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公司年度业绩预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字数:17180】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文献综述 1
2.1 国外文献综述 1
2.2 国内文献综述 2
3 研究内容 4
4 研究框架 4
第二章 理论基础 5
1 有效市场理论 5
2 委托代理理论 6
3 信息不对称理论 6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8
1 研究假设 8
2 研究方法 8
2.1 文献归纳法 8
2.2 事件研究法 8
2.3 单样本 T 检验 10
2.4 稳健性分析 10
3 样本设计 10
3.1 数据来源 10
3.2 样本选取 10
第四章 实证研究 12
1 制造业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概况 12
2 不同类型年度业绩预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13
2.1 “好消息”型年度业绩预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14
2.2 “坏消息”型年度业绩预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16
3 单样本 T 检验法对实证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17
4 稳健性分析 2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21
1 研究结论 21
2 研究建议 21
参考文献 23
致 谢 24
制造业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 要
我国出台的《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当披露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消息,不得发生虚假的记载、错误陈述或者严重遗漏等问题。业绩报告制的建立主要目标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增强证券市场信息的透明性,同时期间我们希望该公司可以通过业绩报告来给投资者提供一个正确的投资决策,为其所作出的投资决定提供依据。但是,由于证券市场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原本用 *51今日免费论文网|www.51jrft.com +Q: *351916072*
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业绩预告制度易被一些人用来误导投资者,扰乱市场秩序。基于市场现状,本文首先对年度业绩预告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简介,其次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用事件研究法对部分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在20182021年发布年度业绩预告时窗口期内股价变化的数据分析,得出一定结论后利用单样本T检验对所的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在所得结论通过显著性检验后,对该结论进行稳健性分析以确保结论的高可信度和稳健性。本文旨在帮助监管部门认识到现有制度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年度业绩预告制度;帮助上市公司更加规范、合理、合法地披露信息;也同时帮助投资者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引言
该假设认为,在弱型情况下,市场的价格己经充分地反映了过去和现在所有的证券价格信息,其中包含了股份的成交价,成交数量,卖空的金额,融资的金额。
二、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该假设认为,价格充分地反映了所有被公开的与企业经营前景相关的信息。这些数据主要是指公司在上市时期内对股票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和评估,并对股票进行统计、评估、确定盈利情况和对股票价格进行评估。假若投资者们能够迅速地获得这些数据,股票价格就会对此做出适度的回报。
三、强式有效市场假说
强式有效的市场假设认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一切关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信息,其中包含了已经公开的信息和内部不可能发布的信息。
若市场具有强式的效应,则人们会获取内部数据并按其行动,这时候任何一种信息(其中包括外部的信息)都会很快地在市场中被反映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能够通过使用技术分析法和图表来从过去的价格数据中分析得到未来价格发生的某些变动趋势,进行交易。若市场波动性较小,则过去的历史价格信息已经被完全地反映到当前价格中,未来的价格波动变化也会与当前和历史价格不相关,这时利用技术分析法和图表来分析当前和历史物价对未来做出预期会徒劳无功。如果没有运用到进一步价格序列之外的信息,明天最佳价格的预测值就会变成今天。所以,技术性分析会导致在弱型有效的市场中的分析结论变的失效。若市场没有做到半强型,公开的信息没有在当前价格上得到完全体现,通过分析公开数据来寻找错误的价格会能够增加投资者的收益。但是,如果市场上的半强型有效,则只是简单地依靠一些有限的数据来进行分析,这就无法给出任何有用的建议,因为是针对目前己经公开的数据和信息,价格会很合适,未来价格的变动和当前所知道的公众信息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它们的变动纯粹取决于明天的公众信息。对于仅仅依靠已经公开了信息的个体而言,第二天有了自己内部消息,则当天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不为人知,因此不要使用未公之于众的数据,对于第二天的市场价位,它最佳预测值即今天的市场价格。在这种强式有效市场假设下,边际市场价值在任何投资者面前那也化为乌有,归因于无任何数据分析手段也无任何数据来源也,所以回报可以稳定地上涨。对于证券的复合理论而言,它们所组成的基本框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假定证券市场的交易行为是充足的,所有的市场参与方均能够同等获取得到相应的投机信息,诸如各类证券的收益以及风险波动的大小以及对价格的影响等因素,也不考虑花费地成本。由于对将来一段时间内的有益或者是无利益的投资并非可以用现阶段所知道的这些投资中的任意一种特性作为基础,从而对其进行了组合和调整。所以,在这么一个市场里,管理人员一般都是通过对某一个市场的主导性指数来进行投入。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xgc/gysj/60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