机的整体,并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进行的设计。
2. 应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条件等自然条件布置,来有效组织地面排水,从而进行用地范围内的竖向布置。
3. 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防火、卫生等规范及各种安全的要求,并且应满足交通要求。
建筑物周围的布置应与主干道及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安排好道路、出入口,并考虑风向和人员出入的便利。
使用部分是指各类建筑物主要房间和辅助房间。
房间主要由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教室等组成,由于主要房间使用的功能不同,面积、开间、进深应根据使用要求、布置方式、采光要求,以及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模数等要求来确定。
建筑平面图的出图,是在建筑设计中最后的成果,它是非常直观的体现一个设计的设计思路,包括房间如何布置,走道如何布置等等,例如,卧室书房的私密性,不能安排在流线穿插的中心,那么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这些不协调的结构,这就是平面设计的目的。
建筑平面组合涉及因素很多,如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物质技术、建筑美观、经济条件等。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的时侯,必须在熟悉各组成部分基础上,紧密结合具体的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分析的各种制约因素,分清主次、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2.2 建筑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主要体现的是建筑物在竖向上的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主要体现为:在房间的竖向形状和比例、房间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房间采光、通风方式的选择以及建筑物竖向空间的利用等。
建筑物层高要根据房屋的使用性质、要求、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要求来确定。根据教学楼的使用要求,净高不低于2.6m,因此教学楼层高定为3.9m。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zgc/tmgc/63020.html
最新推荐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