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

2021-02-25 10:42编辑: www.jxszl.com景先生毕设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个地区的协调发展,然而它又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而江苏省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尤其是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各地市与苏中苏北两大地区的各地市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严重阻碍了江苏省整体向上发展的整体速度。江苏省的三大区域之间差异主要体现在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其次是各地市内的差异,由于三大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环境等原因。从全省的方位来看,各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趋向于内部一致。本文选取了2002年~2013年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数据,以人均GDP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极差、离散系数、基尼系数等分析了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并利用泰尔系数分析了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来源。文中利用OpenGeoda软件对各市县的人均GDP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江苏省三大地区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性。江苏省三大地区的经济状况在空间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其中苏南地区主要呈现为高-高的空间集聚,苏北地区为低-低的空间集聚。在研究结果上分析了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与相应的对策,最后结合当前江苏省发展状况给出了一些建议。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状况 2
1.3研究思路 3
第二章 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程度的统计分析 4
2.1江苏省整体经济情况 4
2.2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4
2.3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统计指数分析 7
2.4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系数分解 13
第三章 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16
3.1空间自相关 16
3.2 2002年至2013年人均GDP的ESDA分析 18
第四章 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 24
4.1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24
4.2对策建议 25
第五章 结论 27
5.1主要结论 27
5.2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2
第一章 绪论
 

 *景先生毕设|www.jxszl.com +Q: ^351916072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江苏省,简称为苏。江苏省位于东经116°18′121°57′, 北纬30°45′35°20′之间。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3 至 2014年间数据可知,江苏人均GDP、 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各省名列前茅。最近几年,江苏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综合水平最高的省份 。 下图为江苏省行政区划图:

图11 江苏省行政区划图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适度的不平衡发展有利于地区 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反,地区间或内部经济差 异太大就会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瓶颈。区域经济差异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在发展的过程都是不可避免的。江苏省又是我国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内各个地市、县市地区的经济差异也是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 差异的重点之一。
三大地区的经济差异已成为江苏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障碍。如何正确认识三大地区之间经济差异问题,寻求缩小江苏省各地市,主要是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各个地市之间的经济差异,是现经江苏省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是致力于寻找江苏省三大区域及各市之间经济差异的原因,并分析其成因与对策。
1.2空间统计分析研究状况
国外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尝试研究空间相关性的各种应用。他们把空间相关性研究用于生态学、遗传学等领域。国外经过应用研究创新,已经把空间统计分析广泛的应用到数字图像处理和区域经济等各方面的研究。而国内关于空间分析的相关研究比起国外要晚了20多年,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已经将空间相关性应用到生态、生物、土壤、集聚经济、流行病等多方面。我国经改革开放的不平衡发展后,三大地带间经济差异扩大,引起众多学者对国内三大地带之间的或是某省内的市县区域的经济差异进行研究,从而引起了我国在区域经济等方面研究热潮。由于区域经济问题囊括了地区之间的空间地理等的空间关系,因此,空间自相关为经济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近些年,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发展也带动着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数据分析软件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空间统计分析在理论和应用都取得了卓越的发展。国内虽然在空间自相关分析上起步比较晚,但俞路等在文献中将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与区域经济相关领域的经典理论。如区域经济不平衡的 U字模型,梯度发展模型等结合。而现经我国在区域经济的空间统计分析上已有许多的前辈走出了一条大道:2004年鲁凤通过GeoData(Beta版)、ArcView 3.3以及ArcGIS 8.0和统计计算软件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2013年12月华东理工大学的熊鹰发表了“湖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研究”一文,在他人研究的相类似课题的前提下,他还研究了收敛等。2014年张清正在12月发表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状况,并研究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2015年陈丽在4月发表了“宁夏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研究”一文。她利用空间分析软件做了宁夏2008年的县域人均GDP为研究对象的空间统计分析。
1.3研究思路
首先在文中指明选题背景,还有相关类似课题的研究现状。
其次,文中应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等统计指标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并且运用泰尔系数的分解分析了江苏省各个地区与地带间的泰尔指数贡献程度,研究了地区经济差异主要来源及变化趋势。第三章应用OpenGeoda软件分析了江苏省的各个市县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应用LISA分析了江苏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分布状况。发现江苏三大地区由南到北,经济发展程度由高到低。第四章就前面探究结果探讨影响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对策。第五章针对前文的研究得出结论,并反思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并考虑本文的研究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能够更加优美完善。
第二章 江苏省地区经济差异程度的统计分析
2.1江苏省整体经济情况
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南京,也是江苏省的经济中心。江苏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1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12%。江苏平原面积占全省70%左右,居全国各省首位。截至2014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88.3亿元。全省人均GDP 81874元,比全国高32699元。
截至2014年12月底,江苏共有1各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下辖99个县级区域,其中21个县,23个县级市,55个市辖区。江苏省经济区域划分为三大地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与苏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与镇江五市。苏中包括扬州市、泰州市、通州市三市。苏北包括至1996年来分淮宿建立的宿迁市、淮安市和徐州市、连云港市与盐城五市。
2.2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方法
本文以《江苏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以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相结合,利用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等,以人均GDP为研究对象来考察江苏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通常用来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常用分析指标有:
方差
在统计分析中,方差是最常用的统计指标,用字母S2表示。方差在统计分析中通常用来测量随机变量及其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而在本文研究中,方差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计算公式为:

原文链接:http://www.jxszl.com/jsj/xxaq/48353.html