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的数字图书馆云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附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引言2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2
(一)研究方法2
(二)数据来源2
三、数据分析结果2
(一)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发文量及来源期刊分布2
1.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发文量统计2
2.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期刊分布3
(二)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作者及机构分布4
1.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文献作者分布4
2.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机构时区分布6
(三)数字图书馆云技术领域研究热点挖掘8
1.互联网信息技术11
2.信息服务11
3.智慧图书馆11
四、小结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图1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5
图2 20092017年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机构Timezone图谱7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8
图4 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10
图5 20092017年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关键词Timeline知识图谱10
表1 20092017年数字图书馆云技术发文量统计 3
表2 文献期刊分布4
表3 发文量6篇及6篇以上的作者5
表4 发文量10篇以上的研究机构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8
表5 高频关键词(频次高于9) 9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数字图书馆云技术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
引言
引言
国内尽管也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的研究,但大部分学者分析和总结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时仅采用了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然而,只用这种方法研究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的应用,方法是单一的、抽象的、可视化不足的。而且目前还没有关于云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的国内研究现状、发展过程和研究热点的研究报告。因此本文将使用Citespace提供的知识图谱,结合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多角度研究云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挖掘探求该领域的研究趋向和热点。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文献计量学中一款用于研究挖掘学科发展新趋向的软件,由陈超美博士开发使用,本文将借用此软件,对数字图书馆中云技术应用的相干文献进行分析。通过CiteSpace,我们可以分析从科学出版物中衍生出的各种网络结构和时间序列,通过内部协同引文分析和其他信息挖掘算法,可以发现文献与学科发展之间的联系,探索研究的热点[3]。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文献数据均从CNKI数据库中的期刊数据库筛选下载。笔者在CNKI数据库中选择“高级检索”,选取期刊数据库,文献分类类目全选,使用“云+图书馆”进行主题检索,其他设置为系统默。由于云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09年[4],所以检索的时间段设定为2009年至2018年,检索共命中3282条记录。对检索结果进行精炼,删除重复文献和无关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数据1991条,以txt文本的形式保存在input文档中。将所得数据导入CitespaceⅤ中,绘制网络知识图谱,并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数字图书馆中云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摸索探究该领域发展的宏伟蓝图。
数据分析结果
(一)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发文量及来源期刊分布
1.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研究发文量统计
通过对研究课题发表年份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从时间分布上了解研究课题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强度[5]。文献的年份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可见20092010年国内关于云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的研究相对还是比较匮乏的。关于数字图书馆云技术应用的研究产生于2009年,但是数量稀少,也仅有20余篇。云计算技术凭借其巨大的优势,在我国的商业领域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因此部分专家尝试将重点转移至数字图书馆,使云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希望云计算技术也能给图书馆的工作带来革新。2010年,国内相关文献发文量迅速增长至121篇,由此可知,云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萌芽,并不算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2010年以后,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步增多,从表1的发文数量可以看出,一直到2014年,相关文献发文量增幅明显,表明我国关于数字图书馆云技术的研究日益成为本领域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是2014年以后,每一年的发文量已略有削减,由于云计算行业的关注度已转移到大数据等新名词,但这其实不意味着云计算自身影响力的削弱,而是因为“云”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常态。产业界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并接受云计算,挖掘其中蕴藏的巨大价值,而不再抱有疑问和尝试的态度[6]。从总体的发文量情况来看,国内研究已取得初步成绩,目前处于较为平稳不温不火的阶段,还有研究的必要,发文量不是很多。
表1 20092017年数字图书馆云技术发文量统计
年份
发文量
比例
年份
发文量
比例
(篇)
(篇)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5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