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下需求依赖努力水平的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4 研究内容 3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4
第二章 理论基础 6
2.1 供应链管理 6
2.1.1 供应链简介 6
2.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6
2.1.3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7
2.2 突发事件管理 8
2.2.1 突发事件概述 8
2.2.2 突发事件分类 9
2.2.3 突发事件特征 10
2.3 供应链协调 11
2.3.1 基本概念 11
2.3.2 供应链协调的方式 11
第三章 突发事件下的供应链协调模型构建与优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_5_1_9_1_6_0_7_2
化 14
3.1 研究对象与假设 14
3.2 协调模型构建 15
3.2.1 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协调 15
3.2.2 突发事件对供应链造成的影响 17
3.2.3 突发事件下的协调应对策略 18
3.3 突发事件下的模型优化 18
第四章 数值分析 20
4.1 参数选择 20
4.2 模型分析 20
4.3 对策建议 22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23
5.1研究结论 23
5.2 研究展望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 绪论
供应链管理专家Christopher[1]曾指出: 21 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则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一定的控制[2],从制造企业釆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最终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销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13]。从供应链的定义可以看出其特有的性质,它的每一个组成点都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与联系,达到一环扣着另外一环的效果,而这条链上的每一个节点则分别代表着从源头到市场消费者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正如上文所提,只有这些节点之间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整个系统的利益最大值。
1.1 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从而供应链在运作的过程之中面临的挑战也随着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而增多。再加上如今参与到一条供应链的主体逐渐多样化,其跨越的地域也不再仅限于某一固定区域,这些基本条件的改变使得供应链在面对此类事件时变得不堪一击,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供应链上其它环节的正常进行,环境的突然变化也会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不小的影响,比方说自然灾害的爆发、机械故障的发生等,它不仅可以使需求产生巨大波动,还有可能中断原材料的供应,从而无法正常进行生产活动等问题,情况也有可能恶化到使原来运作良好的供应链瘫痪,这对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若不能克服问题,则很有可能无法继续在竞争中存活下去。
例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3],这一事件对美国众多的企业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各企业的原材料无法及时供应使得他们遭受了巨额的损失,同样全球知名品牌的福特公司也没能够躲过这场灾难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与其采购系统对突发事件反应迟缓有着很大的关系,采购的原料无法及时补足导致关键原材料供应中断,无法继续正常生产,最终无奈之下,关闭了其五个生产工厂,试想若其在突发事件下能够做出前台与后台的努力,结果也不至于这么严重;2003年爆发的“非典”传染病,曾一度使得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行业遭受重创,因此也造成了巨大损失,例如某制药企业在爆发初期由于需求暴增,原材料成本增加,制造过多产品,后期又积压成灾,经过药效宣传,店员推荐等努力因素才最终解除危机;2009 年的甲型 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来势汹汹,导致市场对相关药物及医疗物资的需求一路飙升,后来各店家通过积极引导与医疗宣传才最终使得供应链协调运作[4];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了9级大地震,且最终引发了核泄漏,再加上民间的谣言四起,最终引发一场抢购食用盐的热潮,使得盐销量突增,后来通过科学教育,以及权威人士的解释说明才使得热度有所缓解。以上事例无不在说明一个问题:突发事件对企业甚至社会都有很大的冲击,对供应链的冲击更大,若不及时进行应对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这个生产生活愈来愈倾向于精准化的社会里,不确定因素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企业运行中的拦路虎,为了使得损失降到最小,就需要让这些不确定因素成为供应链中的一个不普遍出现的“普遍现象”,那么在突发事件下,也能够提高供应链在应对不确定因素时拥有快速自我修复与调整的能力。
在参考了前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在突发事件下,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的努力因素对供应协调机制的帮助以及作用。同时,以两级供应链为例,通过模型的构造与数值的代入,得出各节点通过努力水平的投入得出最佳努力水平,最优订货量以及整体供应链的利润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些年,由于突发事件的频率的提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开始倾向于对突发事件下供应链的协调策略应对的探讨与研究。
(1)国外研究
Wang[5]等研究了供应链如何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同时也给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所需要的协调契约;QI[5]等人则主要研究了在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由零售商和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如何有效地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地把握与分析,同时为了能够达到整体供应链的期望利润最大化,还重点研究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协调策略;Xiao[4]则构建了一个两级供应链系统,且这个系统由一个制造商以及两个相互之间存在着某种竞争关系的零售商组成,研究了突发事件对此供应链运作产生的影响,为了能够既能提高各节点企业的收益又能提高整体供应链的利润,达到系统最优状态,他构建由数量折扣契约以及回报率相结合的供应链契约协调模型策略;Cachon[6]分析了当消费者的需求与企业投入的努力水平存在线性关系式,单纯的利益共享契约根本没有办法真正达到此供应链系统的最佳状态,同时他也只是将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解释,却没能给出针对此种问题的相关解决办法与方案出来;Taylor[7]则将商家的努力因素的投入的多少加入到了供应链采取的最终策略的分析与决定中去,在此基础之上,他使用了供应链契约中的回馈策略,以此来解决供应链的协调问题以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下的合作问题。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4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