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与研究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3
2 测量仪器的结构与原理 4
2.1 测量仪器简介 4
2.2 工程测量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3测量仪器误差分析 8
3.1 水准仪测量误差分析 9
3.2 电子经纬仪测量误差分析 11
3.3 全站仪误差分析 16
4 案例分析 19
4.1 测量距离的改正 20
4.2 测量距离的误差分析 21
4.3 水准测量的读数误差 22
4.4 常数的测定与误差分析 22
4.5 综合误差 22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测量技术不单单在测量精度,而且在工程进度以及人员参与上都远不能满足当今测量要求。因此选择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的新型测量仪器将大幅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满足快速发展的道路建设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等测量仪器的出现,为各个工程的发展带来了不少便利,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仪器不可架设的高原、丘陵地带。同时,伴随着测量仪器的改善,传统的测量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水准测量中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等的应用;光电测距中三角高程的应用;施工放样中具有自动跟踪和不间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断显示性能的测距仪的应用。这些仪器与测量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仪器渐渐淡出人们视野,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工期。
1.2.1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测绘学科的发展,测绘仪器也应运而生。早在公元前1400年, 就有了有关埃及地产边界测量的有关记述。公元1730年,第一台游标经纬仪被英国西森成功研制出来以后,后人相继发明出可同时用来进行测量和绘图的小平板仪、大平板仪以及用来进行高程测量的水准仪等。20世纪40年代发明了光学玻璃度盘,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光学转像方式,对准目标的刻划,使其刻划重合在同一平面上。与初期的游标经纬仪相比而言,光学经纬仪的测角精度有了极大地提高,并且在外形上,体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缩减,因此重量轻,操作方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全新的高精度数字测量技术GPS应运而生。这种仪器率先于1973年由美国研制出来,起先它主要服务于军事任务,为海、陆、空三军提供精准导航,搜集一些军事情报以及作为应急通讯等。再后来,逐渐向日常生活方向发展,为全球用户提供持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直到现在,各个工程利用其高精度的测量优势,将其用于各种测量,大大减少了测量任务。从现有数据以及运行状况看,GPS定位技术确实能够取代以往复杂的测角,测距方式,并且相对定位精度可达cm级以下,长距离的相对精度可达108,甚至更高,被越来越多的工程方所运用。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测量仪器的引入,我国测量仪器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先后在大比例尺数字化方面、电子测图方面以及遥感测量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这些仪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现有的测量现状,同时也打破了外国市场对有关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垄断,大大加快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设备。
在这些新兴的测量仪器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有关调查显示,有关测绘部门以及有关工程部门,都拥有多台各类型号的的GPS接收机。除此之外,GPS定位技术还被广泛用于各种大型(或特种)工程控制网及监测网的建设和改建以及道路的勘测、石油的勘探、建筑变形监测、水利枢纽的大坝检测等方面。GPS定位技术在铁路和水利工程的长隧道贯通测量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中国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安康铁路的秦岭隧道;山西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中的穿黄、海河流域分水岭的南干7号隧洞,长43.5km,采用GPS定位技术建立平面控制,经过精心设计,优化方案,严格要求,密切配合,使控制网精度和贯通精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施工要求,取得很好的成绩和经验。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建设中一项基础性任务,是建筑物正确建设的理论依据,因此,如何能够在测量工程中保证其精度要求,减少有关误差的积累,是一项十分值得钻研的课题。
1.3.2 研究的意义
能够有效减少所测数据的误差积累,保证测量精度,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
巩固所学内容,加强测量学有关内容。
熟练掌握测量仪器使用方法。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 绪论:明确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国内外测量仪器发展状况,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
2) 测量仪器简介:对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及全站仪进行简单介绍。
3) 测量仪器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实际观测进行仪器的有关结构组成的详细介绍,并根据其观测量(角度、距离)的不同,结合有关图示进行其工作原理的介绍。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tgc/jjtys/6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