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耕作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字数:18439】
目录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第二章 绪论 2
1 研究背景 2
1.1 农业现状 2
1.2 三农问题 2
1.3 乡村振兴与全面小康 3
2 研究目的 3
3 研究框架 4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5
1 农户退耕现象表现 5
1.1 农户兼业化 5
1.2 乡村向城市转型 5
1.3 农村基础制度保障缺陷 6
1.4 土地流转 6
2 农户耕作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6
3 研究假设 7
3.1 农户行为态度对耕作意愿的影响 8
3.2 农户主观规范对耕作意愿的影响 8
3.3 农户知觉行为控制对耕作意愿的影响 9
3.4 农户耕作意愿对农户耕作行为的影响 9
第四章 农户耕作意愿实证分析 10
1 测量量表与调查问卷 10
1.1 数据来源 10
1.2 变量选择与界定 10
2 样本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11
2.1 样本农户总体特征 11
2.2 不同类型农户特征 13
3 调查样本信效度 13
3.1 信度检验 13
3.2 效度检验 13
4 模型拟合与适配度检验 14
4.1 模型拟合与修正 14
4.2 适配度检验 16
4.3 结构模型拟合结构与假设检验 17
4.4 结构分析 18
5 农户耕作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19
5.1 多群组结构方程检验 20
5.2 拟合结果分析 20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22
1 结论与展望 22
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议 23
参考文献 24
附 录1 26
附 录2 30
致 谢 35
基于计划行为学理论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的农户耕作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 要
农村人口流失问题的接近迫在眉睫,拥有一定基数的农业从事者是我们应当保证的一条底线,问题的解决不仅仅应当从政策出发更应当了解农户的行为选择原因。本研究通过在网络上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样本,基于计划行为学理论构建农户参与耕作的意愿与行为模型,选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耕作意愿,在其中主观规范对于农户的意愿影响程度最大,这可以表明外界影响更能使得农户改变其决定,同时农户的耕作行为也由其意愿的选择决定。此外通过样本的差异性分析,在多群组样本中,当农户兼业化程度逐渐变强,农户对待耕作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其的行为意愿的干预程度会减弱,而知觉行为控制的对农户选择的干预程度却会变强。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尝试提出改善建议:建立完善的农业交流圈,扩大农户的信息感知范围;完善农业政策,提升农业基础收入;设立完善的农业保障体制,让农户敢于放心从事于生产工作。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xgc/gysj/60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